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505章 瓶中太陽:可控核聚變

  光明城堡,一號主樓,地下十五層,熔爐維護室。

  李察和洛倫茲、薛定勒等管事,走進了這里,維護室的幾名主管立刻迎上來。

  金色頭發的管事西門子,開門見山的道:“李察領主,熔爐各方面指標都正常,只要沒有意外,就可以長時間運行下去,你不用有任何擔心。”

  李察聽了,輕點下頭,向維護室最深處走去,透過玻璃墻,清楚看到熔爐的運行情況。

  就看到,所謂的熔爐,是一個扁平水缸狀的巨大設備,體積頗為夸張,高度達十二米,直徑則是達二十米。

  此刻熔爐像是一個裝滿沸水的水壺,內部不斷傳出“咕嚕咕嚕”的聲響,讓熔爐整體緩緩顫動,連帶著整個維護室都有些震顫。而在這個過程中,海量的能量正從熔爐中涌出,順著地面下鋪設的密集線路,傳輸到光明城堡能量主干線內發揮作用。

  李察認真看了熔爐好一會,在心中忍不住感嘆:不容易啊。

  真的不容易。

  這個熔爐,便是所謂的“瓶中太陽”實體,其中涉及到的原理,則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可控核聚變。

  對,可控核聚變。

  核聚變是比較簡單的,與核裂變正好相反——核裂變是擊碎一個較重原子核,讓它變成兩個或者多個較輕原子核,過程中損失的質量轉變成能量,從而展示出恐怖威力;核聚變則是讓較輕原子核,在一些條件下結合成較重原子核,過程中多余的質量轉變成能量,從而展示出恐怖威力。

  核裂變和核聚變,分別是原子彈和氫彈的指導原理,從實現難度上來說,后者要大于前者。

  這是因為原子彈的核裂變只需要把核原料堆積到足夠數量,就能自動引爆。核聚變卻不同,因為是輕原子核,普遍為氫原子同位素——氘和氚,哪怕堆積再多,也不會自行發揮效果。它們需要一個很苛刻的條件,比較超高溫,至少4000,0000℃,即四千萬攝氏度。

  這可不是隨隨便便能達到的,甚至可以說很難,少數能實現的方式之一,便是借住原子彈爆炸。

  氫彈的內部,往往會裝填一枚小型原子彈——先引爆原子彈,借住原子彈爆炸產生的高溫,讓氫彈原料發生核聚變,從而釋放出威力。

  源于這種技術邏輯,地球上任何一個擁核國家,都是先擁有原子彈再擁有氫彈的,而不是相反。

  而之所以擁核國家,在掌握原子彈后都會試圖再掌握氫彈,則是因為氫彈比原子彈意義重要很多。

  必須要清楚一點,那就是原子彈威力雖然恐怖,但卻不是無限的,這是因為臨界質量的存在——足夠多的原子彈原料堆積到一塊,只要超過臨界質量,就會自行發生核爆炸。

  雖然可以通過特殊設計,減少這影響,但影響畢竟存在,如同一個鐵箍,死死鎖住原子彈威力上限。

  因此,地球上試爆的最大威力原子彈,便是常青藤國王,當量五十萬噸。

  相比較之下,氫彈自由得多,只要有足夠氫彈原料,威力就能無限增加。

  比如很出名的“大伊萬”氫彈,威力達到了五千萬噸當量,這還是削減版本,按照最初設計,應該是一億噸當量。

  從這角度能看出,核聚變比核裂變有“前途”多。

  也正因此,李察在獨自制造出原子彈后,并沒有停止這方面研究,建立黑日城堡后,更是指導著黑日城堡人員開發出了不少大當量氫彈,也就是所謂的新型黑日武器。

  不過,比起核聚變的毀滅性力量來,李察其實更看重的,是核聚變帶來的另一種價值,說明白點,便是核聚變釋放能量的合理利用。

  核聚變釋放的能量無疑是恐怖的,屬于真正毀滅世界的級別,而和核裂變相比,這能量還清潔無污染,如果能想辦法把這能量利用起來,能夠從本質上改變這個沒有石油資源的巫師世界。

  不過,想利用,并不容易。

  氫彈引爆,產生的核聚變是不可控、一次性的,在極短時間內就釋放盡了所有能量。

  真的要利用,必須要讓核聚變變得可控、持續運行。

  這是一個很大難題。

  地球上,科學家對此有不少研究,為了得到無盡清潔能源,為了在可控環境中達到核聚變條件,地球上幾個大國采用了諸多方法,比如電磁約束法,比如慣性約束法,甚至還開發出冷聚變這種怪胎。

  結果是什么?

