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519章 人道金橋,波旬魔花

  玄奘是誰?

  俗家姓陳名祎。

  唐代高僧,又稱唐僧、御弟哥哥、江流兒、金蟬子、唐三藏以及旃檀功德佛……

  年輕時歷九九八十一難,西行留學天竺,著《會宗論》,批師子光,于那爛陀寺主講,于曲女城擺無遮,于西天求取真經。

  而后返回長安,往返十七年,旅程五萬里,帶回佛經六百五十七部。

  一生共翻譯大小乘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為漢傳佛教四大翻譯家之一;又將《老子》、《大乘起信論》等譯為梵文傳入天竺;還曾撰寫《大唐西域記》十二卷,收弟子幾千人,乃唯識宗創始人……

  當然了,以上諸般履歷并非一個人的。

  在末法界,他是老老實實往返十七年,旅程五萬里的高僧大德,翻譯家,旅行家;

  在多元靈界,他才是如來的二弟子,金蟬子轉世,夙世的高修大德;

  在更少些的世界中,他會遇到一個叫做悟空的頑皮石猴,并著另外兩弟子胯下白龍馬掌中九環錫,歷九九八十一難,路遇各種妖魔鬼怪……最終憑著西天取經的功績,獲封旃檀功德佛。

  那眼前這位,究竟是哪個呢?

  是的,雖然晉入上三境已不知多久,甚至被封了佛,但金蟬長老、唐僧、玄奘,這幾位仍然未能合一,還分別獨立存在著。

  首先,佛和圣級的準圣并無關聯。

  佛門有佛無數,但圣佛少,更多的佛只有九境甚至八境。

  就仿佛菩薩最低有七境,最高卻也有準圣級的四大。

  體系不同,就仿佛部委京官、地方官員與國企序列的不同一樣,看似標準是統一的,可相同的等級,權限范圍、職責大小、威風程度與晉升的可能性,都全然不同。

  別說唐僧的旃檀功德佛只是封的,是一個稱號,就仿佛xx級待遇,和真正修為達到了佛還不是一回事。

  至于晉升三境需要合一,這其實并非硬性要求。

  就算不合,只是降低些成功幾率,如果功力深厚,天賦卓異,完全可以不合。

  甚至有些修行者會故意不合,或者晉升上三之后,故意再分幾個,將機緣保留到晉升圣級。

  到時候過去現在未來或東西中合一,于道門叫做斬三尸,于基教喚作三位一體,能大大增加晉升升級的概率。

  至于眼前這,則又是另一種情況。

  旃檀功德佛,其實是一個挺重要的佛位,乃三十五佛之一,能以誦名積累功德,消除過往罪業。

  但那是上一紀元的事了。

  佛門也是會改朝換代的,否則不會有過去七佛。

  在這一輪的改朝換代中,旃檀功德佛主動下界應劫。

  萬萬沒想到,一部分遇到了天生石猴,天風攪動地火,雖然最終成功歸位,卻不知何時沾染了心猿意馬,就算受了封號,歸了佛位,卻遲遲難以融合。

  想強融也不是不可以,但就會切斷佛門對某只心猿的壓制,令其恢復真如,說不得直接晉升圣階……到時就不好收拾了。

  這不算完。

  還有一部分,在那些天地元氣凋敝,陷入末法的世界,本應該不太受到夙命影響的,結果這部分在不可能的環境下,愣是以一己之力完成了西行取經,于天竺揚名,后又東傳佛法,普度眾生,功德無量!

  加上遭遇太過經典,事跡太過傳奇,被千古傳誦……竟然后來居上,逆風翻盤,在末法界獨立晉升了上三。

  于是,

  一個是過去的佛位,背景深厚,直通如來;

  一個是轉修的來世,因了某些特殊的機緣,歸位而猶存意識,不好相融;

  還有一個是末法的覺者,自身累積了大功德,不靠背景全憑自己完成了超越……

  最要命是,這三者分屬的勢力還不一樣。

  過去的佛位雖也是佛位,終究過去了,就仿佛過去的總統下了野,雖然享受的待遇極高,權柄嗎,也就那么回事吧。

  而轉修的來世,則是現今靈山的中流砥柱,為當代如來所看重。

  要融合……雖說融完了就是一個人,都是自己,但究竟以誰為主?

  關鍵在名分,你是屬于過去系的?還是現在系的?

  黑人共和D,你是站黑人還是站共和?猶太,你到底是頂猶太還是頂?

