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六百八十三章 沒有后悔藥賣

  完顏宗望的中軍大帳前,趙佶和趙桓父子焦急的走來走去。

  沒錯。

  趙氏復辟一事,正是趙佶、趙桓父子和何栗等宋臣謀劃的。

  自從吳開和莫儔回來說了趙構的大元帥府正在捕殺金使,趙佶等玩了一輩子政治的老家伙,當即就判斷出,趙構的大元帥府不會救他們了,進而討論出來,他們若是不想去那苦寒的東北,必須得自救。

  后來,左丞馮澥提出了這個復辟之策以供大家討論。

  趙佶等人根據目前所知的不多的消息,比如李衍鳩占鵲巢已經強占了東京,比如李衍派十五萬大軍將所有南侵的金軍包圍了,比如李衍馬上就要登基稱帝,比如范致虛的二十萬勤王之師已經到了澠池一帶已跟金軍打了數戰,比如趙構擁兵五十萬在應天府觀望,比如金人派使節去跟李衍求和被拒,等等,判斷出此時跟金人提出趙氏復辟是很有希望的。

  于是,趙佶、趙桓等人廢了很大的力氣聯系上了完顏宗望。

  趙佶、趙桓向完顏宗望承諾,只要趙氏能復辟,他們就送給完顏宗望牛馬各五萬、金十萬錠、銀百萬錠、美人千名。

  不過——

  就事論事說,完顏宗望之所以答應幫趙氏復辟,可不是沖趙佶、趙桓父子所許諾的牛馬金銀美人,而是趙佶、趙桓父子提出來的好像是能解決金軍目前困境的一個辦法。

  完顏宗望答應幫趙氏復辟,讓趙佶、趙桓父子喜出望外,認為他們終于可以奪回祖宗的江山,認為他們終于可以奪回他們的妃嬪、女兒,認為他們終于可以一血前辱,認為……總之,趙佶、趙桓父子對他們的未來充滿了幻想。

  因此,趙佶、趙桓也顧不上矜持了,更顧不上這寒冷的天氣,一直在完顏宗望的中軍大帳外,等著完顏宗望歸來。

  當然,這并不意味著,趙佶、趙桓父子感覺不到屈辱。

  因為寒冷,只穿著單衣的趙佶、趙桓,只能不停的走動,才不至于被凍死。

  結果,趙佶、趙桓這對曾經高高在上的皇帝,就像兩只猴子一樣可笑。

  金人,尤其是女真人,素質本就低下,如今趙佶、趙桓又是他們的階下之囚,令他們沒有了顧忌,因此,見趙佶、趙桓行為如此可笑,他們放聲大笑,并對趙佶和趙桓指指點點,品頭論足。

  趙桓羞得滿臉通紅,連頭都不敢抬!

  趙佶的情況其實不比趙桓好多少,可他還是強自鎮定的教育趙桓道:“我兒要記住此刻的屈辱,他日你若是能復辟成功,要學那越王勾踐臥薪嘗膽,勵精圖治,伺機找金人和李衍那個惡賊報這四海滔天之仇恨。”

  趙桓攥緊雙拳,道:“孩兒謹遵父親的教誨,此次若是復辟成功,孩兒定不會再被大臣所誤!”

  從趙桓的神情和語氣當中不難看出聽出,趙桓對過往充滿了悔恨。

  其實,不僅趙桓對過往充滿了悔恨,趙佶也對過往充滿了悔恨。

  只不過——

  趙佶的悔恨,跟趙桓不同——完全不同。

  趙佶有三大悔恨:

  第一大悔恨。

  趙佶悔恨自己膽小懦弱,見金人來了,就匆匆傳位給趙桓。

  自從被趙桓軟禁時起,趙佶無數次想:“當初,我若是不膽小懦弱匆匆傳位,而是擔負起我應負的責任,組織軍隊抵抗金軍入侵,形勢何至于落到這般田地?”

  第二大悔恨。

  趙佶悔恨自己不該聽李綱、蔡攸之言回京。

  自從被趙桓軟禁時起,趙佶無數次想:“當初,我若是不回京,不論是留在南方,還是去洛陽,都不會先被自己的兒子軟禁,然后毫無抵抗之力被捉受辱!”

