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八百五十九章 儲水量

  第二天上午午休臨近結束的時候,楊夢飛院士有些興奮的來到孟謙在未來小鎮安置的一個辦公室,專門在大會期間接待各路來客。

  這個楊夢飛,就是嫦娥五號的總設計師兼總指揮。

  “孟總居然真的說服了他們了。”楊夢飛的表情非常復雜。

  “抱歉沒有第一時間把這件事情告知楊院士,因為其實也就是大會前幾天剛敲定的。”

  “能有這樣的結果真的是太好了。”楊夢飛有些激動的握緊拳頭,“登月項目的落地比國內很多科研項目都要更艱難,因為幾乎看不到短期效益,甚至連長期效益都說不清楚。

  不過說實話,大風集團的商業載人計劃被通過還在我的預料之中,能拉著宇航局正式成立月球旅行計劃我是真的沒有想到。

  孟總到底是怎么說服他們的?”

  孟謙想起什么不由笑了笑,“最后一次開會的時候,有幾個領導問我月球旅行項目能帶來多少的GDP,我反問了一句,當年米國跟俄國為什么要搶著去月球,現場突然就變得很安靜。

  其實不僅僅是領導,你看今天上午的發布會結束后,網上也有不少網友在質疑我們為什么要去搞什么月球旅行,認為我們步子跨的太大遲早扯到蛋。

  站在你的角度,你搞登月計劃更多是你對月球的向往和好奇,而站在我的角度,我推動月球旅行計劃,是為了更多的附加意義,這些附加意義,會在不久的將來發揮出巨大的價值。”

  “你總是想的更多。”

  “我們以前就是想的太少了,總得有人多想一點。”孟謙把電腦轉過來,示意楊夢飛跟自己一起看下午的大會。

  第二天的上午,大家看到了很多不太熟悉的產品,到了大會第二天的下午,依然處在這樣一個情況之中。

  大家下午看到的第一個產品同樣非不熟悉,是含錸單晶空心葉片。

  孟謙之前陰差陽錯的提前發現了錸,本來是沒打算在這個方向上花精力了,畢竟當時的公司有太多需要集中精力去干的事情,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做就好。

  而后世承擔起錸提純工作的成都航宇超合金技術有限公司也果然再次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幫助華夏實現了錸提純。

  然而幾年后,成都航宇超合金技術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張正就找到孟謙告訴孟謙一件事情,當時的國內有提純錸并沒有孟謙想象中那么大的意義,因為全球約80的錸用于生產航空發動機,當時國內根本沒有這方面的能力,提純了錸在國內也不知道該給誰用。

  于是張正想到了一個辦法,就是拿材料換技術,畢竟錸這么珍貴,結果出去跟其他企業一談才知道,米國要求全球所有國家不能把航天發動機核心技術交給華夏,不管出于什么原因。

  而且米國又是最大的錸金屬消費國,一直都控制著全球銷售市場。

  所以用材料換科技這條路注定走不通,但單純拿錸去換點錢又覺得太虧了,如此珍貴的材料只能換點錢多少有點搞笑了。

  于是華夏開始加快航空發動機技術的研發,準備自己消化錸。

  就比如航宇選擇了研發含錸單晶空心葉片,同時,燕京航空材料研究院,華科院金屬研究所也加入到了這一研發隊伍,

  而在這一世,因為有了孟謙這個特殊的存在,畢竟張正一開始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搞定這個事情,哪怕母公司很有錢,這怎么說也是個極難攻克的技術難題,所以他們在2012年的時候想到了孟謙,來問孟謙有沒有想法一起研發含錸單晶空心葉片。

  碰巧2012年大風集團也正好準備在材料上發力,而且孟謙最喜歡接這種活了,自然一口答應,這就有了大風集團跟航宇的合作,也就有了2017年年初全球最早能量產的含錸單晶空心葉片,華夏的單晶葉片,一舉成為了全球第一。

  用含錸單晶空心葉片作為開場,大會第二天的下午首先就是圍繞材料在做文章。

  大風集團這些年一直高喊材料最重要,但到底做出了哪些成果,大家并不清楚,而在今天的現場,大風集團展示了大量的材料突破,而且內容非常細化。

  比如大風材料跟大風半導體一起研發的一個非易失性可尋址突出存儲器,通過將聚合物基氧化還原晶體管與導電橋存儲器集成,結果這一突觸存儲器的性能比現有計算技術高出一個數量級,能支持一兆赫的讀寫頻率。

