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二百零三章 朋黨之爭

  的請給高歌投一票吧,感激不盡!)

  只聽朱友建接著說道:“這東林的起源,朕也略知一二,據說是皇祖時原吏部文選司郎中顧憲成被免官罷職后,賦閑在家時辦了一個書院,名曰‘東林書院’。聽說書院大門兩邊還有一副對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元輔,不知朕說的可對?”朱友建笑瞇瞇地看著韓爌。

  韓爌急忙低頭躬身:“是,皇上所言絲毫不差。”

  “是嗎?那元輔可否先為朕講一講顧憲成此人,究竟如何?”朱友建依舊是一副波瀾不驚的樣子,連語氣都讓人聽不出有什么異樣。

  “回皇上,顧憲成字叔時,常州府無錫縣人,萬歷八年中進士,先后任戶部主事、吏部員外郎,萬歷二十一年升為吏部文選司郎中,次年因推舉閣臣一事,觸怒了神宗皇帝,被罷官去職。之后便在家鄉無錫與其兄弟顧允成辦起了東林書院,講經授課,直至萬歷四十年病逝于家中。”

  “照元輔的意思,這顧憲成被皇祖罷官是因為插手參與了推舉閣臣一事,是也不是?”

  這話就是一個陷阱了,深究顧憲成被罷免的原因,是由于他推舉的內閣輔臣全都與神宗皇帝的意思有悖,為此觸怒了神宗才被免官。而朱友建此時問的話卻只是說他因為推舉閣臣,并沒有提及觸怒皇帝一事。韓爌雖然歷經三朝,又見過不少大風大浪,此刻卻也沒有察覺出朱友建話里的陷阱:“回皇上,正是如此。”

  好!太棒了!等的就是你這句話!看到韓爌就這么跳進自己設下的圈套里,朱友建幾乎都要高興的蹦起來了。“這顧憲成不過是區區吏部五品的文選司郎中,竟能越過尚書侍郎,推舉閣臣,這能量也太大了吧?”朱友建微微皺著眉頭,裝出一副不豫的神態,低沉著聲音說道。

  聽到這句話,韓爌還哪里能聽不出來朱友建話里的意思,顧憲成這可是犯了皇上的忌諱了:一個小小的五品郎中,卻比尚書都還牛逼,竟然能夠操控內閣閣臣的推舉,你這是想干什么?今天你能夠推舉閣臣,明天是不是就敢另立皇帝?那后天呢?往下不敢想了啊!

  朝上的這些個大臣哪個是易與之輩?現在能站在這里的都可以說是人老成精之輩,皇帝的話他們可都是立刻就懂了。皇上此時拿顧憲成的黑材料來說事,那還會給東林黨翻案嗎?這不是禿子頭上的虱子——明擺著的事嘛!

  東林黨的人這一下都急壞了,雖然還不知道皇帝到底是想要干什么,但至少能肯定的是,翻案是不可能翻案的了。而其他的人,尤其是以前依附魏忠賢的人則是一副神定氣閑的模樣,有了皇上的金口玉言,看你們東林人還能翻起多大風浪來!

  這時候倪元璐又站了出來:“皇上,臣有話要說!”

  對于倪元璐,雖說他在這件事上跟自己唱了反調,但朱友建對他并不反感,畢竟能夠做到全家死節的大臣那可真的不多。

  “卿但講無妨。”

  “皇上,涇陽先生雖在此事上做的有一定過失,但他卻絕不失為一位好先生。僅看他題在書院正門上的這幅對聯,就足以證明他對大明的忠心和赤誠,臣還請皇上能夠三思!”說完,倪元璐跪了下來,鄭重的叩首。跟著許多東林官員也都跪下來,齊聲高呼:“臣等還請皇上三思。”

  朱友建看著眾人,心中若有所思。其實在他的心中,對顧憲成并不算十分討厭,但他搞出來的這個東林黨,卻是讓他深惡痛絕,恨烏及屋,自然不會對顧憲成有什么好感。

  若是擱在一般的時候,這種事朱友建也就讓它這么過去了,可現在牽扯到的是東林黨眾人要為自己正名。這可是朱友建絕不能夠容許的,自己謀劃了許久,好不容易等到這么個時機。現在圖窮匕見,自己又掌握著主動權,那豈有就放過的道理?

  “卿等不必再言,顧憲成已經作古,其究竟為人若何,朕亦不打算深究。但他罷官后開設東林書院,教授學生之時,不引導眾學子潛心讀書,鉆研學問,卻依舊妄言國家大事,實在可惡!他以為他是誰啊!朕看這東林書院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曹化淳!”

  “在!”曹化淳急忙上前一步答道。

  “擬旨,從即日起,關閉東林書院,任何人不得再以‘東林’之名行授課聚會等事!”

  韓爌等人聽了,原本有心阻攔,可看到朱友建那陰沉的臉,卻是什么也不敢多說,畢竟這是犯了忌諱的事,皇上只是關停了書院,沒有再多追究他人,已經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至于這東林和閹黨之爭,朕看這閹黨是逆黨,東林人雖說算不上逆黨,可這一個‘黨’字卻也是跑不了的!圣人言‘君子之交淡如水’,以授課聚會之名而行‘朋黨’之實,此風斷不可漲。必須讓全天下的讀書人都明白,他們讀書,修習圣人學問,絕不是來結交朋黨的!此事就這么定了,不知諸卿還有何意見?”朱友建不等眾人有什么回答,就立刻把事情給定了下來,讓人根本就沒有反應的時間。

  眾人見朱友建已經將基調定了下來,知道這時再想去改變已是不可能的,只能齊聲高呼:“臣等謹遵圣意!”

  朱友建看到目的達成,自然也很滿意。于是點著頭接著說道:“既如此,刑部與督察院、大理寺互相配合,把那些被誣陷下獄的東林人都放了吧,罰沒的家產全部賜還,有官爵在身的著吏部按原品級安排。至于已經不在的,如楊漣左光斗等,由禮部安排,賜予謚號,并封蔭其家人,爾等可還有什么想法?”

  “吾皇圣明,臣等遵旨!”

  打一巴掌給個甜棗這種事到什么時候做都是不過時的,朱友建這一番組合拳打下來,不僅把東林黨想為自己翻案的心思給打了下去,而且還給他們定了一個“朋黨”的名義,可最后這一番封賞,又立刻讓這些人都沒了意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