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覺叛金復遼一事,很快便被宋國所掌握。
趙佶給詹度下達御筆,原文是這樣寫的:
“金國自燕山遣人詣平州,即日復回云,張覺領步騎五千壁松亭關,抄其車乘不敢前……”
簡單總結一下,趙佶的意思其實是:
一、張覺叛金已經很明顯;
二、張覺現在仍用遼國年號,并沒有歸附大宋的表現;
三、張覺正在聯絡韓慶民等人一起抗金;
四、為預防張覺成為邊患,可秘密與之聯系給其撫慰,但一定要保密,不要被金人得知;
五、要用卞莊刺虎之計坐觀其變;
六、不可為了張覺而與金人鬧翻。
詹度于是派人找到張覺的親家王倚,讓王倚去平州給張覺傳話,以示友好。
張覺反應很快,立即派遣張興佑來燕京,與詹度接觸,打探宋國的真實意圖。
從這時起,宋國跟張覺開始眉來眼去。
不久之后,趙佶給詹度下令:嘗試招攬張覺,甚至是招攬蕭干,以期和平收復平灤營三州,將胡人南下的最后一個缺口堵上,順便解決邊患問題。
詹度當即開會討論招降張覺和蕭干的可能性。
與會者都認為,讓蕭干投降的可能性不大,因為他曾與宋國為敵,大敗宋國,讓宋國顏面掃地,要想讓他徹底轉變,投靠宋國,他會畏禍而顧慮重重,而張覺則不然,他久欲歸附,只是覺得給他的待遇不如郭藥師,沒如他心愿,所以才遷延至今,一直不明確表態。
詹度將討論意見上報給趙佶。
數日后,趙佶敕令詹度:“密遣人誘致,令率眾內附,當厚以金爵畀之。”
這時候,燕民陸續回歸燕地。
趙佶于是下詔給王安中和詹度,令他們認真撫恤和考察燕地的士大夫,從中選拔可用之材,對于原來有官位的人,發給路費,讓他們進京赴闕,換授差遣。
為了讓百姓安居樂業,趙佶還特免三年常賦。
張覺聽說了宋國的這些政策后大喜,遂決定以平、營、灤三州降宋。
張覺派高履到燕京,與王安中進行正式接觸。
高履曾擔任過遼國三司使,后被金人俘虜,因為張覺幫忙才得以放歸,所以對張覺很感激。
高履改名高黨,盡力為張覺謀劃。
高黨知道,張覺的叛金之舉一定會引來金軍的進攻,因此,如果宋國不接納他們,那么等金軍來攻打平州,則平州的末日就該到了,所以高黨極力促成宋國接納他們一事。
高黨對王安中說:“平州自古乃形勝之地,地方數百里,帶甲十余萬,帥臣張覺又是文武全材,足以抗御金人和制衡郭藥師,若為我大宋所用,必能屏翰王室,不然,則恐怕他會西迎天祚帝,北通蕭干,一起成為我大宋邊患,如此,燕山豈得安乎?”
王安中覺得高黨言之有理,遂寫奏章報告趙佶,請求招納張覺。
王安中對高黨說:“我同意你的看法,也敢承擔其責,但此事事關軍國利害大計,不敢不向朝廷報告,由朝廷定奪。”
于是,王安中派人護送高黨進京赴闕,然后高黨秘密的住進了王黼的府邸。
這時候,延康殿學士、提舉太一宮趙敏修也常常出入王黼府邸。
這趙敏修也不是一般人,他就是遼國原宰相李儼之子、李處溫的堂弟李處能。
李處溫被蕭普賢女處死了之后,李處能先是出家當和尚,后來逃出燕京,來到一個海島上為僧。
蕭普賢女獲悉后,詔令他歸俗,令他乘驛騎立即赴闕,打算重新重用他。
當李處能走到平州時,聞聽李衍已占領燕京,遂越境投靠宋國,并在京師獲得賜第授官,李處能的母親國夫人邢氏,以及兒女,也都一起從平州來到了東京。
在這個過程當中,張覺是幫了大忙的,所以,李處能欠張覺很大的人情。
于是,趙敏修和高黨,旦夕出入王黼、蔡攸府第議事,朝廷遂信其說,下定決心,通平州,納張覺。
李資謙以王楷外祖父的身份專制國命,權傾朝野,其家族也雞犬升天,史載其“諸子爭起第宅,連亙街陌,勢焰益熾,賄賂公行,四方饋遺輻湊,腐肉常數萬斤,強奪人土田,縱其仆隸掠車馬輸己物,小民皆毀車賣牛馬,道路騷然。”
李資謙如此跋扈,早就引起了高麗不少大臣的不滿。
再加上,李資謙一意孤行對水泊梁山用兵,造成了高麗如今極為被動的局面。
因此,王楷托李王后和李王妃派親近之人奔走相連,很快就聚集到了內侍祗候金粲、內侍錄事安甫鱗、同知樞密院事智祿延、上將軍崔卓、吳卓、大將軍權秀、將軍高碩等臣。
在李王后和李王妃的運作之下,金粲等人潛入皇宮之中秘見王楷。
王楷跟金粲等人哭道:“國家不幸,先是遭遇李衍打劫失去了半壁江山,父皇又英年早逝,本王年幼繼承大位,難振大業,本指望李太師幫扶,不想,李太師又太過剛愎自用,導致如今梁山大軍兵臨城下……值此危難之時,正需要忠直之臣力挽狂瀾,救國家于為難之中,諸位愛卿可愿擔此大任?”
金粲等人聽得是熱血沸騰,齊道:“臣等愿意聽從王上調遣!”
王楷道:“李太師畢竟是本王的外公,又是本王的岳父,本王實不愿與李太師兵戈相見。”
金粲等人有點蒙了,不知道王楷這是何意?
還好——
這些人中不乏反應快之人。
安甫鱗眼珠一轉,就明白了,王楷這是希望他們發動宮廷政變鏟除李資謙,又不想自己出面,為今后落下口舌。
安甫鱗立馬道:“李賊欺主幼,行逾越之事,人人當誅,此事與王上無關。”
將安甫鱗這么一提醒,其他人也都反應了過來,紛紛道:“鏟除李賊,由我等出面即可,怎敢勞煩王上?”
王楷這才滿意的點點頭,不過他還是提醒道:“還有拓俊京,若非一直有拓賊支持,李太師焉敢對本王無禮?”
雖說拓俊京在前方大敗,但拓俊京畢竟帶著數千人馬逃了回來,而且還將右線的三四萬高麗軍調了回來,因此高麗的軍權還握在拓俊京的手中,所以,如果不鏟除拓俊京,他們的宮廷政變是不可能取勝的。
金粲等人齊道:“諾!”
王楷又道:“另外,你們派人去與跟李衍說,本王愿意稱藩,年年納貢,歲歲稱臣,如果李衍愿意,本王愿意娶李衍的女兒為后,求李衍支持咱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