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64章 心向大漢

  到次日時,使節團已經繞過了羅布泊的東岸,開始向其西北部行進——伊循城便在那個位置。

  “我記得去年臘祭去懸泉置時,聽徐嗇夫說起過一事,就是關于康居使者的。”

  在中途停下來飲馬喝水時,任弘說起自己知道的一件事。

  “去年仲冬時,有一伙康居使者入玉門關,帶來了罕見的白駱駝,聲稱要朝貢大漢。”

  “玉門關檢查的確是白駱駝,可到了敦煌郡府交給官吏時,因為下了場雨,珍貴的白駱駝,竟變成了普通的黃駱駝……”

  “康居人一口咬定是被沿途置所給換了,敦煌郡府下令徹查,一站一站查閱記錄,又讓令史仔細盤問康居人。這才弄明白,原來是那些康居人將駱駝毛用白堊土和水染白,想要蒙混過關,多騙些回贈,被發現后,敦煌郡將他們驅逐出玉門關,再也不予接納。”

  “如今聽漁村的樓蘭人所言,再算算時間,在居廬倉掘了漢軍將士墳冢盜取五銖錢的,應就是這批康居使者!”

  親自去康居國附近轉悠過的傅介子卻冷笑:

  “若真是康居王所遣使者,何必用這種下作手段,多半是粟特商賈假扮的!”

  康居也是中亞大國,在大宛西北,烏孫之西,幅員廣闊,占據了后世哈薩克斯坦河中地區,人口數十萬,控弦十余萬,與大月氏同俗,常臣屬羈事于匈奴。

  那些所謂的“康居使者”,“康居商賈”,其實都不是真正的康居人,而來自被康居統治的屬邦“粟特”。

  這個城邦位于后世的撒馬爾罕,粟特人很能跑,從漢朝到唐朝,一直是串聯絲綢之路的胡商主力,絲路各城邦都有他們的商站。為了利益,能不遠萬里,直奔中國而來。

  不過粟特人中魚龍混雜,有老老實實跟漢朝官府做生意的,也有像那群被驅逐出境的粟特人一樣,冒充使者在驛站置所騙吃騙喝,想賺一波大的……

  沒辦法,誰讓漢武帝時好大喜功,為了顯示漢朝富強,在巡視關東時向天下炫耀自己“通九譯而至萬國”。對來到漢朝的西域胡人,不管使者還是商賈,都散財帛以賞賜,甚至修筑酒池肉林,讓外國客使參觀漢朝的倉庫府藏之豐饒。

  就差跟隋煬帝一樣,給沿路的樹穿上絲綢衣裳了。

  有的胡商使者,譬如烏孫人,當真為之震驚,覺得漢朝如此富強,得敬重著些。

  但見多識廣的康居粟特人,卻只留下了“漢人虛榮好騙”的印象,于是便開始有小商賈冒充使者入塞,賺得盆滿缽滿。回去以后一傳十十傳百,誰還肯好好做生意,都裝成使者來誆騙,不但入關免稅,還能白拿許多天朝賞賜回去。

  于是,玉門關最多的一年,竟一口氣接到了十一波“西域各國使者”,事后一查,只有一波是真,其他全tm是粟特人假扮的!

  后來漢朝也學聰明了,跟來叩關的使節說好,近者三年一貢,遠者五年一朝,時間不到你們別來,這才堵上了這窟窿。

  但仍有粟特人心存僥幸,乘著康居與漢朝斷了往來冒充使者入關,這才有了去年的“白駱駝”事件。

  “想必是那幫康居粟特人不甘心空手而歸,又心存報復,便大著膽子掘了我大漢將士的墳冢。”

  奚充國咬牙切齒,騎行在隊伍最前方,恨不得早點到伊循城,管他是使者還是商賈,定要讓其付出代價!

