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536章 描摹宇宙,地核星球

  相比前兩個要求,這第三個要求就比較麻煩了。

  第一個要求揮揮手就能做到,第二個雖然繁瑣了一點,對圣人來說也不算個事,可這個……

  圣人構建的大域畢竟存在很久了。

  存在越久,就意味著過去越加厚重,想改變就越加艱難。

  就仿佛有大腦缺如的嬰兒,

  可以宛如奇跡般的正常生長,記憶、智商、行動力幾乎完全不受影響;

  但把成人的大腦掏空,必死無疑……

  葉寒的反世界算是嬰兒,做什么調校都相對容易;

  圣人大域就算成年人了,要做調整肯定很難。

  而他要求的,就是圣人對自己的大域進行修剪調整。

  不過,

  一聽就知道有道理。

  而且說是強迫癥也好,說是圣人的本能也好,

  當初構建四域,后來又擴增到六域,四圣本來也是按照對稱結構布局的。

  只是細枝末節處沒能做到完美對稱。

  所以到目前為止,人類世界在維度中的浮沉雖然很嚴重,傾斜還不算太過分,沒有進入死亡翻滾的進程。

  但想要逆轉這種局面,讓維度的浮沉停止甚至翻轉,那直線上的速度就會迅速轉變成徑向的角速度,就仿佛滑冰運動員準備旋轉,或者沉船開始打撈一樣。

  所以在逆轉之前一定要先進行調校,穩住重心,平衡受力。

  好在四位至圣也不同于葉寒,他們都是成熟的至圣,對大域的控制力比葉寒強大的多,把握的多。

  修剪自身這事雖然難,還沒到無法操作的地步……

  “行,那我們負責外圍區域,

  你負責類人域這邊就行。”

  四圣并不費力的就做出了決斷。

  于是葉寒在反世界這邊不斷地釋放能量、釋放物質,

  構建自己的世界。

  而四圣也開始在自己的大域,

  也包括由四域兩兩融合而成的冥土域、妖鬼域修修剪剪。

  倘若從宏觀的角度,從整棵宇宙樹之外,就可以看到宇宙樹的樹冠在慢慢的扭曲,慢慢的形變……

  籠罩宇宙樹的陰影開始漸漸地變淡,而宇宙樹下方新的根須正生出來。

  但若是從微觀的角度,每一個葉片的掉落,都預示著一個世界的隕落,每一顆枝干被修剪,都意味著時間流完全不同的傾向……

  雖然四圣已經竭盡所能的減少修剪的影響。

  同時派出座下幾乎所有弟子,幫助祂們自己大域,修剪區域內的生民做整體遷移。

  但依舊不知道多少生靈因此寂滅……

  雖然隕落的只是部分生靈的部分可能性。

  可對于那點可能性來說,就是全部的人生!

  就算僥幸活著的,人來到全新的地圖,整個家族被迫改天換地,不知道多少種族受到了影響,不知道多少文明因此被撞了腰……

  但沒辦法,該修的葉要修,該剪的枝要剪,否則天地萬物、蕓蕓眾生一個都跑不掉。

  包括暫時不需要被修剪的類人大域,也強烈感受到了這種變化。

  橫亙天空的宇宙樹每天每時每刻的變化就不說了。

  更強烈的變化是,

  纖維競技游戲暫停了!

  公告是系統更新版本,需要暫停幾個月或者幾年,時間不定。

  可誰都知道事情不是那么簡單。

  纖維/封神/天命游戲舉辦了不知幾百幾千年了,偶爾的某個位面某個世界因為某些原因暫時不能參加游戲是有的,但整體全停,還扯什么版本更新,從未有過!

  不僅如此,還有更多選手直接感覺到,世界正在發生變化!

  天空的星宿星辰正在挪動位置,不僅是東升西落的位置,而是各個方向的嬗動……

  還有地上的金木水火、天地風雷的性質……

  由此導致的天道的陰晴圓缺、地道的風水龍脈、人間的王朝氣運,都隨之在變。

  更深入點的說,整個宇宙法則都在變!

