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九十章天公降怒,劈死城隍?

  “怪事?什么怪事?”

  李策之心頭一動,追問道。

  店小廝四處張望了一下,見四下無人,才壓低聲音,繼續說起來:“先生有所不知,兩年前,云山郡曾有過一夜雷雨。”

  雷雨?

  李策之有些奇怪:“這雷雨天象,不是時常發生嗎?這有什么好奇怪的?”

  “先生不知,那一夜天雷滾滾,聲勢浩大,只在云山郡境內發生,南青,廣陽兩郡都不見動靜。

  而且雷聲轟鳴宛如天公發怒,大雨潑瓢,好似河伯布雨,極為駭人。”

  小廝繪聲繪色的描述道:“那一夜天雷,剛好擊打在城隍廟頂,將城隍廟炸毀了一半。”

  “從那以后,城隍廟經過修繕,雖說恢復了往日氣派莊嚴,可再也不靈驗了。

  香客也逐漸稀少起來,到最后才完全荒廢,聽有人傳言,咱云山郡城隍,是遭了天譴,被天公降怒,給劈死了。”

  天公降怒,劈死城隍?

  李策之聽著只感覺天方夜譚,太過荒誕了。

  “怎會有這種市井傳言?

  城隍乃陰司正神,受香火長奉,豈會被天公降怒劈死?”

  他實在有些不敢相信這種傳言。

  “先生,空穴來風,未必無因,這鬼神之事,我們平頭百姓自是難以窺探真相的。

  但既然有這種傳言,便至少有一鱗半爪的緣由在其中。”

  小廝搖了搖頭,又道:“兩年前雷雨過后,城隍廟荒廢,也無人監管了,時常有乞丐流浪漢留宿廟內,還出了禍事呢!”

  “什么禍事?”

  李策之眉頭微蹙,又被勾起了好奇心。

  “那些留宿城隍廟的乞丐,曾言之鑿鑿的說,到了夜里,城隍廟內,有女鬼哭泣,極為瘆人。

  聽說,有些不信邪的百姓曾自發夜宿城隍廟,皆是被嚇了出來,回家后都遭了病,過了許久才痊愈。”

  “我猜吶,怕是有陰鬼見城隍廟破敗,鳩占鵲巢,借此容身了,才不讓旁人靠近。”

  店小二一面說著,倒是一面沉吟思索,發表自己的意見。

  “陰鬼占據城隍廟?鳩占鵲巢?”

  李策之聽著,只感覺越發離奇:“好吧,我知曉了,你快些催菜。”

  他聽完小廝的講述,便讓他下去,自己沉思起來。

  “楊山神托我送鐵牌給云山郡城隍,可云山郡城隍似乎出了事情,這還怎么送?”

  他原以為,只需順路送過去便是,可眼下,貌似事情遠比他想象的復雜。

  忽然,李策之又想起了當初會見楊山神,和他的對話細節。

  “入京趕考途中,經過明州云山郡的城隍廟,若是老城隍尚在,你便將此物送給他,若是不在.....若是不在了,便回來告訴我一聲。”

  楊山神之前曾說過,不在便回去告訴他。

  似乎,楊山神知曉一些內情,有過猜測,才會這么說的。

  不知城隍不再顯靈,是不是真的陰靈消散了?

  若真死了,怎么死的?

  真如傳言一般,受天公降怒,被雷劈死?

  若真如此,老城隍是犯了什么禁律,才會遭到這等天罰?

  如果傳言是假的,那到底是怎么回事?

  苦思冥想,李策之只感覺這件事情仿佛被蒙上了一層布,顯得撲朔迷離,完全沒有頭緒。

  “罷了,吃完飯,親自去城隍廟瞧瞧再說。”

  他很清楚,父親此刻便是陰魂滯留人間的狀態。

  他對陰司鬼神之類的信息非常感興趣。

  傳言云山郡老城隍被天雷劈死,這種事情,父親一定是想要知曉真相的。

  所以李策之得將事情搞清楚,爭取弄清楚這方世界的陰司神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很快,小廝便送上了菜肴。

  李策之只吃菜,沒飲酒,倒是解決的迅速。

  不過一刻鐘,就已吃飽,留下半貫通寶,作為菜錢,便離開了客棧。

  牽著馬,李策之按照路線,向云山郡城隍廟行去。

  云山郡城隍廟,位于鳴天府城南。

  李策之先是在市集買香。

  既然是入城隍廟,自然需要上香進貢的。

  來到一處販香的鋪面,李策之栓好馬,便進去挑選起來。

  “掌柜,你們這可有上好的香?”

  他選了一陣,卻拿不到主意,便詢問店家。

  香鋪店家,身形矮胖,眼里卻有著生意人的精明。

  一聽李策之選好香,便知道有賺頭,連忙過來推薦。

  “公子,您算是來對地方了,整個鳴天府,就屬我家香鋪,品類最全,質量最佳。”

  他領著李策之介紹道:“本店香類繁多,質地不同,價格自然也不相同。”

  “您若要買好香,我這里有沉香,白檀所制的靜安香。

  這種燃香在鳴天府,可謂是上等燃香,祭祖拜先人,若敬上三根,必然讓祖先靈氣大盛,保佑子孫,守護家族長青......”

  他一個勁的說著,就差沒說用了靜安香,被祭拜的先人,能從祖墳里爬出來了。

  “便要這靜安香吧。”

  李策之對燃香也不甚了解,聽他吹的天花亂墜,便點了點頭:“我要一盒,去城隍廟上香所用。”

  “好嘞,誠惠三兩碎銀。”

  矮胖掌柜見生意做成了,笑的滿臉褶子,連忙替李策之把香包好。

  可聽到他說去供奉城隍廟,又有些猶豫,不知當不當勸。

  “公子,你既在我這買香,我便勸你一句。

  城隍廟,已不靈驗了,而且,傳言夜里有鬼,最好還是莫去為妙。”

  猶豫再三,他出于好心,還是奉勸了一聲。

  “我知道了。”

  李策之不置可否,交了銀子,接過燃香,便離開了香鋪。

  看來云山郡城隍廟的事情,的確鬧得滿城風雨,連香鋪老板都知曉此事了。

  越是如此,李策之反倒越是好奇。

  買了香,李策之終于策馬來到城南城隍廟。

  拾級而上,李策之逐步登上高臺,窺見了這座香火鼎盛兩百余年,卻在一夕之間破敗的城隍廟。

  這城隍廟雖說近來沒有香客了,但修繕的頗好,倒不顯敗象,除了積攢了些許塵埃外,總體瞧起來,仍是莊嚴寶相,氣象恢宏。

  他站在儀門前,瞧著門前兩根石柱,貼了一副聯句。

  “陽世之間積善作惡皆由你。”

  “陰司鬼神古往今來放過誰。”

  李策之緩緩讀了出來,又將目光望向內景。

  儀門石柱后頭,有一個很大的算盤,算盤上,也刻有告誡世人的話語。

  一面寫著為善者昌,一面寫著,為惡者亡。

  而算盤最上頭,則是四個大字。

  不由人算!

  “不愧是一郡城隍廟,果然比離陽府的城隍廟氣派了許多。”

  李策之記得,曾聽爹提到過,城隍也有轄區等級的劃分。

  府城隍。

  郡城隍。

  洲城隍。

  一國城隍。

  轄區越大,便越是位高權重,廟宇氣派。

  手里捏著燃香,李策之平復了一下心情,大步邁入這座云山郡城隍廟。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