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279章 時間像彈簧,可以短也可以長

  就在葉寒坐著吱吱呀呀的馬車,抱著炭爐穿著貂,吃著火鍋發著燒,一邊生病一邊磁場修行一邊推演這世界設定的時候,這世界本身也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唱主角的自然是青蓮教起義了,風起云涌,如火如荼!

  上一輪還只有百城造反,萬眾響應。

  這一輪各路起事者以百城為根基,開始了四方八方的擴張。

  有的數城連起手來,整合兵力、軍械、人馬,涌向了那些人口眾多城廣墻高,第一波起事沒敢去惹的天下名城,比如蘇星眸所在的晉陵。至于高一本的河陽青蓮軍,就屬于被整合的對象了。

  頗有那么幾座外強中干的,頃刻便被攻下,震驚天下!

  也有的起事者并不聚集抱團,就在左近來回來去的摩擦。

  今日破一城,明日再破一城,燒殺搶掠,募集軍資,裹挾流民,如滾雪球般越滾越大,時不時又殺個回馬槍,把倉促集結的官方勢力碾壓一番,再揚長而去。

  雖然反復攻占的都是小城,但說出去同樣倍有面子。

  根據測算,游戲中一輪大致是三個月,剛好是季度輪換。

  上一輪起義時大約是二三月份,凜冬剛過,春暖花開時節。

  青蓮教顯然是有考量的。

  就跟出門打工一樣,冬天太冷氣候惡劣,還得過年,不便打工,至春暖花開,萬物復蘇,大自然又到了交……嗯,總之,從春天開干,就可以干上一整年。

  而且起事的地方被耽誤了春播,百姓為了填飽肚子,除了跟著造反別無他途。

  當造反蔓延到別處,正好又是青黃不接時節,搶了地里的收成充作軍糧,裹挾了吃不飽肚子的貧民再去搶別處,正如抱薪放火,薪火燎原,一發不可收拾!

  而這一輪,便到了五六月份,民間所謂青黃不接的日子。

  三個月里,對青蓮教唯一不大好的消息,便是某神秘高手接連刺殺了數位教中高層,包括朱雀旗帥都身受重傷暫時無法理事。

  所謂神秘高手,自然就是甘大地了。

  其實時光飛逝之前葉寒惡名只一萬五千多,那才是救出甘大地的代價。后面的三千多都是甘大地新刷的……

  足足三個月,大黃朝當然不是一點反應沒有。

  有區區少數州縣,因了縣令、豪族,當然還有玩家挺身而出的關系,扛住了起義的第一波攻勢。

  但也只是少數,在大勢面前幾乎毫無意義。

  大壩決堤,洪水奔騰而下,浩浩蕩蕩,僅僅幾塊頑固的石頭沒被沖走又有什么用呢?能攔住幾個人?救下幾條命?

  主要還是玩家看的分明,這一波大概率是要做炮灰的,現在就沖上去站隊,殊為不智。大多都在上下籌謀,怎么趁勢圈地,搞一塊自己的基本盤。

  天災人禍,治政腐敗,矛盾尖銳的州縣在起義軍面前毫無抵抗之力,宛如多米諾骨牌般連環跪倒。

  一時間大黃朝九州八十八郡,有過半數燃起了烽火,軍情告急的文書四面八方匯聚,甚至一時間難以分辨那些是真哪些是起哄……

  足足花了一個月,朝堂才終于將消息匯總梳理的差不多,開始做出正常就該有的應對——登壇拜將,集結大軍。

  說起來簡單,就八個字,要做起來……所謂登壇拜將,無非就是發聘書,封個官嗎。

  但僅這步就又花了一個月!

  兵部有兵部的推薦對象,丞相大臣也各有考量,后宮戚黨、太監勢力、勛貴集團……全都跟著上躥下跳,希望和己方關系好的將軍能上位領兵。

  皇帝還沒發話,整個朝堂便吵吵嚷嚷菜市場一樣。

  等皇帝發了話,兵部說皇帝業務不行,大臣說陛下慮事不周,后宮瘋狂的吹枕頭風,太監時不時給不中意的對象傳小話上眼藥……

  于是結果還沒出,兩位名臣宿將就先倒下了,被拎著小辮送進了天牢;還有數位大將也牽連其中,自保尚且不暇,也沒那心氣去統帥大軍了。

  激動者籌劃著對敵方政治勢力展開對等報復,冷靜者說現在不是內訌的時候,然而也阻止不了激動者的行為。

  因為時局艱難的時候,人的正常思維就是,做點什么總比什么都不做要好,再壞又能壞到哪里去呢?建國上臺,熒國脫歐,米國的倒行逆施,不都是如此嗎?