  倒不能說完全不成功,甚至相反,可以說已經成功做到了可控核聚變。但存在的一個問題是,實現的可控核聚變輸入能量,比輸出能量多。

  什么意思?

  解釋一下,就是為了達到并維持可控核聚變的條件,必須消耗一定能量借助特殊裝置完成。源于技術限制,消耗的能量數額極大,大到可控核聚變成功后得到的能量都無法填補。

  舉一個例子,便是花費眾多人力、物力建造出設備,消耗十單位能量,最終產出竟是……五單位能量。

  再舉一個例子,這就像是投入十萬元,一番辛苦,最終艱難制造出了……價值五萬元的假幣。

  哪怕不考慮各種耗材和風險,也是虧損。

  這自然沒有意義。

  只有可控核聚變的輸出能量大于輸入能量,才有真正實用價值,才有動力去推廣。

  地球上諸多科學家一直在研究,希望做到這一點,不斷宣稱五十年內可以實現……結果十年前是這樣,十年后還是這樣——五十年實現的口號一直未變。

  話說回來,太陽等恒星,之所以散發光和熱,就是因為用核聚變來得到無盡能量,并把能量傳遞到了行星上,給予萬物以生命動力。

  掌握可控核聚變,就算是某種意義上掌握了星辰的力量,自然是極難。

  不過即便如此,李察他也沒有想著同地球一樣,花費五十年攻關,從一開始,他的計劃便是用幾年時間來得到一個結果。

  這不是他自大到認為自己能勝過地球的所有科學家,而是當前這個世界的超凡力量給了他自信。

  地球上一直宣傳五十年,是很多原因導致的,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就在于諸多領域的科學發展進步緩慢,可控核聚變實現的構思不少,但可以實際測試的卻寥寥無幾。

  舉個例子:地球上一個科學家突然有一天,宣布創造了一個可控核聚變新模型,模型成本低、風險小,只要制造出來,就能從此消滅能源危機。但有一個小問題,那便是模型核心部位,需要一種能承受超高溫、超高壓材料,而地球上并不存在這種材料。

  于是,再好的模型,也變成了空想。

  相比較之下,當前世界略有不同,雖然也沒有能承受超高溫、超高壓的材料,但卻可以通過一系列法術讓把某種材料增幅到這種狀態。

  某種意義上,超凡力量就像是一個作弊器,可以幫助李察用地球常規學科無法做到的方式,來解決可控核聚變中的一個個難關。

  這過程中,從古代巫師文明的巴爾塔中獲取的眾多古代法術知識,派上了不小用場,甚至實現了超出預料的作用。

  首先是讓李察和光明城堡眾多管事合作制造出了“熔爐”——如果把熔爐拆開,能看到里面是一層又一層的復雜構造,每一層構造都有魔紋在發揮作用,來實現設計圖上的所需特定效果。

  之后“熔爐”的多次測試運行,讓李察和光明城堡的人收集到不少數據,并在這高能過程中,反向研究了古代殘缺法術、超凡因子、虛靈等的一些性質,更進一步了解了這個世界的超凡力量底層原理。

  最后“熔爐”成功運行,實現正數能量輸出,也就是輸出能量大于輸入能量,在證明不少超凡力量研究猜想之余,成功實現了有價值可控核聚變。

  這是不容易的。

  說起來簡單,但讓李察和光明城堡一眾人,耗費了足足三年多時間才達成,投入的資源數不勝數。

  不過,無論如何,總算是做到了。

  雖然,目前還看不出對世界有多大改變,但種子已經埋下。

  之后,會隨著種子的萌發,給這個世界一個大大驚喜。

  瞇眼望著運行中的熔爐,李察開始思索起后面的安排來……既然可控核聚變已經成功,接下來便是試著縮小設備和擴大設備……縮小設備是為了便攜、更廣泛應用,擴大設備則是用在更重要的地方。

  這過程中,應該會出現不少問題需要解決,要達到他預想效果,時間短不了。如果真理會還會從天國往下派人搗亂,沒準會更長,但無論如何,最終結果不會變。

  等這階段完成了,便是把一些早就準備好的后續計劃拿出來執行……

  等到后續計劃也實施差不多,就該真正處理天上的事情了……

  不會等太久的……種子已經種下,早晚會有結出果實的那一天。

  “不會太久的……”望著熔爐,李察輕聲道。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