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慈善基金會1

  普渡寺內。

  只見普惠大師,穿著一身大紅祖衣袈裟,手中纏繞佛珠。

  在一眾普度寺僧人的簇擁下,緩緩走至法壇。

  嘹亮的聲音道,“南!無!阿!彌!陀!佛!”

  “眾位施主有禮了!”

  “大師有禮!”眾人回應。

  普惠大師,接著道,“貧僧普惠,受佛祖感召,于今時今日,在此地為大家宣講佛法,講解經文。”

  “阿彌陀佛!”

  普惠大師的聲音渾如洪鐘,遠遠傳開。

  此聲一出,宋青苑便明白。

  果然人不可貌相,這位老和尚是會功夫的。

  也好在他會功夫,不然……

  古代沒有擴音器之類的東西。

  普惠大師又要怎樣才能,在這嘈雜的環境中,把自己說講的經文,傳至每一位信徒的耳中。

  果然有道行!

  大師就是大師!

  這么想著,普惠大師的聲音,又清晰的傳了過來。

  “老衲今日主要講的,便是這三世因果經……”

  “爾時,阿難陀尊者,在靈山會上,一手二百五十人俱。”

  “阿難頂禮合掌,繞佛三匝,胡跪合掌。”

  “請問本師釋迦牟尼佛:南閻浮提,一切眾生,末法時至,多生不善,不敬三寶,不重父母,無有三綱,五倫雜亂。”

  “貧窮下賤,六根不足。”

  “終日殺生害命,富貴貧窮,亦不平等。”

  “是何果報”

  “望世尊慈悲,愿為弟子一一解說!”

  “佛告阿難,與諸大弟子言,善哉!善哉!”

  “汝等諦聽,吾當為汝等分明說之。”

  “一切世間,男女老少,貧賤富貴,受苦無窮,享福不盡,皆是前生因果之報。”

  “以何所作故”

  “先須孝敬父母,敬信三寶,次要戒殺放生,念佛布施,能種后世福田。”

  普惠大師不緊不慢的,把經中的內容娓娓道來。

  直到一段告于段落,才雙手合十,輕輕念著,“阿彌陀佛!”

  “我佛慈悲,不愿忍世間之人,沉于因果輪回,孽障叢生。”

  “特意命貧僧今日,開壇坐講。”

  “佛法是講因果的。”

  “法不孤起,仗境方生。”

  “也就是說,世間任何事物,不會獨立存在、發生,它是有前因的,也會產生后果。”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今生不報,來世會報,來世不報,某一世必報。”

  “這種報應,即使神通廣大的佛菩薩,都無法改變或替代,必須你自己去面對、承受。”

  “人,來到這世界上,一言一行,乃至一念一想,都會產生業力,得到果報。”

  “你得到了什么,你索取了什么,從因果上講,將來你必須同等地償還,這是苦報。”

  “相反,你付出了什么,你奉獻了什么,將來也必然有同等的回報,這是福報。”

  “業障橫生,來世受苦。”

  “功德加身,延綿后世。”

  普惠大師說到此處,話音一頓。

  指向一名身寬體胖,穿著華麗,富態之相的男人。

  開口道,“這位施主,你來說一說,你為后世子孫留下何物?”

  男人四五十歲的年紀,手上戴著大玉扳指,非富即貴之相。

  聽到普惠大師的問話后,神色一怔。

  很快反應過來,連忙起身,同樣回以佛禮。

  而后開口道,“信徒乃京城人氏,家中經營布料生意,小有薄產。”

  “日后能為家中子嗣,留下銀錢數十萬貫,鋪面十八間。”

  “其中三間在京城,其他十五間,分別在南北方各個府城。”

  男人雖無炫耀之意,可言談舉止間,不無驕傲之色。

  只因他是白手起家,經過數十載的摸爬滾打,才攢下這諾大的家業。

  普惠大師聽罷,默默點頭。

  “待老衲問你,若是后輩子孫不孝,皆出頑劣之輩,混于賭坊等污濁之地,敗壞家產。”

  “那你所留下的家業,幾世耗完?”

  男人想了想,據實回道,“信徒后世子孫哪怕世代平庸,只要穩守,信徒所留家業,便可一生無憂。”

  “如此,就是過去十世,二十世,亦可做富貴閑人。”

  “若如大師所言,是那紈绔,貪杯好色,混跡于賭坊,大手大腳敗壞家產之人,那……”

  男人聲音一頓,揚聲道,“不肖幾世,只此一世,家道必然敗落。”

  “阿彌陀佛!”

  普惠大師聽罷點頭。

  “正如施主所言,若出不孝子孫,不需一世便會敗落。”

  “世間萬物,所行之事,皆有因果。”

  “前世的因,后世的果,存留萬貫家財,亦不能長久。”

  “積下的福德雖看不見,摸不著,卻可延續后世子孫。”

  “施主若從即日起,開始積德行善。”

  “不但來世富貴可期,亦可庇護今世子孫后代。”

  普惠大師說完,示意此人坐下。

  而后揚聲道,“日前佛祖入夢,言大齊國運匯聚,福澤天下。”

  “當行善事催之,以助國運,以揚國威。”

  “特頒下佛旨,當建……”

  “慈!善!基!金!會!”

  “慈善基金會?”

  “慈善基金會?”

  眾人竊竊私語,不明所以。

  普惠大師當即解釋道,“慈善基金會是以做善事為己任的組織。”

  “匯集天下愿意行善之人,一起幫扶百姓,賑濟災民。”

  “布善施粥,樂善好施,匡扶大義。”

  “積功德,修己身,延綿后世。”

  “老衲不才,愿擔任慈善基金會會長。”

  “尊佛祖之令,把佛愛世人,當行善事的佛家思想,傳至整個大齊。”

  “阿!彌!陀!佛!”

  普惠大師走下法壇,一雙看破紅塵的眼,掃視眾人。

  雙手合十,輕輕一推,身后燃起的檀香之氣,便傳至后面的角落。

  眾人聞過,皆覺心神舒爽,靜氣寧和。

  “感謝佛祖,此舉大善!”

  太后豁然起身。

  一句話,便以天下最尊貴的身份,為這慈善基金會,定下格調。

  “大齊子民,當行善事,修功德佛法。”

  太后聲音舒緩,并不洪亮。

  可是當她站在那里,便有不怒自威的尊貴感,讓人無法忽視。

  甚至,在那雙眸子掃過時,忍不住低下頭顱,心悅誠服。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