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之孝雖然嘴笨不善言辭,但是在找人干活的過程中,說其緣由來,還是把賈環的話傳出去了。
還是那句話,這個時代何曾有東家給仆役養老!而且條件還這么優厚——管吃管住,一月還給半吊錢!很快這消息就像風雨一樣傳遍了榮國府,凡是聽到的仆役都感覺自己像是掉到了福窩里,盛贊賈環是佛祖再世,有些虔誠信佛的還打算把給賈環畫像,然后把畫像供在佛祖的旁邊。
然后這個消息又從榮國府傳了出去,而給仆役養老這等事情在此時又是何等稀奇!消息從榮國府傳出去之后,馬上又像風一樣傳播開來……
當然最先知道的還是榮國府的人,幾乎在林子孝離開沒多大一會兒,賈環將要建敬老院的消息就傳到了賈母、賈赦、王夫人、林黛玉、賈寶玉、三春、薛寶釵等人的耳朵里。
這個時候還要建敬老院,這榮國府都快運轉不下去了!
王夫人、王熙鳳、賈赦、賈寶玉等都以為賈環是在收買人心,而對于賈環這種做法,他們大都是撇撇嘴——賈環有銀子讓他折騰去就是,反正不是他們的銀子,也不是榮國府的銀子!
當然他們心里也在冒著邪勁:“這又是發月例,又是要建敬老院的,看一個月后你怎么對付那幫子要賬的!”
賈環一個月后將還銀子的消息,賈喜在驚詫之余早就傳了出去!
不過賈母、林黛玉、薛寶釵、三春卻沒被賈環迷惑,她們都有感覺賈環所做的絕非像表面這么簡單,只是賈環為什么這么做她們卻看不透,所以賈母聽到這個消息愕然了一下子,沉思了一陣子,還是想不明白,良久長長的嘆息了一聲……
至于京城里的高官顯貴,商家士林聽到這個消息,愕然之余,因為利益的不同有的說賈環嘩眾取寵;有的說賈環仁心可嘉;有的說賈環窮折騰……當然被榮國府欠賬的商家聽到這個消息好之后,內心稍安!
而在當晚,三春卻來到了賈環的小院,進入屋子之后,探春不等坐下就直接問道:“三弟,你建什么敬老院,哪家子這樣做過,現在哪來的銀子?這以后的多少銀子?”
這個問題解釋起來有些麻煩,而且打擊賴大還牽扯到他背后的勢力,格局的變化,而要追究下去就會牽扯到賈環的最終秘密——穿越!因此賈環不打算解釋,笑了笑,避重就輕的說道:“姐姐,這不是銀子的事,之所以這么做你以后就會知道了。”
“喲,還給我賣關子了!”
惜春瞅了賈環一眼,但并沒有生氣,隨即坐下說了會閑話,主要是府中的事情——閨閣中的少女也只有這篇天地。
而與此同時皇宮御書房內,戴權也正垂手彎腰,恭恭敬敬的將賈環要建養老院的事情向天泰帝一五一十的匯報著,既然改弦易撤,又明白了天泰帝的心思,帶全自然將四王八公一系全部暗中監控了起來,只不過出于對賈環提醒的感恩,在匯報時,戴權對賈環充滿了贊揚:“……陛下,沒想到他小小年紀,居然有此仁義之舉,現在京師議論紛紛……”
天泰帝初始聽到這件事時,花白濃密的眉毛一昂,但是以他的心胸城府,本能的感覺事情不簡單——限于認知,他覺得天下沒有平白送銀子的事情!他不由得微微皺了皺眉,深思了起來。
而戴權說到這里,不聽天泰帝的動靜,也急忙停下了話,可就在這時,他卻聽天泰帝自言自語道:“有意思……”
聽到這話,戴權心中一個激靈。
而相同的打個激靈的還有賴大,不過他激靈的原因是林之孝,賈環居然讓林之孝去做事,而不是他……不過他覺得這也在情理之中,他自己也覺得把賈環得罪的太狠了!
至于賈環建設敬老院的用意,他卻看不出來!
時間匆匆而過,不知不覺間時間過了一周,這期間林之孝親自監督著。由于有現成的房子,敬老院其實很好建,拉拉院子,改改門面,建建膳房而已,花不了幾個銀子。而建設雖然簡單,但見賈環真的真心在稿,榮國府的仆役,特別是下層三等仆的心卻逐漸火熱了、沸騰了,甚至有很多在空暇的時候主動去幫忙!
而在這一天賈環和以前一樣,乘坐著馬車和錢達一起去了青云書院,現在時間已經是初夏,課堂也已經搬到了善后的空閑地上,而賈環此舉頗和孔子仁義之心,所以眾生員對賈環此舉比較贊賞,因此進來很多生員都一改對賈環的疏離,親近起來。
一路上打招呼的不斷,當然衛若蘭、楚文淵等人不在此列。
賈環鋪好蒲團,剛剛坐下,文子博就拿著尚書,一身素袍走了過來。然后文子博輕輕咳嗽了一聲,像以前一樣直接開門見山的說道:“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管子曰士農工商,各首其時,此兩者和解?諸位有何看法?”
說著文子博笑盈盈的看了賈環一眼,其實和其他士子一樣,文子博對賈環此舉也是極為贊賞的,因此他也和其他生員一樣,不再因士子和勛貴之間的矛盾而故意疏離賈環,可以這么說在這個時刻賈環才走進士子們的心里。
而文子博的話其實是一個矛盾,孔子那就話的核心是‘仁’,而管子那就話則是階層,強調的是層級。這里的矛盾點在于,是讓天下人各首其層正確,還是確立主導地位,普施仁心正確;又或者各層對各自普施人心,說淺白一點就是你一個上人該不該對下人施舍仁心,施舍多大的仁心,多了會不會亂了階層。
這個問題挺大,牽扯到了國家治理的層面,實際上文子博拿這個問題開頭,是想作為講尚書引子,尚書是一本講解帝王治理國家的書。當然另一方面是士子、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賈環的舉動讓文子博看到了‘仁’與‘治’的影子,認為他人才可雕,所以才由此提問。
不過如果文子博要是知道賈環真實的目的是想用現在的、仁‘名抵消以后凌厲的手段產生的惡名,不知會作何感想……
而文子博充滿贊賞的眼光立刻引起了衛若蘭、楚文淵等人的嫉恨,而實際上對于賈環此舉,衛若蘭、楚文淵等要么不滿,要么認為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