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23章 先進炒鋼術

  這天,張昀在家里大廳端坐矮幾后,爺爺、三老、陳英站東側,早先收的十個徒弟站西側,一大群老人站十個徒弟一起,五十個青壯年跪拜在大廳。

  三老主持拜師儀式。

  先是拜天地。其他行業拜祖師,由于煉鐵沒有祖師,就把天地當祖師叩拜。接著徒弟跪拜張昀。再接著青壯年們的父親宣讀拜師貼,徒弟們表決心,張昀勉勵大家。

  再接著徒弟們輪流上前敬茶。

  最后張昀宣讀收徒貼。

  拜師是件極為嚴肅的事情,一日為師,就終身為父。漢代遵從以孝治國,徒弟必須對等師傅象對待父親一樣尊敬。

  拜師儀式結束后,所有人在大廳內喝酒吃飯。

  張昀等坐著吃喝。酒菜放矮幾上,徒弟和他們的家長圍著矮幾站著吃喝。

  徒弟和他們的家長輪番向張昀爺爺三老和陳英敬酒是免不了的,張昀則是舉杯一起回敬。

  爺爺和三老則端著酒杯走進徒弟家長們中敬酒。

  兩天后,煉碳爐首先開工。

  在煉爐處的房子內,張昀安排徒弟們全面開展工作。

  有的做模具,有的做木工,有的收拾整理周圍環境。

  煉炭極為簡單,只要生火后,等一爐煤全都發紅時,就把爐門關上,讓爐內外空氣隔絕。

  當然了,煉炭雖然看似簡單,其實也不簡單,因為當時沒有測溫設備,溫度最好能保持在一千度左右才最合適。張昀對煉炭,并沒有實際經驗,只是在大學時,在書本上學過。

  張昀不著急,即使只要一半煉制成功,就可以了。

  煉炭這一環節非常重要,是煉出好鋼的第一步。

  焦炭在煉鋼時起還原劑、發熱劑和料柱骨架作用,漢代南陽用的是木炭,張昀知道木炭的性能遠不及焦炭。所以張昀不用木材煉炭,而直接用煙煤煉焦炭。

  煙煤在隔絕空氣的條件下,加熱到950-1050℃,經過干燥、熱解、熔融、粘結、固化、收縮等階段最終制成焦炭,這一過程用現代行話叫高溫煉焦,也叫高溫干餾。

  張昀從現代穿越而來,在現代,他把軸承廠管理得井井有條,管徒弟還不是小菜一碟?

