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天道十二祖巫心里一直頗有微詞甚至有些敵視,沒人知道天道是何時誕生的,從盤古開天辟地世界形成之后,天道就已經存在了,有人說天道是盤古的意識顯化,還有人說天道是世間萬物的運轉規律,更有甚至說天道是所有生靈的意念集合體, 它代表著所有生靈的意志。
十二祖巫皆是掌控大道的存在,不管怎么說,天道的出現等于分勻了它們的權柄,至少十二祖巫是這樣認為的,正如妖族一貫強勢的作風,他們霸道的認為是天道分勻它們的權柄,卻沒有考慮是不是它們的出現分勻了天道的權柄。
在被天道封印權柄的這一刻祖巫對天道不滿達到了頂點, 唯有燭九陰似乎察覺到什么, 風一樣跑回九幽之下,依靠九幽力量抵擋天道封印。
其它祖巫則繼續救助天災中的族裔,共工氏一脈乃這場浩劫的始作俑者,從天罰開始就受到了重點照顧,其它巫族尚有一線生機,唯有共工后裔死得一個不剩。
憤怒到幾點無處發泄的共工在大荒之中四處奔走,雖失去權柄但祖巫自身的身體依舊是無堅不摧的存在,共工不知道撞碎多少道山,一路來到不周山附近。
不周山奇崛突兀,頂天立地,擋住了共工去路。此山其實是一根撐天的巨柱。
繼盤古之后支撐天地,據說不周山與盤古有撇不清的聯系,據說盤古身化天地之時,他口里呼出的氣變成風和云,他的左眼變成太陽,右眼變成月亮,他的手足和身軀變成大地的四極和五方的名山,他的血液變成江河, 他的筋脈變成道路,他的肌肉變成田土,他的頭發變成天上的星星,他渾身的汗毛變成花草樹木,他的牙齒、骨頭、骨髓等,也都變成閃光的金屬、堅硬的石頭、溫潤的寶玉,就是那最沒有用處的身上出的汗,也變成清露和甘霖。
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這些所有相關記載中沒有記錄盤古脊柱的去向,作為人身體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傳說盤古的脊柱化作了不周山,代替盤古支撐天地。
不,表否定;周,周全,完整;山,高于地平面的自然隆起。不周山,就是不完整的山。
《山海經·西山經》:“又西北三百七十里曰不周之山。“郭注:“此山形有缺,不周市處, 因名云。“
不知道是共工撞斷不周山之后才有的不周之名,還是在此之前已經有了不周山的名號,總歸這個名字取得有些不太吉利,似乎昭示著不周山將來的結局。
不周山乃柱形寬萬里,這么一大根柱子立在身前想不被發現都難,在大荒之上發瘋似狂奔的共工最后不小心撞在了這不周山上,山并沒有隨之破碎,共工驚訝的抬起頭,這時候他才發現攔住自己去路的是通天柱不周山。
不周山是人界唯一能夠到達天界的路徑,只可惜不周山終年寒冷,長年飄雪,非凡夫俗子所能徒步到達。傳言曾有凡人為見神仙一面而只身上山,但卻未曾見其返鄉。自此之后,人人皆煉其身,鍛其骨,以使得自己有足夠的實力攀登不周山,后由于天條的放寬,無數凡人開始修行,為使自己能早日功德圓滿,不少人開始競相挑戰不周山。
這是大荒人族最早修煉成仙的途徑,另一條可以通往天界的道路在昆侖之中,故不被人所熟知,因此攀登不周山也就成了人族突破自我的唯一道路。
不周山對人族,對妖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當共工發現眼前的山乃不周山時,也是愣了三晌,沒過多久共工便琢磨過來,不周山是天界與人界的重要通斷,這條通道斷了,人族便不能飛升突破自我極限,妖族也不能下界興風作浪,最重要這條天柱乃支撐天地的存在,撞斷這根天柱,必然天傾。
既然天道不給巫族活路,那就大家就都別想好過,共工在這一剎那想到的居然是掀桌子,拉著天界人界一起與巫族陪葬,經過一番心里掙扎,共工在絕望中發出了憤怒的吶喊,妖族算計,滅族之仇,歷歷在目,十二祖巫傲立天地之間,那曾受過這般窩囊氣,明明他們才是盤古傳人,卻叫天道封禁了權柄,心間越想越氣,不由飛上天空,朝不周山中間拼命撞去,不周山呈葫蘆狀,兩頭寬中間窄,自下往上,越來越窄,自上往下亦是如此,共工傲慢自大卻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撞不斷不周山萬里長寬的底座,便對著不周山薄弱之處下手。
山形有缺,名為不周,或許就是因為不周山兩頭寬中間窄而得名,任誰也沒有料到共工會如此的瘋狂,就連十二祖巫都沒有猜到共工會做這等瘋狂舉動,其它祖巫皆在救助自己族裔,對于共工發狂之舉,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卻又無可奈何,大家失去權柄想要在天災之中救助族裔只能靠身體力行頗為費時費力,它們只能共工是看到自己族裔全部滅絕一時間接受不了,等發泄完心中郁悶便會自己冷靜下來,又或者等它們救助完族裔騰出手來再去勸解一番共工。
千算完全大家都沒有算到,性子剛烈的共工居然走上了最為極端的那條道路,拉著天地同歸于盡。疏忽大意之下,真叫共工撞在了不周山柱中間薄弱之處,不周山柱薄弱之處,說薄弱其實并不薄弱只是相對來說,比起上下兩端來說不周山中央略顯淡薄,但對于大荒生靈來說依舊是有百里方圓粗細的擎天巨柱,誰沒事兒會去撞百里粗細的柱子,那同找死無異,盤古脊椎所化的通天柱其堅固程度同樣經得起考驗,若不然歷經無數歲月大荒滄海桑田爭斗無數,依舊保持無恙。
總結來說,不周山實力差的無法撼動,又能毀壞不周山的,沒事兒也不會吃飽撐得去動不周山分毫,天大的因果沒有那個人能背負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