  游戲里也不例外。

  這邊認為那邊對自己出手,于是憤而出手報復;那邊認為自己做的天衣無縫,根本不可能被發現,所謂“報復”完全是無理取鬧,便理直氣壯的反報復。

  皇帝偏偏又是個疏于理事的,根本彈壓不下甚至懶得搭理朝堂的爭端。

  于是糾糾纏纏一個月,都公然上演全武行了,事情才勉強定了下來。

  決定組建前后左右四軍,分別應對青蓮軍的東南西北四旗。

  每軍一位主帥兩位偏將軍,其中正兒八經軍人出身的只有一位,還是偏將軍。

  主帥后黨一位,監黨一位,紈绔勛貴一位,最后一位則是此前完全沒有指揮大規模戰役,不,甚至小規模斗毆的經驗都沒有的兵部侍郎空降……

  就這么著,第三個月便過去了。

  然后籌備軍餉,戶部說朝廷入不敷出,青蓮起義又耽誤了農時,嚴重影響了今年的稅收,拿不出來,還上奏朝廷申請寬減今年的稅賦;

  籌備軍械,工部說匠人領不到工資,吃不飽肚子,哪里來的力氣打造裝備?而且設備也日久失修,需要修換,請朝廷先補足了欠銀,等他們喂飽了匠戶、更新了設備再說。

  這兩樣還算好呢,說沒錢沒糧,欠錢也能湊合,搶糧也能吃飽;說沒有兵器,木刀木槍也能傷人,沒有鎧甲,紙盔紙甲除了怕水,也不是一點用沒有,就看軍官要不要臉了。

  最麻煩的是……沒有人!

  邊軍要應付蠻族入侵,兵多將多,實力還行,可惜遠在邊陲,沒有幾個月甚至半年根本調不回來。

  至于各地州郡的駐軍包括守衛京畿的御林軍,都爛到骨子里了。

  下層士兵腦袋活的搞副業,腦袋不活的回家種地;

  中層軍官腦袋活的用屬下走私經商,腦袋不活的干脆遣散下屬吃空晌喝兵血;

  至于上層軍官……他們什么都不用做,因為不管吃空晌喝兵血,還是走私經商,有一份就得算他們一份,什么不干就已缽滿盆滿了!

  如果不是軍隊潰爛至此,又怎會在青蓮軍面前屢戰屢敗一敗涂地潰不成軍?

  就這樣的德性,指望短時間內快速集結,組建起一支,不,四支可用于彈壓青蓮軍的正規部隊?又怎么可能?

  別說三個月了,六個月甚至一年都未必夠,說不定還沒有調邊軍進京更快呢。

  當然了,客觀困難是存在的,但被強調到這種程度,顯然一切都是應付,是拖延,是朝堂大臣對外戚太監勢力強行插手朝政,私相授受官位的公然抗議。

  對這種競相比爛的狀況,空自掌握了大票情報,卻沒有系統權柄的玩家們也是一籌莫展。

  今天支持的人可能明天就倒臺了,今天明明是冷灶,冷的都快結冰了,忽然又咸魚翻身青云直上……

  劇情人物命運跌宕起伏,情節各種戲劇性翻轉,把打算在游戲初期擇人依附的一干玩家翻的欲仙欲死。

  以至于某些暴躁的玩家,干脆影響NPC,攛掇他們攛掇朝廷讓邊軍進京。

  邊軍進京會怎樣?

  董卓就是最好的例子。安祿山那雖然是造反,本質也差不多。

  明顯就是破罐破摔了,打算借用外力加速推倒一切重來。

  當然了,執著于朝堂上位的玩家終究是少數。

  大多數隊伍就是派出其中最擅長察言觀色、搬弄口舌的進京,看看能不能順勢借力,搏點大義的名分,主要力量還是投放在江湖之間,專注于提升自身實力。

  畢竟董卓只是張揚了一時,如劉備、曹操、孫權……才是王道,而這幾位,沒一個是靠朝堂崛起的。

  打鐵還需自身硬,朝堂力量可以借助,不能倚仗。

  不過朝堂上的一切和小伙伴們就沒什么關系了……

  高一本是肯定想去攪合一番的,但無奈他那邊只有四個人,除了必須居中坐鎮的他自己,沒有一個是擅長跟人打交道的,要么遲鈍的要死,要么規矩的要死,要么神叨的要死……

  所以別說在朝堂發力了,連青蓮軍高層那邊都無力刷好感。只能見步行步。

  至于蘇星眸一邊,倒是有林畫擅長干這,她也確實有出謀劃策,幫蘇星眸在晉陵城混的風生水起,但是……晉陵已經四面被圍,信鴿都會被射死,人想離開根本不可能,不要說游說于朝堂了。

  若說這三個月還有什么大的變化,就是玩家普遍激活任務鏈甚至做完了任務,漸漸掌握軍師技武將技了。

  拿小伙伴們來說,蘇星眸和高一本就屬于已經掌握的,其他人雖未掌握,任務鏈已經激活,就在這一輪了。

  高一本的軍師技叫做“全軍乞討”,嗯,差不多意思,就是部隊變流民,行軍速度大大加快,消耗大大減少,不過士氣也會大幅降低……

  至于蘇星眸,她照林畫的策劃在江南醫館露了幾面,擺出一副救死扶傷吊死問疾的樣子,于是明明一個魔教妖女,晉陵城聲望幾天就到了頂,江湖美譽榜上遙遙領先,和葉寒剛好相反。

  至于她的軍師技,叫做“慈航普渡”,pose普照之下,回士氣,回狀態,驅散負面,傷勢加快愈合……而且全無負面作用,效果類似英雄無敵里的祈禱。

  人比人啊!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