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99章 劃時代壯舉

  張昀把九州改稱為大隅國。東瀛將來在這座島上會出現大隅國,現在就建該國張昀以為更有趣。

  孔融麋竺韓遂的人在張昀營地附近建立營地。

  張勛帶領他的人深入大隅國去尋找合適的建城之所。

  沒有戰爭,也不需要戰爭,張勛所帶的人已經具備足夠實力,把該島上的東瀛人全都征服。當然了,假如遇到硬茬,張昀將派出警衛隊前往剿滅。

  張昀在大隅島休整了十來天時間后,張勛回來報告,他在該島西北側尋找到了合適的建國之所。張昀勉勵張勛,努力建國,爭取在半年內,把國建城。

  張勛大聲說諾。

  張昀重新登船,率領船隊從大隅島東側前往四國島。

  張昀把該島改稱為東海,韓遂率領他的人下船,

  張昀在東海國海上待了兩天,韓遂回來報告,找到了建國之所,而且島上并沒有反抗力量后,張昀率領船隊前往本州,張昀把本州改稱為本土,由孔融下船在該島上建國。

  接著,張昀來到北海道,把該地改名為北海,去掉道字,由麋竺在此建國。

  張昀登上北海島,在岸上扎營休息。

  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壯舉,就這么在悄然間實施。并沒有戰爭,沒有反抗,四位國王率領的也不是精兵,韓遂、麋竺、孔融率領的都是男僮,唯有張勛率領了兩千兵。但就是這樣的力量,一旦登陸東瀛,就能輕易把東瀛征服。

  這是先進文明對原始文明的征服,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在幫助東瀛極早過渡到文明社會。

  孔融、麋竺、張勛、韓遂等必然會在東瀛開枝散葉,經過幾代人的發展,他們的子孫后代將會遍布東瀛。

  張昀讓孔融代替張昀行使大漢東瀛天王職權,溝通協調四個國家行動。之所以讓孔融代行職權,目的自然是想利用孔融的學問,來教化東瀛人,用儒教禁錮東瀛人的思想,束縛東瀛人的行為。

  張昀在東瀛待了兩個月時間,整天游歷賞景。樓船是他的代步工具,想到哪去,就乘船到哪去。

  在現代,東瀛是全世界最發達國家之一,張昀到過兩次,東瀛科技領先世界有幾十年,張昀要想創辦能擊敗三菱這樣的世界級跨國公司,不了解該國科技發展情況,是不可能的。

  張昀在游歷東瀛時,感慨萬千,好盼望未來能屹立于世界科技之顛的國度是大漢,而不是東瀛啊!

  秦漢時代,大漢科技在世界上已處于領先地位,可是不久漢人都會差一點被滅絕,一百年后,五胡亂華災難能不能避免?未來大漢的發展歷程能不能不被中斷?

  穿越到東漢末來的張昀,感到肩上的擔子好沉重。歷史使命感催促他,一定要把大漢的科技搞上去,讓工業革命曙光首先照耀大漢。大漢一旦開啟了工業革命,游牧民族便不再能對大漢產生威脅,大漢的文明進程就有可能不再被打斷。

  首先必須制造出蒸汽動力戰船!靠風帆和人力出次海,時間太長,太辛苦!

  張昀在東瀛時,想了很多很多。

  因為天氣轉冷,馬上又要過年了,張昀不得不率領戰船隊返航回廣陵。

  樓船在大海上航行,張昀在房內和妻妾們說話。

  呂芳、大婉、小婉擠坐一邊,張昀坐另一邊。

  現在大婉小婉已經能聽懂張昀說話了,但她們說漢話卻不利索。

  呂芳說:“夫君,我們回去后,明年就到天竺去吧!我好想看看爸爸到底怎么樣了。”

  張昀搖頭說:“天竺并不是說去就能去的,在海況不熟悉的情況下,很容易出事。我們必須先讓水師過去把海路探索清楚了,把航海圖畫好,而且還得想好補給辦法。我也很想念呂布將軍。”

  呂芳笑說:“我們回去后,就把江東孫權消滅了吧?”

  張昀點頭說:“東瀛來前,我已有安排,陳登已經在做準備。我想把吳郡奪占,再兵臨會稽,想辦法把孫權趕到江夏方向去,讓他和劉表曹操爭奪荊州,到時我們再趕到荊州方向去,把他們全都消滅了。先易后難,先外圍再核心。荊州將是總決戰之地,我想一戰定乾坤。”

  呂芳笑說:“消滅了諸候后,您怎么辦?把天下全都交給獻帝?”

