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四章 登基大典

  趕走了王體乾,滿朝的官員都有些面面相覷,實在搞不懂這位新皇帝到底想怎么樣?禮部尚書來宗道更是心里直打突:“王體乾被趕走,這下一個不會輪到我吧?”

  雖說來宗道以前的名聲還不錯,但他也是靠著魏忠賢的路子才當上禮部尚書的,心里如何能夠不擔心朱友建下一個拿自己開刀?

  不過這會兒他不知道,朱友建也正有些后悔呢。這畢竟是自己的登基大典啊,為了一時的嘴爽,把主持人給趕走了,這實在不是自己以前的作風,他也搞不懂今天自己是怎么了。

  正當眾人都不知所措的時候,朱友建身旁的徐應元急忙站了出來,低聲對朱友建說道:“皇上,要不先進禮吧?”這進禮就是進賀表,新皇登基,百官要擬一篇花團錦簇的奏折,體現出將拍馬屁融入文章的最高寫作藝術水平,這也是一個必要的流程。

  但朱友建在前世時就很討厭這種務虛的玩意兒,前兩天那個勸進過程都好讓他惡心,現在又來搞官僚主義這一套,他自然是很反感的。更何況他現在已經是大權在握,誰不知道他已經是皇帝了,何必搞這么虛假的玩意兒?

  所以那邊才剛剛開了個頭,就立刻被朱友建給叫停了。徐應元眼色活絡,立刻就知道了皇帝的意思,當即就扯著嗓子喊道:“皇上有旨,先帝才龍御歸天,大家都尚在服喪中,皇上更是萬分悲痛。而如今整個大明的擔子交由皇上來擔,諸位大人就不要再上什么賀表了。”

  底下的大臣們雖然有心勸阻,但看到皇帝是沉著個臉,自然也都不愿去捋這個虎須。算了,你說免就免了吧,這些人生活在魏忠賢的淫威之下,夾尾巴做人也習慣了。若是放在萬歷朝,估計底下早就鬧開了,拼著被廷杖也要勸諫的說不得也大有人在。

  那個本來負責宣讀賀表的的太監見狀,便向朱友建請示道:“陛下,那《中和韶樂》和《圣安曲》是不是也免了?”朱友建雖然對明史了解不少,但關于這些東西還真是第一次聽說,穿越這三年來他也沒關注過這玩意兒,自然就有些懵逼了。

  于是他只好向一旁的徐應元問話,誰知道老徐也不懂,這么高大上的玩意兒,他們也是不懂的,另一旁的曹化淳更是不知云云。

  所以朱友建就讓那個太監過來給自己解釋一下,那太監一邊拿出一張紙遞過來一邊解釋道:“陛下,這《中和韶樂》是壇廟祭祀和殿陛典禮的大樂。那《圣安曲》是朝賀時的唱曲,這里是歌詞。”

  朱友建拿過歌詞一看,上邊寫著:乾坤日月明,八方四海慶太平。龍樓鳳閣中扇開,簾卷帝王興。圣感天地靈,保萬壽,洪福增,祥光五氣生。升寶位,永康寧。

  朱友建看到這歌詞的第一感覺是:“這不扯淡嗎?小太爺才剛登基,什么都沒干呢,就天下大治,四海太平了?”跟著就想:“詞兒寫的不錯,不過現在卻不太適合,對了,過幾天讓娜恩初瓏她們譜點曲寫點詞,傳唱一下,不能老是這靡靡之音。”

  跟著他又想:“小太爺在部隊那會兒,倒是有不少好的軍旅之歌,寫出來讓黃得功他們拿去教士兵們學學,我說總感覺這里的軍人少點什么,少了歌曲,那精氣神怎么會能跟后世的相比?”

  這一想,立刻就跑偏了,徐應元看到朱友建還在沉思,趕忙低聲問道:“皇上,那還要不要奏樂了?”朱友建被這么一打斷,也沒了興致,揮揮手道:“免了吧。”那太監聽了,便下去傳旨了。

  這一連免了幾道程序,場面不禁又冷了下來,看著臺下的文武百官,朱友建一時間也不知道說點什么好。在他的計劃中,這其中的許多人都是很快就會被自己撤換的,那自己的政策方針什么的也就不必要跟他們說,可接下來該干什么,他卻是也不知道。

  正在這尷尬之時,徐應元趕忙出來救場了:“皇上,要不就宣讀詔書吧?”對啊!朱友建一拍腦門,這是個大事啊,宣讀了詔書,就等于自己名正言順的當上皇帝了。于是他點了點頭,同時心中對徐應元的評價又添了三分:“不錯,這老徐很好,很懂事嘛,看來以后得給他加點擔子了。”

  一旁的內侍得到旨意,立刻展開詔書,大聲宣讀起來:“我國家列圣,纘承休列,化隆俗美,累洽重熙,遠垂萬祀。我大行皇帝,仁度涵天,英謨憲古,厲精宵旰,銳慮安攘,海宇快睹,維新疆土,勤思恢復,萬機總攬,六幕禔休。方啟鴻圖,忽賓龍馭,爰膺顧命,及予眇躬,側聆憑幾之言,凜念承祧之重。文武群臣軍民耆老合詞勸進,至于再三,辭拒費獲,乃仰遵遺詔,于八月二十四日只告天地,即皇帝位。”

  詔書上寫得什么意思,朱友建表示反正是沒聽懂。但不管怎么說,自己這就算是正兒八經的即位做皇帝了。

  很神奇的是,詔書剛剛讀完,天氣立刻就放晴了。不僅雷聲沒了,烏云也消散了,朱友建頓時覺得很奇怪,難不成還真的有天意不成?他朝臺下的眾大臣問道:“諸卿,這原本陰暗打雷的天氣,為何會又突然放晴,誰能為朕解釋一下?”

  臺下的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時拿捏不準新皇帝是怎么想的,也都不敢答話,萬一再答錯了,那不是自己沒事找事,吃飽了撐的嗎?算了,不說話總不會有錯。

  正當這氣氛就要尷尬到極點之時,內閣首輔黃立極站了出來,大聲回道:“啟稟萬歲,臣以為這是吉兆。新皇登基,本應是普天同慶之時,但萬歲念及先皇,故而不愿太過喜慶,上天看到這狀況,便打幾個雷以示祝賀,祝賀完畢,自然是要立刻放晴,這是萬歲應了上天的旨意啊!”他這么一說,頓時讓眾人吩咐附和。

朱友建倒是不以為然,心想你這老家伙真能扯,這都能搞到一塊去,不過你這么一說,倒還真挺應景,要不是你跟魏忠賢走那么近,小太爺還真想把你留下來了。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重振大明朝》,微信關注“優讀文學”,聊人生,尋知己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