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280章 招募石國武者

  “夏王廷招募武者、修仙者,至少武者七重以上,武師、武宗、武尊各有地位和俸祿!如果曾經是刺客者,更有優待!”

  “煉器師、醫師、鐵匠,符合資格者,夏王廷將會提供大量的資源和金銀,供奉爾等!”

  “除非是大奸大惡之人,應征者可既往不咎!”

  占領的石國城池,夏王廷的騎兵張貼告示,招募所有對夏王廷有幫助的石國人才。

  夏王廷在和石國五皇子、六皇子、九皇子的大戰中損失大量的士卒和預備兵役,因此范仲淹和公孫鞅二人主持在石國招收大量的人才,填充夏王廷的損失。

  其中武尊、武宗、武師境界的武者用以補充六個土著軍團。主要是補充高順、張角還有柴云天自己的騎兵軍團。召國與石國有一定仇恨,柴云天為了避免兩國的修煉者再次沖突,所以沒有用石國的修煉者補充召國的軍團。要是召國和石國的修煉者在一個軍團,估計不用打仗,自己內部就會群毆。

  至于招募的石國刺客,用來擴大內衛規模,以超過東域的刺客組織影殿。

  煉器師、鐵匠、醫師對于夏王廷也必不可少,兵器、藥草都要他們提供。

  夏王廷在石國大規模征召人才,引來不少武者應征。這些武者多數想要獲得夏王廷的修煉資源,或者帶領他們的家族在夏王廷獲得地位,成為一城之主或者是郡守、州牧。

  范仲淹、公孫鞅知道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只有用利益才能快速招攬一批人才。

  “石國的武者普遍比周圍的諸侯國更強大,可能和石國強大的國力,擁有大型的宗門、世家有關,他們也占據了更好的土地,擁有更加遼闊的疆域。”

  范仲淹手中有著一份應征的石國武者名單,只有武宗以上的武者名單才有資格到他的手上。

  應征的石國武宗高手至少有幾百個,武尊高手也超過十個,這還是在石國武者不怎么信任夏王廷的前提之下。

  “刺客、煉器師、醫師、鐵匠有多少?”

  “由于王廷給刺客更高的待遇,應征刺客的武者有兩千,難免有魚目混珠之徒,具體是否真的有資格擔任刺客,還要交給內衛核查。內衛想要招募多少石國刺客,是內衛的事。煉器師有一千名,醫師三千、鐵匠一萬。”

  “將煉器師、醫師、鐵匠遷到禹都,為王廷效力。”

  柴云天計劃要走石國的一些特殊人才。

  “愿意前往禹都的,可以舉家前往。不愿意前往禹都的,可以繼續留在石國四州,但是地位、俸祿更低。”

  “是。”

  柴云天準備回到禹都。

  禹都遠離滕國,即使滕國有野心,短時間也無法打到禹都,中間還隔著一個召國。

  將所有主力集中在禹都,即使其他州遭到攻擊,只要王廷出兵討伐即可。

  柴云天的命令一下,關系的是十萬武者,萬余煉器師、醫師、鐵匠的命運。

  “禹都在哪里?”

  “聽說是在乾國的西邊,臨近十萬大山,北邊是召國。召國也是夏王廷管理的領土。”

  “希望那里安全。這次大戰我們石國至少有百萬武者陣亡。”

  不少石國的煉器師、醫師、鐵匠擔心繼續留在石國,會卷入王朝戰爭,他們樂意舉家遷移到相對安全的禹都。

  禹都距離十萬大山不遠,有召國、乾國作為屏障,發生戰爭的可能較小。

  而石國固然強大,卻處于四戰之地,周圍都是諸侯國。一旦石國衰落,將成為各個諸侯國覬覦的肥肉。

  一個個石國武者登記造冊,他們將會被編入軍團,前往禹都。

  范仲淹第一批招募的石國武者就有十萬人,石國、召國大量的武者涌入夏王廷。夏王廷除了華夏軍團以外,對召國、石國的武者來者不拒,他們都屬于土著軍團。

  柴云天還需要決定留下鎮守石國四州、召國四州的人選。

  “觀虎與石國有仇,不能讓他鎮守石國四州,不然石國四州很有可能會叛亂。觀虎又是召國大將軍,鎮守召國最為合適,不過也有擁兵自重的可能。”

  柴云天身居高位,不得不詳細考慮各種可能。觀虎在召國的影響力太大,如果不是他的修為不夠高,認為自己無法庇護召國,他可能會即位為召國皇帝。

  “讓高順鎮守石國四州、張角鎮守召國四州。觀虎暫且移駐禹都,本王要考量他的忠誠,以后再讓他鎮守其他地方。”

  柴云天最終決定,讓高順率領十萬人的步兵大軍團鎮守石國,張角十萬人鎮守召國。兩人的軍團各有十萬土著將士。雖然看上去人數并不多,但夏王廷走的時候精兵路線,重質不重量。

  高順、張角軍團還是十萬人,因為大量石國武師高手加入,軍團整體的修為有所提升,更加精銳。按照這樣的勢頭,以后兩支步兵軍團也可以成為精銳之師。

  觀虎等召國將領接到命令,柴云天讓他們移駐禹都,他們都知道柴云天的用意,同樣對轉駐禹都有些許期待。

  禹都是原本乾國西忠王的王城,成為柴云天的封地后日益繁榮,現在禹都管轄石國四州、召國四州,只會更加繁榮。各地的高手都會陸續前往禹都聚集,禹都說不定會成為下一個石國皇城。

  石國強盛,世家、宗門都愿意遷移到石國尋求庇護。

  同理,夏王廷的疆域幾乎不亞于以前的石國。禹都作為夏王廷的王城,必然會崛起。

  現在滕國和夏王廷成為這一片地方的兩個強大的勢力,反而乾國則沒有多少存在感。

  “滕國國君為人有野心,現在只是忙于消化石國另外三分之二的土地,無暇擴張。這段時間我們務必要提防滕國。”

  柴云天計劃著即使鎮守隨石國、召國的高順、張角遭到攻擊,只要禹都的主力沒有受損,隨時可以收復這些失地。

  安排完畢石國、召國的事,公孫鞅還要花費時間實施州郡制,而柴云天率領主力返回禹都。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