  管工人的難度比管徒弟要難太多了。

  張昀極有頭腦,招收徒弟,不用發工資,只需要管吃喝。

  徒弟們對張昀感恩戴德,拜張昀為師,可以學得一技之長,一輩子都可以靠技術過日子。

  徒弟們把張昀當成天降大仙,不僅崇拜得無以復加,而且毫無保留地聽從安排。

  張昀把徒弟們進行細致分工,并提出詳細要求后,就基本不要再分心管理。

  現代穿越而來的年輕有為企業家管理這種小作坊輕松之極。

  第二天,煉炭爐打開。張昀安排徒弟們把炭取出來,鋪在地上冷卻。

  第三天,張昀安排徒弟們把焦炭放在石臼中用鐵球碾碎,焦炭碾碎后,裝入蘆葦編織成的簍框中。

  七天之后,張昀指導徒弟們把焦炭和生鐵放入煉爐中。放一層焦炭,再放一層生鐵。

  第八天,煉爐正式生火,水力排橐啟動。

  一切正常,所有人看著熊熊燃燒爐火,拍手歡呼。

  陳英迎面抱住張昀,情不自禁把一個香甜熱吻用力按在張昀的臉頰上。

  爺爺象小孩子一樣,笑得嘴都合不攏。

  等爐中鐵塊全都熔為鐵水后,張昀安排徒弟們打開一個爐門,用鐵鏟往里鏟鐵礦石粉,又安排徒弟們在另一個開口處,把一支長鐵柄鐵鏟插入爐中攪拌。

  這種工藝叫炒鋼,在當時的南陽已經在使用這種技術了,炒鋼技術不是張昀的發明,只是借用。

  由于張昀使用了用煤制作的炭熔煉,自然比南陽的煉鋼術先進。

  采用這種工藝,可以把生鐵內所含過量碳及雜質還原掉,從而獲得較高質量的鋼。

  炒鋼再經鍛打,鋼的成分會更均勻,組織更密致,強度更高。這種以炒鋼為原料的“百煉鋼”,比生鐵“百煉鋼”工序簡化,勞動量減少,產品質量更好。

  晚上,煉爐周圍插了很多火把,張昀命令徒弟打開煉爐底部爐門,放出鐵水,鐵水經一個鐵槽,流入另一個鐵外殼容器中,同時水力機械提起水,通過木槽流到容器上方淋下。

  剎時,水汽彌漫,仿佛處于大霧中。

  沒有人說話,所有人都豎直耳朵聽張昀指揮。

  張昀安排幾個徒弟用鐵勺舀煉爐流出的鐵水,澆鑄入排在一旁的模具中。

  澆鑄與冷卻兩道兩項工作同時進行,極大地提高了效率。

  當鐵殼容器中的鐵水凝固后,被鐵板推擠,從底部一個圓鐵孔中冒出來,變成五公分直徑通紅鐵棍,順著鐵板構成的斜坡延伸至一米左右長度時,張昀命令徒弟用鐵鍘從上面鍘下,硬生生把通紅鐵棍切斷,切斷后的通紅鐵棍邊變暗,邊順著鐵板滾落。

  兩個徒弟用鐵鉗在鐵棍兩端同時夾住鐵棍快速移至一旁用石頭鋪就的地上。

  這種煉鋼法,被現代人看到了,一定會覺得太落后,但在當時,卻最為先進,效率也最高。一爐鋼水從晚上打開爐門開始,到天亮,就全部操作結束。

  獲得五公分直徑一米左右長度的鋼棍五十五根。

  鑄件種類很多,有農具,三棱箭頭,還有鋼錠。

  爐子小,一次只能煉出這么多。接下來,就只能熄火,清理干凈爐子,再重新在爐堂內砌耐火磚。

  張昀不想在這里建造大煉爐,原因是將來戰火必然會波及,他想搬到微山湖畔去住后,在那里建造大煉爐,一次煉出的鋼要有現在的十倍。

  天亮后,張昀宣布,大家先休息一天,明天再繼續。

  張昀在工作時,陳英一直在旁邊默默看著,天亮時,她的眼皮直打架。

  所有人在煉爐處吃了早飯后,都回各自處所睡覺。

  辛苦了一夜,沒有人不累。

  陳英沒有單獨房間,張昀只能讓她和自己一起睡。陳英帶來的兩個婢女在王氏她們房間擠著睡。

  張昀第一次摟著陳英睡覺,兩人全都睡得很香甜,直到中午才醒來。

  張昀和陳英起床后,陳英坐張昀的梳妝臺,由她帶來的兩個婢女替她梳頭。

  張昀坐矮幾上,由王氏替他梳頭。

  在那個時代,男人和女人都是長發,都必須精心打理。現代假如有人看到張昀坐矮幾上,由婢女替他盤頭發,一定會把鼻子都笑歪了。

  不過張昀已經適應了,反正所有男人都是這種裝扮,假如不這樣,反而是另類。再說了,在那個時代,以為人們的頭發是父母給的,永遠都不能修剪,剪發就相當于殺人。

  關于這一點,現代人有可能理解不了。

  陳英一直偷看張昀,在王氏用綢帶給張昀束發時,陳英攔住王氏,非要王氏用珍珠串束發,還要在發髻上用綴有紅寶石的綢帶束系。

  張昀反對,陳英堅持,張昀只能讓步,王氏就到箱子里去翻找。

  彭城王送張昀的禮品中,有綴著大紅寶石的雪白綢帶和珍珠串,王氏拿來給陳英看后,陳英連聲說好。

  張昀嘆氣,紅寶石太大,壓在頭發上必然很沉,而且模樣一定會極為古怪,但陳英既然堅持,張昀就只能隨她折騰。

  陳英雖然還沒有過門,但已經進入了角色,她想以自己的審美,來裝扮心愛的男人。從這個角度來看,張昀應該感到幸福才是。

  午飯時,張昀對待在一旁服侍的王氏說:“等會通知我的所有徒弟,以及我們家所有男僮婢女,在西側煉鐵房大磨盤處集中,我有話對大家說。”

  王氏說是。

  陳英好奇問:“您想對他們說些什么?”

  張昀笑說:“開會安排工作。”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