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40章 曹操的陽謀詭計

  張昀攻占壽春大敗袁術消息傳到許都,滿朝文武百官全都到皇宮向獻帝道喜。

  獻帝的腰桿硬了起來,坐在龍椅上,笑得很開心。

  獻帝把張昀當成了靠山,張昀強大,他就不用怕曹操。

  曹操現在剛征了兵,就不得不讓隊伍屯田,他實在養不起兵。

  袁術逃到許都南側汝南來了,曹操竟然沒有能力派兵攻打。好人婦習性把曹操害慘了,長子曹昂戰死,讓他到現在都還沉浸在痛苦之中。

  三國演義突出了曹操對典韋之死的悲痛,其實不符合實際,長子曹昂之死對他的打擊才最為沉重,甚至連正妻都回了娘家。也使曹操在接班人的選擇上陷入混亂,導致兒子們未來相互爭斗,演出了一幕幕悲劇。

  曹操對張昀所取得的偉大成就,既妒忌,又擔憂。他大腦中有一張地圖,從東海到淮南到大江,這么廣闊的區域全都淪為了張昀的地盤,張昀通過討伐袁術一戰就崛起為最最強大諸候。

  曹操覺得他的機會越來越小了。

  不過曹操的智謀水平非常人能及,立即想到一個遏制張昀進一步發展的妙計。

  曹操對獻帝說:“張昀本名劉昀,是大漢宗親,與陛下同宗同脈,臣以為應該對張昀所取得成就進行表彰。”

  獻帝笑問:“愛卿,您說朕怎么表彰張昀?”

  曹操笑說:“臣以為可以封劉昀為淮南國公。”

  獻帝點頭說:“劉昀甚至可以封王,封公合適嗎?”

  曹操說:“臣以為現在就封王,將來就沒法封賞了,留有空間,便于陛下將來再行封賞。”

  獻帝點頭說:“愛卿所言正合朕意,趕緊召劉昀到許都來,朕要封劉昀為淮南公。”

  曹操說:“臣遵旨!”

  曹操此計一石二鳥,一旦實施成功,張昀將會陷于被動。按大漢律,封王受到極大限制,沒有天子詔不能進京。軍政大權都由天子任命的官員掌控。國王相當于大地主,只享受封國稅賦,封地其他任何事情都不能管。

  曹操知道張昀不會接受封王,先封為公,等時機成熟,再封張昀為王,讓張昀一步步進入他設計的圈套。只要接受封公,張昀的隊伍就自然會落入曹操手中。當然了,不能封一字王,而封二字王。一字王的封地太大,封地相當于州,甚至比州還大。譬如,吳王、楚王、魯王等。二字王的封地相當于郡,譬如下邳王,彭城王。

  彭城王嫡長子,可以繼承封爵,即封王。張昀是庶子,就只能和普通人一樣,不繼承封爵,而且張昀的情況非常特殊,一直跟爺爺生活的,在宗譜中,姓劉,在平時,仍然用的爺爺的姓。而且這個爺爺,其實不是真爺爺,事實上是舅公。張昀雖然是彭城王庶子,但卻以義子身份出現。

