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281章 回師禹都

  “禹都!”

  柴云天率領討伐石國的大軍返回離開一段時間的王城,王城百姓無不夾道相迎。

  他們已經得知王廷的領土擴大了幾倍,現在的夏王廷相當于兩個小諸侯國的規模!

  “定南候、北義王、東驍王,我們有緣再會!”

  柴云天與乾國三大王侯拱手。

  乾國三大王侯跟隨柴云天共同討伐石國,解除乾國的危機,立功不小。

  三大王侯各自帶著王廷的軍隊返回自己的領土。

  定南候率領十萬南武王廷騎兵參戰,此時竟然只剩下一萬余騎兵。

  “至少十年才能恢復。”

  定南候在離開前,望著傷亡八九的騎兵大軍,心生感慨。

  乾國三個幸存的王侯之中,南武王廷的處境最為不妙。南武王下落不明,南武王廷又遭遇蠻族大軍血洗,再加上此次十萬騎兵損失慘重,南武王廷幾乎無兵可用。

  “夏王廷會庇護南武王廷。”

  柴云天在南武王廷最低落的時候,愿意為其提供庇護。現在的夏王廷也有資格庇護南武王廷。

  “謝夏王。若是夏王再有征戰,南武王廷仍然愿意相隨。”

  定南候向柴云天拱手,而后率領僅存不多的南武王廷騎兵縱馬離開。

  “南武王廷倒是值得信賴,只不過,南武王廷的實力已經不夠強大,還是要靠我們自身的力量。我們進城。”

  柴云天送別乾國三大王侯,率領大軍入城。

  “恭迎夏王殿下凱旋而歸!”

  留守王廷的文官、應天書院的士子、禹都的平民,人頭涌動。

  夏王討伐石國,力挽狂瀾幫召國復仇之事,在禹都已廣為流傳。是他們的王,擊敗了石國的幾個皇子!

  “夏王之前還親自來到我們應天書院,當時他找范先生,我就在一旁用掃帚清掃書院的落葉,當時他還向我詢問范先生的下落。”

  “不會吧?你這家伙還真走運,我們都沒有機會見過夏王。以夏王的修為,可以輕易活幾百年,我們這些人,多數只能為王廷效力幾十年,不知道有沒有機會與夏王搭話。”

  應天書院有士子曾與柴云天搭話,頓時引來羨慕的眼光。

  夏王放心將應天書院交給范仲淹、公孫鞅、陳慶之他們打理,很少會親自前來應天書院,更別說和可能一輩子也達不到洞虛境界的士子們交談。

  應天書院的士子是未來王廷的文官儲備,他們對王廷的主人更加敬畏。夏王討伐的是石國。那可是強大的石國,一個皇子可戰一個小諸侯國的石國。

  未央宮和柴云天率兵離開之前幾乎沒有任何變化,仍然立于半山腰,氣象萬千。

  “終于回來了。”

  柴云天回到未央宮,此處對他而言已經有了感情。他在此方世界建立未央宮,已在未央宮居住了三年。

  討伐石國之后,第一次朝會在未央宮正殿召開。

  “觀虎討伐石國一役有功,列入王廷大將,賞召國土地萬畝、紫金一萬。”

  柴云天率先封賞召國的一批將領。對他們而言這點獎勵不算什么,只是意思一下,表示王廷的信任。觀虎身為武尊七重高手,到哪里都不缺土地和金銀。

  “殿下,孫思邈在十萬大山中監造山陽城。山陽城已基本完工,可容納百萬居民,開采十萬大山的資源。巫神族長老在山陽城外設下特殊法陣,可隔絕妖獸。”

  “公孫卿,你設法征發五十萬民壯前往山陽城,補充山陽城人口。”

  “臣遵命!”

  柴云天聽聞山陽城建造基本完工,驚嘆于此方世界的高效,這里的工匠、士卒可以輕易搬運幾百斤的重物,馬匹甚至可以馱千斤、萬斤之物。

  為了獲得大量的天材地寶,柴云天令公孫鞅征發五十萬民壯前去大山之中。夏王廷人口增加數倍,五十萬民壯也就是兩城百姓。以兩城百姓充實山陽城,很快山陽城的人口將會達到八十萬。八十萬人在大山中采礦、種植藥草,將會為夏王廷提供大量的修煉資源。

  巫神族出手相助,柴云天又算是欠下一個小人情。以后有機會與巫神族相見,再設法向他們表示感謝。

  “王廷還需統計各州、各郡、各城之人口,編入戶籍。所有修煉者,如實上報自己的修為,如有突破,則到官府重新上報自己的修為,以便王廷進行征召。若是不愿意加入王廷,也不勉強,但不能隨意殺害平民,滋生事端,必須服從大夏律法。違背者,官府甚至是王廷將派出武者進行追殺。”

  “各州、各郡官府招募武者擔任捕快,管轄境內修煉者。”

  柴云天又完善大夏律法,除了王廷的主力軍團,在各地方官府設立捕頭、捕快制度,維持一方治安。

  各個地方無須維持強大的武者軍隊,只要有千余城防軍和幾百個捕快,保證一座城池的安穩即可。

  真正作戰的是王廷的軍團,高端的武者全都被收入王廷帳下!

  除了柴云天宣布一些新的措施,各個文臣又上報這段期間柴云天率兵征伐石國以后禹州發生的事情。

  討伐石國是最近的大事,跟討伐石國相比,禹州其他事情算是雞毛蒜皮。

  文官上報的是這一年各郡上交王廷多少銀兩、礦石、寶物,征討石國使用的開銷。柴云天作為夏王,還是要有耐心聽完文臣的匯報。

  尤其是此次討伐石國,夏王庭損失的武者超過十萬。十萬武者的撫恤金還要王庭支付,以及重建召國諸城也要夏王庭撥款。

  如果不是有范仲淹、公孫鞅等人率先把關匯總,柴云天估計會更加心煩。

  管理越來越大的夏王庭,比起修煉還困難。

  修煉專注于自身的修為即可,而王庭要考慮億萬臣民的感受,以及來自其他諸侯國的威脅。

  第一次朝會結束以后,柴云天讓張儀、范仲淹、公孫鞅留下。

  “我們要制定王廷十年的發展計劃,讓王廷的實力再上一個臺階。此次征討石國,本王發現石國的國力比起我們夏王廷還勝過不少,滕國可以滅石國,滕國國君比石國幾個皇子更加危險。我們要變得更加強大。”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