  哪怕只是稍稍偏向一點,都會對勢力的劃分、山頭的格局產生微妙的影響。

  末法界出身的玄奘,面對的狀況尤其突出。

  因為前兩位雖然有摩擦,畢竟時代已經變了,如果不是因緣際會成了某只石猴的封印,誰主誰次大家坐下來談談,頂多再PY交易交易,也就搞定了。

  唯獨玄奘,他的出身、所學佛法和修的道,導致他身不由己。

  因為他是漢傳,后來又求學那爛陀。

  雖然也屬靈山正宗……

  怎么說呢,那爛陀寺這靈山正宗,其實從一開始就不大正宗。

  因為佛祖在這地方只是說法了三個月,所謂的佛祖入滅處其實是給自己臉上貼金呢……只是那個時間段離佛祖入滅很近罷了。

  佛祖真正的入滅地叫做拘尸那羅,與佛祖出生地的藍毗尼、佛祖初開團的鹿野苑、佛祖正覺成道地菩提伽耶,共稱佛門四大圣地。

  其中拘尸那羅建有婆羅雙樹、大涅磐寺、大涅盤塔;藍毗尼有無憂樹、摩耶夫人池與阿育王寺;鹿野苑有佛祖鹿苑與五比丘寺;菩提伽耶則有大菩提樹、大菩提寺又稱大覺寺、金剛座……

  相比只有一處講經地的庵摩羅園……

  哪一個都比那爛陀正宗!比那爛陀腰桿硬!

  否則那爛陀該是佛祖道場了,又怎么會輪到龍樹主持大局?

  那爛陀能出圈完全靠兩樁,一是蹭,拼命的蹭佛祖大腿,蹭正宗的名聲,哪怕人家只是站了一站,二就是靠龍樹的光環了,什么“第一論師”“第二釋迦”“八宗共祖”……

  其實這些名聲主要集中在有漢傳以及密宗的世界里。

  相比佛門控制的全部多重世界,這樣的世界只是少數,甚至是少數中的少數。

  更尷尬的是,支持那爛陀與龍樹名聲的,最大最粗的分別叫做漢傳與密宗的兩條腿,還都是二次變異過的。

  漢傳結合了儒道,密宗結合了薩滿,都混血的比較嚴重。

  可能也是因為混的太雜兩邊不靠吧,龍樹尷尬的至今未能成圣……

  反倒是靠了一邊的四大菩薩,籍著漢傳成功封圣了。

  就連密宗,也給大日如來、毗那夜迦歡喜佛、魔波旬等一眾老牌準圣九階提供了諸多香火……

  所以玄奘會在那爛陀,一是因為出身緣法,二是龍樹真的不想放他走啊。

  放走了他,他就很可能歸位,讓旃檀功德佛集齊過去現在未來三種形態,或者東方中方西方三尊法身,立地成圣。

  屆時,又會像四大菩薩或者大日如來那幫人一樣,截取漢傳、密宗的福澤積累,搶奪他的機緣、因果……

  他真的被搶怕了!

  留著玄奘不僅能保證旃檀功德佛沒法來搶,說不定還有機會反搶……這必須要留啊。

  但如果玄奘真的聽到了動搖佛門根本的內容……

  雖然留下他很重要,也只能殺了。

  好在這樣操作,旃檀功德佛會同樣沒機會合體,只是自己失去了反搶的機會。

  玄奘的來歷,殺他的取舍,龍樹在腦中迅速過了一過,魔念生,殺心起!

  直到聽玄奘說他修的也是金橋之道,也就是涵虛道。

  “你也修的金橋道?”龍樹將信將疑。

  要知道,金橋之道乃魔界至尊為大舉進入正世界而創,能學到的十有八九是自己人。

  雖然他從來沒聽說過玄奘是自己人,可佛門魔修眾多,他也真的不確定這一定不是自己人。

  歸根結底還是……他在靈山這邊算不上正宗,在魔修一系中,同樣算不上重要的人物。

  不過在靈山他憤怒嫉妒,久久無法升圣,且日益被邊緣化。

  在魔修一系他就甘之如飴了。

  因為魔修不講積累,不講功德,更不需要抱大腿,只要你夠努力,夠拼命,夠狠夠兇沒下限,總能混出頭的!

  “貧僧至今仍是傳法東土的人道金橋啊!”

  這般說著,玄奘的法身中緩緩凝出了一朵人間富貴花。那花瓣一朵朵,金光閃閃,仿佛金子打造的一般,當真富麗堂皇,隱隱還有奇香襲人。

  然而龍樹完全不敢去聞。

  因為這朵心花,叫做金波旬。

  乃是佛魔波旬的信物,不是被它親自引誘墮落,徹底墜入魔道者,不可能得此信物。

  甚至在墮落者中,能有金波旬花的也鳳毛麟角。

  此刻回想,金蟬長老,如來的二徒弟,真靈轉世為東土高僧,雖然手不能提,肩不能挑,卻矢志西行取真經,一路攪動風云,大漲佛門之士氣,打壓道門之威風。

  算是佛教東傳最重要的一次路演了。

  在那期間,他氣運詭異,就仿佛人道暴風眼,不知道波及了天上地下多少神仙妖怪,讓它們被命運狠狠撞了一下腰。

  如果他修的是金橋道,倒是合情合理了。

  攪得天上地下不得安寧,佛門道門關系緊張,順便還坑得旃檀功德佛無法歸位,也完全符合魔修唯恐天下不亂的秉性……

  龍樹徹底信了。

  好了,沒事了,將注意力重新投回法螺和戰場。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