  第三大悔恨。

  也是趙佶的最悔最恨。

  那就是選趙桓繼承他的皇位。

  首先,趙桓不孝。

  這非常非常非常令趙佶寒心。

  說實話,趙佶早就當夠皇帝了,自從他將皇位傳給趙桓,根本就沒想過復辟,若說他有甚么想法,那也只不過就是想晚年過得好一點罷了。

  可趙桓防他,就像防賊一般,不僅將他軟禁,連他敬的酒都不敢喝。

  其次,趙桓畏首畏尾又自作聰明。

  在當了二十來年皇帝的趙佶看來,趙桓最大的問題就是,該自己拿主意的時候,畏首畏尾,該聽從大臣們的建議時,又自作聰明一意孤行。

  再次,趙桓當斷不斷。

  趙佶不否認,大宋落到今日這般田地,有他的原因,可趙桓但凡是有那么一點點決斷,形勢也絕不會壞到了這種程度!

  要知道,直到現在,大宋還有廣袤的疆土,一億多民眾,幾十萬大軍,他們父子不論是逃去蜀地,還是逃去南方,都不至于淪為亡國之君,都不至于被僅僅十萬金軍給活捉了,都不至于讓趙宋斷送在他們手中。

  最后,趙桓毫無擔當。

  時至今日,趙桓還張口閉口說大臣誤國,不肯承認社稷山河是他趙桓親手葬送的。

  趙佶一共有三十一子,不算早夭的,也有二十五個。

  這其中:

  鄆王趙楷。

  文采風流,琴棋書畫皆有所成,匿名去參加科考,取得了進士第一名。

  肅王趙樞。

  有過目不忘的才能。

  去年出使金軍時,他與大臣沈元用一起,被軟禁在燕京愍忠寺里。

  閑暇無聊,他們在寺中游逛,偶然遇到一座唐人碑。

  沈元用素以強記為名,隨即朗誦一遍。

  趙樞且聽且行,似乎漫不經意。

  回到住處后,沈元用想向趙樞夸耀其聰敏,于是取紙默寫碑文——記不住的地方就空缺著,共有十四字空缺。

  寫完后,沈元用將碑文交給趙樞。

  趙樞看完,取筆盡補其所缺的十四處空缺,又改正了沈元用的四五處錯誤,然后放下筆,改換話題,毫無夸耀之色。

  沈元用駭服。

  景王趙杞。

  至孝。

  自到郊宮以來,趙杞每天都陪伴在趙佶身旁,夜不解帶,食不食肉,年紀輕輕,才二十出頭,就已須發皆白。

  康王趙構。

  時至今日,趙佶才看出來,他看得最走眼的一個兒子,就是他的第九子。

  有勇有謀,有膽有識,還懂得取舍,關鍵時候還能跟他的白癡大哥一樣“大義滅親”,真梟雄也。

  最近趙佶一直在想,“我趙氏的江山,可能就得靠這個兒子了,早知如此,當初真該對他們母子好一點。”

  如今,趙佶不只一次后悔沒將大宋的江山交到趙構手上,就是交到趙楷、趙樞、趙杞手上,也比交給一無是處的趙桓強。

  然而——

  這世間沒有后悔藥賣。

  尤其是在目前這樣的形勢下。

  目前,如果趙氏想復辟,就一定得推剛剛才失去皇位的趙桓來當這個皇帝,其他人,包括他趙佶,都不行。

  首先,是名義,只有趙桓才有皇帝的名義,其他人,包括趙佶在內,全都沒有皇帝的名義,關鍵是,在這個混亂時期,這個名義萬萬不能亂,一旦亂了,趙氏可能就會失去最后一個政治籌碼。

  其次,趙桓的余威多少還有一些,很多地方可能還不知道,大宋已經亡了,皇帝趙桓被廢,因此,很多地區應該還承認趙桓這個皇帝。

  再次,目前掌權的大臣,大多都是趙桓所任命的,像范致虛,像趙構,他們之間多少還有些君臣的情份在,只有靠著這點情份,趙氏才有復辟的可能。

  所以,盡管趙佶極為討厭趙桓,可為了大局,趙佶還是不得不捏著鼻子鼓勵趙桓,以期擺脫他們目前這極度糟糕的境地。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