  他們已經徹底離開了布滿沼澤和蘆葦蕩的羅布泊畔,一個小漁村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大片草灘上放牧的牛羊,亦有驢馬駱駝。

  隨畜牧逐水草,這才是樓蘭國的經濟支柱。

  而離開草灘后,隨著碧綠色的孔雀河越來越近,也漸漸出現了開墾的旱地,和種植谷物的農民。

  任弘發現,和羅布泊旁披著野鴨羽御寒的樓蘭人不同,這一帶的樓蘭人穿得要好些,尤其是女子,頭戴尖頂氈帽、斜插禽鳥翎毛,腰上是如短裙般的羊毛腰衣,腳踩氈靴,手上還挎著草編小簍,在播撒春小麥的種子,只是十分粗放,想來收成不會高。

  這便是樓蘭國的三類人群,漁獵者在湖泊森林捕魚狩獵,農耕者集中在幾個小城里居住,在城邊的沖積平原上種植小麥,游牧者則在不適宜耕作的草地上畜養牛羊驢馬,相互進行交換,易其有無。

  而凌駕于他們之上的,則是“城主”。

  各城城主再向樓蘭王效忠,這樓蘭國顯然還處于封建制早期,國土雖然看上去很廣袤,但人口只有一萬多,相當于漢朝一個縣。

  伊循城便位于樓蘭國東北角,橫亙在西域南北道的交叉點上。

  眼看遠處孔雀河北岸臺地上,那座土黃色的小城塞越來越近,任弘卻不由擔心起來。

  早在昨日過草灘時,有騎馬的牧民遠遠看到使節團來,便一唿哨朝西方馳騁而去,興許是要給伊循城主報信。

  他現在只擔心,伊循城主會不會庇護那些粟特人,一旦發生沖突,會給這次樓蘭之行帶來什么影響?

  畢竟漢朝雖然強大,卻遠在千里之外,樓蘭雖是小國,但也勝兵兩千,真打起來,他們可占不到什么便宜。

  回頭看了一眼傅介子,老傅臉上卻毫無擔憂之色,甚至看穿了任弘的想法,對他笑道:

  “樓蘭王安歸在匈奴長大,偏向單于,常與漢為難。但伊循城主,曾送樓蘭王子去過大漢,在長安見過天漢的強盛,過去十余年間,他一直是大漢的朋友!還專門取了一個漢名……”

  正說著,前方有數十騎呼嘯而至,傅介子勒住馬,瞇著眼看著他們越來越近,這才露出了笑,帶眾人迎了上去,朝打頭的一位樓蘭貴族一拱手:

  “伊城主。”

  那伊循城主遠遠滾鞍下馬,對著傅介子就是一個標準的作揖禮,一張口便是一口流利的漢話:

  “傅公!伊向漢相迎來遲,請傅公責罰!”

  “向漢,心向大漢,這忠心真是表得足,不過我們這邊也有個歸漢……”任弘暗暗吐槽,瞥向身旁的趙歸漢同志。

  再打量與傅介子正話衷腸的伊循城主,卻見其三十出頭,滿頭微卷的栗色頭發,高鼻梁,短須髯,同樣有些卷。

  看得出來,聽說漢朝使節團抵達,伊向漢是精細打扮過的:頭上蓄了發髻,像模像樣地穿戴了衣冠,衣是紅綠相間的半袖綺衣,無袖的右臂上,還披著一條色彩鮮艷的織錦護臂,都是地道的中原貨。

  那織錦護臂上面還繡著八個漢隸。

  在傅介子向伊向漢介紹這次同行的主要吏士時,任弘才有機會靠得很近,與伊向漢見禮時,瞥見了護臂上究竟是何字。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

  好吧,啥也不說了,這位伊向漢,的確是大漢的好朋友,若非他不是王族,恐怕事成后都要被傅介子扶正做樓蘭王了吧。

  既然是打過交道的熟人,也不必拐彎抹角,寒暄完畢,傅介子板起臉來,直接道明了來意。

  “什么?那些康國商賈竟敢如此!我這就派人去將他們綁來,任傅公發落!”

  伊向漢的漢話雖然流利,但聽上去仍怪怪的,頗似后世疆普的跑偏,但還不等他表完決心,伊循城那邊,就有人來稟報說:

  “城內的康居粟特商賈聽說漢使到來,竟騎著駱駝,出城跑了!”

  傅介子朝遠方望去,果然能瞧見,那小小城塞北門外,確實有一道煙塵朝西北方奔去。

  沒時間考慮是伊向漢暗地放水,還是粟特人做賊心虛了,傅介子一聲令下:

  “奚充國,趙漢兒,孫十萬……還有任弘!”

  “汝等帶騎士二十人,追!”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