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三十二章好言難勸該死的鬼

  “等你,如何能等得起?”

  李策之望著眼前這位已經偏執到有些魔障的老童生,暗嘆一口氣。

  那位姑娘選擇離開倒是好事。

  否則真和他虛耗下去,怕是大好年華都要苦守在寒窯之中了。

  “哼,我本以為她能明白我,可惜,終歸是嫌我暫時窮困潦倒。”

  這位老童生說窮困潦倒時,很自然的加了個暫時二字,似乎真覺得,他只差一個機會,就能輕松中秀才,考舉人,擺脫困境。

  “仔細想想,也不能怪她,畢竟這些年我一無所成,的確是會引來不少流言蜚語,讓她動搖決心的。”

  “我不怨她當初棄我而去,終歸是我那個時候沒能給他幸福,日后,等我平步青云,有能力給她榮華富貴后,便回去尋她,再和她私奔!”

  見王扈這樣說,李策之不由搖頭苦笑。

  算算年紀,那位姑娘多半也有四十余歲了吧,說不得早已兒孫滿堂了。

  縱然你真得了富貴,有了官位,回去尋她也是此情可待成追憶了。

  但這番話,他自然是沒有當面駁斥王童生的,因為他也知道,王童生眼下的狀態,已有些不正常了,徹底鉆入牛角尖了。

  他只一心認為,他所遭遇的所有的挫折和失敗,都是因為他未曾考上功名,若是有朝一日考上了,一切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這樣想想,這位老童生如此鍥而不舍,不惜舉債挨餓,也要每年都要來考取功名,也算是合理了,這是他認為翻身的唯一途徑。

  為了這個所謂的夢想,他已失去了太多。

  失去越多,便越放不下此事。

  而且,王童生就算是得償所愿,金榜題名,許多早已過去的事情仍無法彌補了。

  雙親病逝,戀人改嫁,親朋遠離,這些都是覆水難收,再難挽回。

  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游。

  人生的各個階段都有各個階段的滋味,王童生偏執到把自己當成了鴕鳥,不看外物,一心不瘋魔,不成活,放棄了年輕時許多滋味,再想尋回,又怎么可能。

  李策之越發覺得眼前之人有些可憐。

  “既然,你有如此決心和毅力,為何屢屢落榜?”

  按王童生的說法,他一心一意考功名,這么多年也應當有所收獲了吧。

  童生試考說難也難,說容易也容易。

  有些人腦子靈光,加上運氣不錯一舉壓中考題,頭年便能中秀才。

  也有些人資質魯鈍,考上五年,十年都沒能中榜。

  可是像王童生這般,一連二十幾年苦功都一無所得,便極為罕見了。

  尤其是,他如此在意此事,幾乎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年年都來參考,為此放棄了生活,比許多人的付出可多了太多。

  莫不是真連沒有做文章的命?花費二十年苦功都難有成就。

  “我.....運道不好。”

  提起這個事情,王童生忽然把頭低下,像是打了蔫青菜:“近些年的試考題目都出的過于刁鉆,我沒能壓中考題,才導致始終難有進展。”

  “不過今年只要能壓中考題,憑我的水平,不敢說被殿前點為狀元郎,至少中秀才,取舉人功名,混個官位是沒問題的。”

  這般說辭,李策之自然是不信的。

  運氣不好或許會埋沒兩三年,可屢屢落第,便不是這樣能解釋的。

  “不知王兄今年看了哪些文庫典籍?現在趁還有些時間,你我印證一番。”

  他有心想瞧瞧王童生的水平到底如何,便主動提議。

  “也好,我便與你印證一番。”

  王童生倒也答應的很爽利。

  于是,趁著空隙,李策之分別取了名學經意撲春三部經典古籍中的內容,校考王童生。

  他共出了十三題,角度并不算刁鉆,算是歷年學子常記的提綱,可王童生卻只答對了六題。

  “你出的這些鳥題都恰巧是我沒細看的地方,可不是我學問不夠。”

  王童生原本自信滿滿,可出現這結果,自己也是有些急了,懊惱的道。

  李策之沒有說話,默默將三本經典古籍重新收回行囊之中。

  對于王童生的真實水準,他已有了判斷。

  “王兄,真心奉勸你一句,日后還是將生活放在第一位吧,若能吃飽飯,再來考慮科舉一途。”

  李策之很認真的勸誡道。

  印證過后,李策之已明白,這位老童生之所以屢考不中,是全然沒把心思放在學問上。

  或許他對自己功名夢付出最多的時間,便是整日臆想著自己高中后的風光和富貴。

  可這些白日做夢的時間,是沒法讓他在學問文章上有所提升的。

  “這怎么成?若是要在土里刨食,每日累的要死,哪還有心思研讀經典文集?”

  王扈有些惱火,似乎認為李策之瞧不起他:“你今日贈我吃食,這恩情我記下了,待我高中,必然會報答。”

  “不過,今日與你話不投機,不愿再和你閑聊了!”

  說著,王童生便又是獨自一人呆在了角落處,默默等待著開科試考,好讓他得償夙愿,揚眉吐氣。

  李策之望見他全然當做了耳旁風,只能幽幽一嘆。

  好言難勸該死的鬼。

  這老童生如此執迷不悟,再如何可憐,只能說自作自受了。

  李策之想明白了,也不再規勸,回到趙瑞祥,徐達這兩位同伴身邊,等待開科。

  終于,過了半刻鐘,吏員將一切安排妥當了。

  “你們排好隊伍,依次入場。”

  岳山書院的一位老先生,高聲朗道。

  見可以入場了,眾人頓時排起長龍,將能證明自己身份的傳信取出,依次過檢。

  自有衙門吏員在書院門前把手檢查。

  他們所要檢查的,不光是前來試考的童生身份是否一致,還需查是否有夾帶紙條,私藏可以作弊的器物。

  “你,把衣服脫干凈!”

  一位中年吏員不耐的用刀鞘敲了敲地。

  頓時,最前頭那位童生,便將衣飾盡數脫下,整個人赤條條的接受盤查,待到確認沒有夾帶任何紙條,才可放行。

  “行了,過去吧,下一位。”

  ......

  這是試考的規矩,每個參加試考之人,都需要脫光衣服,赤條條的接受盤查。

  甚至會盤查肛門處是否塞了紙條,腳底板是否暗暗記了典籍經義。

  之所以盤查的如此嚴格,還是和歷年學子舞弊成風有關系。

  “你脫光瞧瞧。”

  吏員盤查到了一位約莫六十余歲的老童生,按例行事。

  老童生自顧自的解開衣袍,褪下褲襪,接受盤查。

  “呦,老人家這把年紀還能如此雄壯,當真了不得。”

  負責盤查的吏員盯著這位老童生的小腹處,竟是嘖嘖稱奇,眼中透著羨慕。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