  又比如大風材料和大風科創共同研發的一種由化合物半導體組成的新型光電二極管,具有靈敏度高,數據傳輸速度快等特點,可以在弱信號環境下和低溫環境下運行,并且能夠兼容絕大部分數據通信供應商的光電平臺,這在無人駕駛領域有很大的應用空間。

  諸如此類的種種材料一一展示,讓大家意識到大風集團在材料學方面確實下了狠功夫。

  而在材料之后,幾乎必然連帶的另外一個東西就是能源。

  大風材料是大風集團很低調的一家子公司,大風能源同樣是大風集團很低調的一家子公司。

  今天大風材料既然不低調了,大風能源也不會獨自暗淡。

  提到能源,大風能源的重心依然是在光伏上,不過今天大家看到了大風能源另一個基本跟光伏同級別重視的產業,氫能。

  大風能源氫能項目負責人在現場表示,“眾所周知,氫能是未來構建以清潔能源為主的多元能源供給體系的重要載體,氫能的開發利用已經成為了新一輪世界能源技術變革的重要方向。

  但是由于氫能在制備和儲備等方面存在比較大的局限性,導致氫能商業化發展緩慢,但即便緩慢,我們的氫能發展腳步已經開始了。

  今年航母的下水讓很多人看到了我國精鋼研發能力的快速提升,但是卻幾乎沒有人知道,我們國內幾個主要的煉鋼廠都已經引入了由我們大風集團提供的氫能系統。

  我們在高爐生產過程中用氫氣取代了傳統工藝中的煤和焦炭,讓氫氣在較低溫度下對球團礦進行直接還原,產生PRI,并從爐頂排除水蒸氣和多余氫氣,水蒸氣在冷凝和洗滌后可實現循環利用。”

  當然,以氫代煤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很難,必須完成去氫氣增幅技術,氫氣吹入技術,耐高溫耐腐蝕材料的研發等等,項目負責人在現場一一做了詳細的解答。

  之后,項目負責人推出了一個產品,“我們還有一個值得興奮的產品實驗帶來了可喜的結果,那就是我們已經委托比亞迪,成功打造了首臺氫電混合燃料電池汽車。

  這臺氫電混合燃料電池汽車的氫燃料由兩個容量4千克的碳纖維儲氫罐提供,加滿需要三分鐘,續航可以達到400公里,城市內開開問題不大。

  同時,氫電混合自然還配有一組鋰離子電池,而且氫電混合電池汽車可以通過智能系統來管理兩套能源的相互作用,從而實現零排放。”

  在大會現場,大風集團還公開宣布了公司的氫能發展計劃,要在5年內把國際氫能成本降到2米元以下。

  以光伏跟氫能作為核心展示點,大會第二天下午對于能源同樣展示了強大的研發能力。

  全世界都知道大風集團是一家近乎瘋狂的研發大廠,但到底研發了些什么,除了大家熟知的消費類產品到底還有什么,大家其實一點都不了解。

  以至于很多人都開始懷疑大風集團所謂的種種研發都是吹牛逼。

  而這場2017年的大風全球開發者大會,大風集團第一次沒有把重心放在消費類產品上,而是放在更多研發成果的展示上。

  似乎是在向這個世界說明,大風集團養著全球20萬的研發人員,除了常見的消費類電子產品外到底還干了什么。

  孟謙作為重生者有太多的先知可以提供一個明確的方向,就像當初讓比亞迪做純電,確定方向永遠是研發上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再配合上大風集團的資金跟人才,大風集團的成功自然不會少。

  但結合孟謙之前的演講,再去看這場發布會的內容很難不讓人浮想翩翩。

  孟謙示意這個世界需要接受新的全球化推薦格局,全球最依賴的科技大國正在脫離全球化,但很多國家確實能力不足,不得不去依賴別人,所以大家能依賴誰呢?大風集團么?靠得住么?

  單看大風集團的消費類電子產品,真的不知道靠得住靠不住,但通過大會秀一把研發能力,大家的感覺就不一樣了,而且這還只是展示出來的,沒有展示的還有多少,就需要大家自己主動過來咨詢了。

  如果這個世界真的需要一個新的科技水源,那這個科技水源得流的出水才行。

  大風集團,這會兒正在用行動讓大家看到自己的“儲水量”。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