  很亂,是彭城王母親過去不接受張昀所至,也正因為張昀以彭城王義子身份出現,才使張昀可以象異姓人物,在亂世可以養私兵,可以自由走動。

  現在曹操提出來封張昀為公,封爵僅次于王,在異姓心目中這個封爵就是天花板。

  張昀假如接受封公,就可以首先把張昀釘在淮南,撤銷其徐州牧官位,兵權可以再想辦法剝奪。

  張昀身在壽春,并不知道許都曹操正在想辦法通過封他為公,把他釘在淮南,撤銷其徐州牧官位,并逐步剝奪兵權。

  由于袁術已逃回汝南,實力大損,張昀的戰略是攻占一個地方,控制并消化一個地方,所以,原則上今年不準備繼續攻打。只是對袁術采取高壓態勢,以壓促變。

  張昀不能過早消滅了袁術,因為袁術一旦消滅,張昀的身份決定了會失去出兵理由。弄不好天下會因為張昀的穿越,而從此太平,偉大理想就極難實現了。

  張昀把精力放在了過長江到馬鞍山區域挖礦建煉爐方面。馬鞍山在那個時代還只是荒山野嶺,沒有正式地名。張昀決定過去后,就索性確定那個地方叫馬鞍山。馬鞍山區域離秣陵,即現在的南京很近,張昀在廣陵時,就想渡過江控制住秣陵的,現在張昀改變了主意,在秣陵西側兩百里不到的馬鞍山建立據點,一是避開孫策的重鎮秣陵,讓孫策容易接受,二是以馬鞍山為據點,在必要的時候,可以直攻秣陵。馬鞍山周圍全都是山地,易守難攻,便于長期堅守。長江上,可以用戰船溝通運輸,確保后方安全。

  張昀請張勛和橋蕤喝一頓酒,就把到馬鞍山建煉爐并建立據點這么大的戰略確定了下來,由后勤保障處徐茂負責協調落實。

  過江建煉爐涉及到很多部門和人員,工程量極為龐大,張昀給徐茂和橋蕤兩個月時間籌備。

  袁術的原九江郡各級官員紛紛帶了禮物到壽春來參拜張昀,交出印鑒,等候張昀考察后,重新任用。

  九江郡現在沒有太守,張昀暫時還沒有合適的人員擔任太守,就以代太守名義,接見官員。一個縣,一個縣談過去,宣揚張昀的以民為本的政策,梳理管理體制。接受各縣三老的舉薦,把人才名單列出來,進行統盤考慮。

  在這個過程中,袁術的嫡系全都被清退,禮送出境。

  張昀不是曹操,假如是曹操對袁術嫡系必然會舉起屠刀,大肆殺戮。張昀是現代人穿越過去的,他的心地很善良,下不了狠手。

  張昀很忙,整天都在接見官員,處理事務。

  大事都得由張昀拍板,即使是呂布,遇到需要用人,也得跑來請示。

  人事權張昀緊抓不放,其他權力他普遍下放。

  這天,張昀正在書房看著名單,思考各縣官員任用事宜,許都來人。張昀趕緊放下手頭工作,到府門外迎接。

  許都來人首先恭喜張昀,接著拿出圣旨給張昀。圣旨上說,天子非常想念張昀,想請張昀到許都去一趟,商量大事。

  圣旨上并沒有說,天子想封張昀為公,張昀看過圣旨后,對來人說:“回去轉告天子,年前我一定到許都去一趟,現在壽春這里需要打仗,我脫不開身。”

  許都來人趕緊說:“驃騎將軍,您有所不知,天子接受曹操表請,決定封您為淮南公。您還是趕緊放下手頭工作,到許都去一趟吧!”

  淮南公?

  張昀怔住,他可從來都沒有考慮過要當什么淮南公。

  張昀憑直覺就知道曹操詭計多端,不安好心。張昀是知道的,曹操想封他自己為魏公時,荀彧竭力反對,最后導致荀彧自殺。

  淮南公和魏公不在一個級別上,魏公在諸王之上,是一字公,升為王,就是一字王。可以設置直屬于封國的丞相以下群卿百官,體制地位如同漢初各異姓諸侯王。二字公在二字王級,比二字王爵位更低。沒有權力,只有封地稅賦,張昀不把這種封爵放在眼里。

  張昀在這種時候保持著良好定力和理智,袁術剛僭號稱天子,遭到張昀的強力打擊,自己假如接受封公,會使人把他與袁術聯系在一起。這種公爵對自己來說,并不能錦上添花,反而猶如蒼蠅屎,會污了自己的名聲。張昀擁有著更為遠大理想,他的目標不僅只在九州,還在九州之外的全世界。

  張昀對許都來人,笑說:“我已是下邳相侯,知足矣,感謝天子皇恩浩蕩。回去轉告天子,就說前線戰事緊急,我張昀脫不開身,我不接受再予封爵。”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