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十四章世家大族

  “父親的出身,多半是名門望族。”

  李策之鄭重道。

  荊棘和李茹面面相覷,自打兩人生下來,父親就一直是莊稼人,怎么成了名門望族?

  “這塊玉牌,便是父親家族成員的信物,也是身份的佐證。”

  李策之繼續道:“在大離王朝,凡是五洲十三郡的望族子弟都會佩玉,以示身份,尤其是益州,明州此風氣最甚。”

  “大哥還知道這個?莫不是從書里瞧來的。”

  李荊棘環胸抱臂,有些不信。

  “此事是娘親告訴我的。”

  李策之搖了搖頭,開口道:“你們不信我,也該信娘親吧。”

  陳清淺可不是南山村的愚昧鄉人,自小便是官家小姐,因父親入罪受到牽連,才流落在此,她的見識,遠勝鄉民。

  “爹爹若真出身世家大族,為何從不提起?”

  李茹柳眉微蹙,很是不解。

  但凡有些沾親帶故的世家關系,李家何須當這么多年的耕農?

  “我也曾問過娘親。”

  李策之開口道:“娘親卻說爹爹有苦衷,才沒有提及這些。”

  李朝歌:“????”

  蹲在靈前,他一臉震驚。

  事實上,這塊玉佩是世家子弟身份象征的事情,李朝歌還是第一次知道。

  他是魂穿異界,沒有繼承前身任何記憶,一出現,便是在南山村外挨餓受凍,差點餓死。

  當年娶陳清淺,他身無長物,也只能拿這塊看起來還算值錢的玉佩做聘,卻沒想到,前身居然還能和世家大族搭上關系。

  “這婆娘,既然知道為何不和我說?”

  李朝歌心頭暗惱,他與陳清淺夫妻同路二十年,完全猜得到陳清淺的心思。

  陳清淺多半是想圖個太平安穩,才一直秘而不宣。

  畢竟,以李朝歌的性子,但凡有些許機會,不管冒多大風險也會把握住。

  身體的原主人淪落到這步田地,必然是在家族呆不下去了,甚至可能是被家族懲罰,逐出了家門。

  若李朝歌千里迢迢上門認親,出了紕漏,稍好的情況是族人羞辱趕出,要是被官府盤查路引,發現是沒有度牒的流民,得遭牢獄之災。

  “蠢婆娘。”

  李朝歌無奈的罵了聲,倒也沒有真生氣。

  陳清淺家道中落,苦了半生,想求安穩他倒也能理解。

  “娘親一輩子沒提過這件事情,爹去世后,她才將玉佩交給了我。”

  “她說此事不該瞞著我們,我們日后若走出南山村,有心攀附的話,這算是一條路子。”

  李策之將事情全部告訴了二弟和妹妹。

  “不過,就算上門認親也須慎重,若父親是在家族犯了族規被逐出來的,我們上門反倒是禍事。”

  他手掌攥緊這塊羊脂玉佩,盯著兩人,想聽聽他們的想法。

  “認個卵子親。”

  李荊棘嗤笑道:“既然父親從不提及,顯然是沒打算繼續當世家族人了,我們何必厚著臉皮打秋風。”

  “我也不贊成,憑我們的雙手足以掙飯吃,何必寄人籬下?”

  李茹不記仇,也站在了荊棘這邊。

  李策之聽了,沒說什么。

  事實上,他心里是偏向去認親的,就算有風險,可萬一成了呢?

  小茹和荊棘年紀太小,不知道世家望族在這個世界上有多大的能量,才會如此武斷的拒絕。

  大離王朝科舉三年一次,五洲十三郡,全國數百縣府,每年考生不知凡幾,才學出眾者更如過江之鯽。

  能金榜題名者卻寥寥無幾,學子們想要魚躍龍門,不單需要文思才學,更要相當不俗的背景。

  歷年舉子,若不是世家出身,那便是才智過人,早早被貴人相中招攬,有了靠山。

  真正憑驚世文章,治世策論一飛沖天的,寥寥無幾。

  “也不知,父親是否贊同認親之事。”

  他望著祠堂處的牌位,有些憂慮。

  “認親,必須得認呀!”

  這件事情,他是舉雙手贊成的!

  所謂的大族權勢倒是其次,最重要的是,如果成功,他就不用再為李家的人丁發愁了。

  當然,就算是攀附上去,李朝歌的牌位也不太可能供在主家祠堂,與列祖列宗同享香火。

  可這沒什么要緊的,只要給他時間,李朝歌有足夠的信心讓三個子女成才,逐步掌握世家大權,將他牌位迎入祖祠。

  ......

  ......

  這天晚上,李茹睡得香甜。

  李策之仍在為備考做準備,讀書到半夜。

  李荊棘同樣沒休息,將那本甲子習劍錄翻來覆去的瞧了好幾遍,卻始終參不透劍意如何修煉,反而看著昏昏沉沉的睡著了。

  哪怕是睡覺,他也是抱劍入眠。

  翌日,清晨。

  李荊棘剛起身,便在院里練起了劍招。

  “唰!唰!唰!”

  雖然姿勢歪歪斜斜,儼然是個門外漢,可勝在寶劍鋒利,虎虎生風,劍身不時傳出嗡鳴之聲,倒也有模有樣。

  半小時后,李荊棘便滿頭大汗,渾身酸痛。

  所謂的武功進展遠沒有他想象的快,劍招仍是不熟練,至于爹故事里說的真氣,更是半點沒發現。

  他休息片刻,又提劍繼續習練,這份執拗勁,倒是少見。

  “荊棘,先別練劍了。”

  陳清淺牽著李瑜走了過來吩咐道:“你爹交代讓你帶著瑜兒去一趟柴員外家,你先帶他去見見柴芳。”

  “好嘞。”

  聽見吩咐,李荊棘將青冥劍小心收好,回房間換了身干凈的衣裳。

  “諾,家里桃樹熟了,昨夜落了不少果,你去拜訪柴員外時,把這些桃子帶上,不值幾個錢,也算個心意。”

  陳清淺將果籃提出,這自行落果的桃子都長得極好,通紅圓潤,汁水飽滿。

  “行,我知道了。”

  他一手提著果籃,一手牽著小侄子出了門。

  柴員外是南山村世代地主,足有良田百畝,家宅自然也氣派,連著十幾間屋子,還有家仆和管家。

  李荊棘和李瑜站在兩個石獅子拱衛的慶紅大門前,敲了敲中門。

  很快,員外宅門被打開,探出腦袋的,是個約莫五十余歲的老人,須發皆白。

  這人他認識,正是柴員外家的宋管家。

  “宋管家,家中桃樹熟了,家母叮囑我摘了些桃果,特地來送給柴員外嘗嘗鮮。”

  他一改在旁人面前的慵懶隨意,用詞頗為客套,因為兩家人關系向來不錯。

  可宋管家卻搖了搖頭,直接了當的拒絕了。

  “李家二郎,你來得不是時候,員外近些日子不見客。”

  說罷,宋管家不由分說的關上門。

  被攔在門外的叔侄二人有幾分意外,他們也不是頭一回來柴家了,還從沒吃過閉門羹呢。

  柴員外,到底是怎么回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