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二百七十九章 要么順從,要么死亡

  臺灣海峽最窄處從福建平潭島到新竹,直線距離大約是一百三十公里。

  這段看似不遠的距離,中間相隔的海道卻是很難跨過的天險,被人稱之為“黑水溝”。

  黑水溝,是澎湖水道的俗稱。

  澎湖水道流速最急,深不見底,海水顏色如墨染般,故稱黑水。

  若從廈門到臺灣,必經“大洋”;

  若選在澎湖中轉,由澎湖到臺南鹿耳門,則必經“小洋”。

  大洋和小洋,導致東西兩向橫跨海峽十分艱難,更因水深無法下錨固定,風帆船必須順風急行,若來不及通過,便會被海流卷走,迷失方向。

  故有:“十去,六死,三留,一回頭”,大約是平均十人中,就有六個會死在海上,只有三個能平安到達,最后一個轉頭放棄渡海。

  當然,這種情況是不會發生在梁山軍身上,出現這種情況的船大多都是那些小舢板人力木船,而梁山軍的船都是大船,過黑水溝時,一口氣就沖過來了。

  梁山軍碰到的最大的麻煩是疾病。

  亞熱帶、熱帶的溫暖濕潤氣候,使得區域性的傳染病和風土病較北方更為嚴重。

  梁山軍登陸臺灣不久,就陸陸續續有三分之一病倒了。

  幸虧李衍走到哪都帶著安道全,梁山的所有軍隊又都有隨軍醫師,要不然,麻煩可就大了,搞不好一下子就會折損過半,關鍵是還拿不下臺灣這塊地盤。

  一出現大規模病倒的現象,李衍立即讓李俊回去再取孔厚和五百名醫師來,同時取來了大量藥材。

  安道全和孔厚聯手,很快就將病情控制住了,并研制出了特效藥。

  與此同時,李衍一發狠,在西部廣袤的大平原上放了一把大火。

  這把大火燒了整整二十二日,在島上燒出上千平方公里的白地。

  也不知是不是因為李衍放的這把大火,白地上的瘴氣竟然沒那么厲害了。

  再后來,李衍發現當地土著愛咬檳郎,這東西好像對防御瘴毒有一定的作用,便強令所有人都嚼檳榔。

  另外,李衍又強令人人都喝燒開了的水,親自根據后世的知識規劃建立衛生系統,等等……

  總而言之,盡管堅難,但梁山軍最終還是在臺灣這片土地上站住了腳。

  臺灣郡未來的郡城。

  李衍一邊看著陶宗旺和金大堅指揮著梁山軍最大的兩個兩軍規建臺灣城、一邊道:“濟州島剛建得差不多了,就將你調到這里開荒,這里的條件還這么艱苦……辛苦你了,兄弟。”

  王倫笑道:“我還怕哥哥讓我在濟州島上待一輩吶。”

  李衍將臉一板,道:“這是什么話,此前濟州島上存放了咱們從高麗弄到的大部分錢糧,自然得找一個穩妥的人管理那里,如非如此,我就叫你去漢城代替我坐鎮了。”

  網友請提示:長時間閱讀請注意眼睛的休息。:

  這是華麗的分割線</i

  王倫笑說:“小弟只是說笑而已……在濟州島上待了幾年,小弟的心態比以前好多了,哥哥乃是天命所歸之人,只要小弟盡力輔佐,將來必有光宗耀祖封妻蔭子的一天。”

  李衍看了王倫一會,見王倫不像是在作偽,心道:“真也好,假也好,除非是我自己作死,否則我如今的地位已經不是任何人能撼動的了。”

  李衍道:“必讓兄弟有那一天。”,頓了頓,李衍又道:“澎湖上的民眾全都遷到臺灣郡來,然后讓歐鵬他們的兩棲軍駐扎在澎湖上,但凡是有來澎湖的人,全都送到臺灣郡,務必做到保密,絕不能讓宋國知道咱們占了臺灣郡。”

  王倫道:“小弟曉得輕重,定不會壞了哥哥的大事。”

  李衍道:“嗯……這里盡快建設,我會陸續為這里移兩百萬民眾,我準備將這里打造成第二個高麗。”

  聽李衍說要移兩百萬民眾,還要將這里建成第二個高麗,王倫的眼睛就是一亮,如果真是這樣,那他的地位絕不會在聞煥章之下!

  李衍又道:“這里的南部地區乃是熱帶季風氣候,極為適合耕種,在這里種植水稻,一年兩熟一點問題都沒有,甚至可以一年三熟,你要是將這里建設好了,未來咱們就不會缺糧,另外未來這里將是咱們水泊梁山對外貿易的要地,至于此地軍事上的地位我之前已經跟你說過了,總之,臺灣郡非常重要,所以你的任務很重。”

  雖然不懂什么是熱帶季風氣候,但王倫還是神情很鄭重的說道:“小弟必竭盡全力!”

  李衍道:“至于當地這些土著,盡量讓他們融入咱們……如果他們不肯融入咱們,那就別心軟,更別手軟。”

  當地土著有一個非常不好的習俗出草。

  所謂的出草就是獵人頭習俗:把人殺死后將首級帶回,放在家中或部落的首棚中以示戰功彪炳。

  他們出草砍人頭,主要還不是為了仇恨,也不為錢財,而是基于在他們角度看來很神圣的緣由,如祭祀祖先、宣告成年、夸示勇武、驅除疾病等等。

  而他們出草的對象,往往是毫無關系的外族,因此人數眾多的漢民往往成為主要犧牲品。

  對于這種野蠻的行徑,你沒法跟他們講道理,只能給他們二個選擇要么順從,要么死亡。

  反正這些土著一共才一萬多人,如果他們不選擇融合,那么沒辦法,李衍只能選擇以殺止殺。

  王倫微笑道:“小弟雖是書生,但殺起人來,亦不會手軟。”

  王倫這話,李衍信,也不看看王倫以前是干什么的,所以,李衍沒再繼續這個話題,而是換了個話題道:“蕭嘉穗這個人有經天緯地之才,你多跟他交流,畢竟一人計短兩人計長,另外你們擬定一個所需的人才名單,我會盡快給你們配齊的。”

  王倫應道:“好,一會我就去跟蕭通判商議,盡快給哥哥名單。”

  李衍道:“我的事太多了,在這里待不了太久,最多再待一兩個多月就得走,所以,這里還得靠你,另外這里不需要這么多兵駐守,我將馬五軍、步七軍、步八軍、步十二軍留給你,再加上駐守澎湖的步十一軍,應該足夠你應付任何突發情況的了,還有,你要盡快建立飛奴系統,這樣真有你應付不了的情況,我會在第一時間給你派援兵。”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