  然后普通人知道的也就這些了。

  下三境選手因為感知不到法則,只是隱隱覺得哪里不對勁,卻又說不出口;

  中三境選手能夠感知到變化,卻沒機會說,因為上三境被圣人準圣抓了壯丁,然后上三境很快又抓了他們當壯丁。

  負責押運人口、物資,監管大搬家過程中,上三境難以顧及之處。

  這是可以媲美修剪萬里長城,或者兩萬五千里長征般,史詩級的大工程。

  為了平衡多重宇宙的受力,為了穩住宇宙樹的姿態,為了……拯救世間的所有人。

  為此圣人不惜改天換地,強修法則,扭曲光陰。

  時間便這樣不知不覺過去……

  正世界的光,透過宇宙膜無窮無盡的孔洞,無窮無盡的投射到反世界。

  堆山積海的數據,也隨著遍布多重的卡西米爾探測器的到位,源源不斷的跟隨投影涌入。

  然后按照投影的形狀,根據數據所提供的密度、溫度、元素成分……葉寒開始構造自己的世界。

  當然不是完全的鏡面對稱。

  卡西米爾探測器能夠提供的數據終究有限,不可能每個原子每個分子都巨細無遺。

  就算可以,那樣的數據量黑洞計算機核心加神經分布網絡也處理不了。

  葉寒只需按照探測器提供的宏觀數據,做大差不差的對稱就行了。

  這不管是在數學上,還是在物理上,都不難實現。

  所以,雖然是鏡像對稱,只能描摹……更像是使用差不多量的顏料,在畫紙上呈現差不多的濃淡、疏密、光影的效果就可以了,至于具體畫些什么內容,還真可以隨意。

  葉寒便隨意了。

  將他爆發的奇點,能量與物質無窮無盡噴發處,畫成看不見的“太陽”。

  白洞太陽將萬事萬物驅離自己,在時空的畫布上形成高聳的凸起。

  然后凸起之上,又畫出了一圈一圈的環山公路。

  這是由于法則的不同,高速的物質與能量向心旋轉,在時空畫布上自然生成的褶皺。

  是正世界不可能存在,專屬于反世界的特效。

  而這些環山公路,剛好與正世界的水、金、地、火、木、土的行星軌道一一對應。

  只是在軌道上翻滾旋轉的,就不是一顆顆的星球,而是一個個裂隙的凹球了。

  向內是萬有斥力形成的空心,向外是無盡的物質與能量噴發導致的混亂時空。

  正世界圍繞每個星球所誕生出的無盡分叉無窮的可能,自然也同等被壓縮到這些凹洞當中。

  未來反世界的生命,就將在這層密積星球殼之下,被萬有斥力從內部抵在球殼上生活。

  球殼屏蔽了幾乎所有外部陰暗,所以自然有光。

  但就是沒有星空,沒有宇宙,沒有舉頭能望的無盡蒼穹了。

  從宏觀的角度,正世界光明中的凸星,和反世界黑暗中的凹星,就仿佛太極圖,黑暗對光明,黑暗中的光明,對光明中的黑暗……

  倘若球殼內的反世界文明不斷發展,生命不斷進步,它們也很難總結出萬有引力公式而只有萬有斥力公式。

  它們對于光、熱、溫度的理解將大大不同,平方反比定律估計也不容易發現。

  若是有幸將科學推進到某個極致,那么最終,極可能像大劉的《山》里面的地核人一樣,不得不由內向外劈開一條道路,鉆透地殼,才能進入混亂無序的反世界太空。

  不過對于這種完全不自然,仿佛拼搭積木的世界,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估計就要折磨死這世界科學家無數的腦細胞了!

  “哈哈哈,亮了!亮了!有光了!”

  “這地是結實的!這墻好像能阻隔心音……終于能睡個安穩覺了!”

  “這里簡直就是極樂世界嗎!”

  世界還在擴張,描摹并沒有完全抵定。

  但是網絡中的大小生靈,包括霍去病、王希孟、李賀、希帕蒂亞……等從正世界來的強者,已經迫不及待的進入這些凹星圈起地盤來。

  葉寒也沒把他們強拉出來。

  這世界的大體框架由自己創造,細枝末節,就交給這些人吧。

  于是……

  第一天,世界有了白洞,有了凹球,有了無盡的暗,有了封閉的光。

  晝為永晝,夜為永夜,永不交替。

  第二天,世界有了元素與能量。

  世界的元素再不松散凌亂,而是受斥力與引力的拉扯,凝成了相對穩固的結構。固、液、氣各有所相。

  第三天,凹星之外,混沌堆積,漸壘成山海,虛空能量之山與海。

  凹星之內,旱地起陸,液聚湖海,虛空成風,風浪由此生。

  然后草木發焉,花果結焉,大地生機盎然。

  第四天,魔靈們根據自己的樣子,以及魔種凝結血肉的形象,創造了動物。

  于是水中出現了魚,空中出現了鳥,大地上出現了各種各樣的野獸和昆蟲,在陸地上奔跑,在花草中起舞。

  第五天,陽光明媚,大地遼闊,世間姹紫嫣紅,獸跳蟲躍,魚游鳥鳴,十分熱鬧。

  最強大的一群來自正世界的修行者按照自己的樣子,創造出了人類。

  第六天,葉寒見天地萬物井然有序,生生不息,十分滿意。

  遂令第六天、第七天為禮拜日,法定雙休,以為創世賀!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