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七百六十二章 確立王妃

  看過花名冊的柳安身為帝師和詹事府少詹事,可以說已經是未來太子爺的老師了,由他來負責那是名正言順。他也是皇帝的長輩,信王朱由檢見了都得畢恭畢敬喊一句柳先生,當然了,這句柳先生信王喊的是不情不愿,他更想喊一聲太岳父。

  不過這句太岳父柳安是不會讓他喊的,他怎么會把丫丫嫁給朱由檢呢?

  朱由校也不會同意。

  被禁足的這些日子里,朱由檢無時無刻不在想念丫丫,但李莊妃很明確的告訴他,讓他斷了這個念想,就算丫丫想嫁,李莊妃也不會同意的。

  這其中關系太過復雜,不是一兩句話能說的清的,事實上,丫丫和朱由檢也是永遠不可能在一起的。

  前提是繼續維持現狀的話。

  那花名冊翻來覆去也就說從那幾個人里選出一個來,江南侯家的小女兒侯秋苒,山西范家的小女兒范容水,山西田家的女兒田師師,山東李家的女兒李玟娥以及徐州總兵公桓的女兒公英璇,這幾人可以說各有千秋,不論家世還是性格才識上都屬于一等一的女子,雖跟幾年后的柳如是還有幾分差距,不過也是極為少見了。

  至少配個亡國皇帝崇禎那是綽綽有余。

  選誰很重要,這幾家花的銀子相差無幾,剩下的就要從她們家族的影響力來進行判斷了。

  柳安首先排除了山西范家和田家的女兒,無論如何,他都不會讓國賊的女兒嫁給朱由檢,成為皇親國戚。

  緊接著又排除了徐州總兵公桓的女兒,這倒不是因為柳安的個人喜好,而是他從大局出發判斷的結果,朱由校請柳安出面主持,其中便有這方面的意思。

  說起來,柳安倒是跟徐州總兵公桓有舊,當初在徐州城外,公桓救了他一次,他也投桃報李,救了公桓一命,按理說是互不相欠了,但柳安也不愿意看著公桓再次步入歧途。

  山東李家,書香門第,自古傳承,據說祖先是李耳(老子)的后人,在唐朝時也算是封疆大吏,后來唐亡,這個家族便搬遷到了山東隱姓埋名起來,因為年代太過久遠,族譜也在逃亡的路上丟失,所以是真是假,就無從知曉了。

  但李家家學之淵源,是無可置疑的,雖然他們聲名不顯,卻是屬于不求聞達與諸侯的類型,桃李滿天下,凡是大儒,幾乎都與他們相熟。

  就連幾十年前的唐寅唐伯虎,在官場失意的時候曾經去拜訪過李家,在李家開悟,隱居蘇州,沒多久便寫下了那流傳千古的桃花庵歌。(關于李家純屬胡扯,請勿相信。)

  這種家族,他們的女兒是什么樣子呢?柳安也見過一面,知書達禮,溫文可人,一舉一動無不透露出大家閨秀的作派,讓柳安也感到由衷的欽佩。

  然后柳安就把她的名字劃去了。

  這排除法柳安運用的是爐火純青,倒不是說柳安對她有什么意見,而是因為柳安不喜歡這些所謂的大儒世家,讀書人拿得起筆,也放下的尊嚴,百無一用是書生可不是無的放矢。

  這些所謂的大儒,正因為讀了太多的圣賢書,所以對王朝的忠誠反而減低了,在他們心中,王朝的更迭是不可避免的,既來之則安之的心態讓他們能夠輕易的投靠敵人,甚至還幫著侵略者說服百姓。

  這種人柳安怎么會選呢?

  所以最后就只剩下了一個人選,江南侯家的侯秋苒,先不說此人的性格相貌,但論家世背景,她確實是最符合要求的,江南的士紳們資助了東林書院,在朝中安排了不少自己的人手,可以說頗有野心,但當這些人手被清除以后,他們也就屬于沒有爪牙的貓了。

  但這些都是次要的,柳安之所以會選她,是因為他很清楚的記得,當后金的鐵騎踏上中原大地時,民不聊生,金兵所過之處大明將士紛紛投降,唯有江南士紳們,在崇禎自縊后于南京擁立福王朱由崧登基,改元弘光,也就是這個時候,江南的望族們聯合起來,成為了堅決的主戰派,誓死不降。

  當然了,他們不投降的原因與自己的利益分不開關系,但不論他們從何處出發,他們都勇敢的站了出來,然后金兵就在江南采取了殘酷野蠻的高壓政策,足見當年江南士紳們讓他們多么憤怒。

  而在江南被占據之后,江南的百姓也沒有放棄過抗爭。

  選侯秋苒是柳安早就做好的決定。

  因為是選王妃的緣故,所以只會有一人當選,其他的女子就算沒有選中,也會被送入宮中或者信王府中,在這一點上,柳安與顧秉謙和馮銓汪應蛟商量以后,認為其他幾家勢強,可不予之,于是便諫言讓他們返回家中待嫁。

  朱由校自然應允,他心如明鏡,知道柳安這么做的原因,有些女子,就算是他也不會去觸碰。

  在朱由校點頭之后,侯秋苒就這么順理成章的成為了王妃,只要雙方交換了婚書,過了婚禮后就可以昭告天下了。

  王妃的人選敲定,第一時間便通知了信王,畢竟他才是新郎,總有資格知道新娘是誰。

  當聽說自己的新娘不是丫丫而是侯家的小女兒后,信王朱由檢不免有些失望,他心里尚存一絲絲僥幸,即使希望迷茫,他依然不愿意放棄,至于那侯家的小女兒是誰.....

  他早就不記得了。

  是誰對他來說都一樣,如同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見他如此失魂落魄,李莊妃看不下去了,將他喚到身前,斥責他不識好歹,根本不明白自己現在處境。

  朱由檢當然不樂意了,他反駁說:“我無意皇儲,生不起爭奪之心,為何不可?”

  李莊妃怒道:“你若不爭,此生永娶不得她!”

  “既然要爭,又為何不娶?”朱由檢不甘心的叫道。

  “你兄正統,年紀輕輕,豈是你現在敢覬覦的?聽阿母的話,暫且隱忍,待時機一至,自然水到渠成。”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