  張昀閉上眼睛,小聲說:“此議太重大,我以為你不必過問,作為妻不能干預夫君重大決策,任何時候你都必須牢記。”

  張昀說話聲雖輕柔,呂芳聽后卻嚇得不輕,趕緊點頭說:“知道了,妾不問就是了。”

  張昀并不想被關在皇宮,他喜歡現在這樣的生活方式,想出行,就出行,一旦當了皇帝,他就會被皇宮鎖住,哪里都去不了,更不能率領了軍隊征戰全地球。

  張昀又不得不思考平定天下后他該怎么辦的問題。

  假如不當皇帝,就得把地盤和軍隊全都交給獻帝,到時自己以及妻妾兒女們的生命就全都掌控在獻帝手中。

  歷史上功高震主的大臣沒有一個能夠活著,也就是說,天下一旦平定,獻帝真正掌權后,張昀是獻帝必然會想辦法除去的對象。殺張昀的理由,獻帝可以列出無數條。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張昀之所以不急著收拾曹操,不想這么快就消滅了孫權,屢次給劉備生路,原因也就在于張昀還沒有思考好戰后的安排。

  處于亂世,張昀可以為所欲為,天下安定,張昀就不得不受限于體制,受制于皇帝,甚至連命和妻妾兒女都保不住。

  戰后怎么辦的問題太重大,張昀不能與任何人商量,只能自己做決定。有一點是肯定的,張昀為了實現宏愿,為了保住所有的成果,到手的權力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放棄。張昀不喜歡處于被動狀態,假如沒有好的解決辦法,張昀就只能讓獻帝忍受委曲。

  呂芳出生在九原,從小與匈奴人為伴,她才沒有張昀的顧忌,張昀假如換成呂芳,呂芳絕對會把獻帝殺了,自已當皇帝。

  呂芳看著張昀,心潮澎湃,她好盼望張昀能夠當皇帝啊!在呂芳的心中,張昀是天神一樣的存在,在她看來,張昀不當皇帝,天理不公。獻帝算什么?憑什么要讓張昀把打下的江山交給獻帝?呂芳作為張昀的側妻,思考問題,絕對站在張昀的立場上。她才不會管獻帝怎么樣,部將們怎么想呢!

  大婉小婉這兩位多才多藝美女,可不敢胡思亂想,討張昀的喜歡是她們的最高目標。張昀一旦不喜歡,她們就將失去所有。

  張昀這次帶她們出來,讓她們感受到了特別的寵幸。

  白天張昀與她們保持著距離,仿佛陌生人,連話都很少說。其實張昀很喜歡她們,她們是西域美女,胡旋舞風情獨特,魅力無窮。尤其是晚上侍寢,大婉小婉特別用心,張昀很是享受。

  張昀想了一會后,打定了主意,便不再多想。

  張昀決定按既定方針辦事,一邊搞科研,大力發展大漢科技,一邊繼續想辦法消滅各路諸候,努力爭取統一大漢,同時推進遠征全球計劃。

  張昀睜開眼睛對呂芳說:“去通知陳應,我想和陳應將軍說說話。”

  呂芳趕緊站起來大聲說諾。

  張昀和陳應在張昀辦公室說話。

  張昀對陳應說:“水師此次遠航,技術得到了檢驗,你訓練水師立下了大功。”

  陳應笑說:“應該的。”

  張昀說:“我們要加快研制蒸汽動力戰船,花再多的錢,都必須把這種船造出來。”

  陳應點頭說:“明白。過去您從袁術處搞來的一萬斤黃金,我們只花去了一部分,資金非常充足,只要技術難關攻克了,蒸汽動力戰船就一定能夠多制造出來。”

  張昀說:“回去后,先用這種戰船沿大漢海岸線往南航行,摸索海況和海路。那一側的海況和海路非常復雜,要把明島暗礁全都畫圖上。”

  陳應點頭說諾。

  張昀笑說:“你是我水師主將,水師拜托你一定要建設好。”

  陳應笑說:“讓我負責水師工作,是主公對我的信任,我一定不辱使命,助主公實現攻占全球宏愿。”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