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407章 三十六萬黃巾

  “吾等叩見陛下!泱泱大夏,長樂未央!”

  山陽城百萬修煉者、平民見柴云天落下,紛紛跪拜。如果不是柴云天率人及時返回山陽城,說不定整個山陽城都會被摧毀。

  兩個蠻族強者給武王都難得一見的山陽城住民帶來過大的惶恐。武王境界已經超出一座山陽城該承受的范圍。

  好在夏帝不復眾望,斬殺其中一個強敵,另一個強敵落荒而逃!

  “起身。”柴云天又對山陽城城主吩咐下去,“朕要在山陽城休養一段時間。”

  “是!”

  山陽城城主只是武尊境界,此時見到武王境界高手大戰,又見陛下親自出手,力斬強敵,肅然起敬。

  他立即騰出城主府,以供柴云天等人居住。

  柴云天要時間休養生息,恢復體力。

  蠻族王朝終究隔著大山,只能設法從蒼海而來,路途遙遠。

  “世家宗門動輒以千年、萬年為目標,五萬年的世家甚至連東域統一這樣的大變局都只現身一次,夏國也應該和他們一般,閉關修煉。”

  柴云天察覺底蘊幾萬年的蠻族王朝極其強大,按照鷹族冬青所言,兩個襲擊山陽城的蠻族強者為“蠻將”級別,便已經極其可怕。

  華夏眾人修煉不夠,柴云天便決定閉關鎖國。當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閉關鎖國,只是固守現在的疆域,不再惹是生非而已。閉關修煉期間仍然可以探查四方之明細。

  山陽城不少修煉者、平民一輩子都沒有見過武王強者,當柴云天一行人入住山陽城,他們還不時前來叩拜。

  柴云天大約休整三日,便恢復過來。

  修煉一道,刻不容緩,柴云天計劃讓張角的三十六萬黃巾軍重生,用以開發大山的資源,以及成立一支新的軍團,黃巾軍團。

  三十六萬黃巾軍將以自給自足為主,只有天資較高的黃巾兵會被當成是黃巾力士培養。

  黃巾軍團會使用一些狂熱的道術,也足以成為夏國的一張底牌。

  連柴云天自己都不清楚黃巾軍的手段,敵人同樣如此。

  三十六萬黃巾軍重生過于引人注目,整整三十六萬人。

  柴云天專門找了一處巨大的峽谷,足以容納三十六萬黃巾軍。

  典韋、張角跟在柴云天身邊,而花木蘭則留在山陽城節制冬青,柴云天不想讓鷹族出身的冬青知道九鼎的存在。

  九鼎在峽谷上空,僅僅動用一萬方能量,便可以招來三十六萬黃巾軍亡魂。

  以最低標準重生的黃巾軍布滿了整個山谷!

  山谷之中密密麻麻全是裹著黃巾的士卒,他們有些人面黃肌瘦,有些人則稍顯精壯。

  三十六萬黃巾軍的修為很低,修為最低者甚至只有武者一重。武者一重,剛剛區分武者與平民而已。現在夏國征戰,武師以下皆是炮灰,一般用來運輸糧草或者守護城池。夏國吞并東域十七諸侯國,得各國精銳,沒必要繼續使用低階武者。

  黃巾軍本身便是農民起義軍,其中挾裹大量的平民,被東漢末年的漢軍擊潰,平均質量根本無法與西漢騎兵、大唐玄甲軍等各個王朝強盛時期的軍團相比。

  不過黃巾軍以量取勝,三十六萬黃巾軍之中自然會誕生一批天賦較高的士卒,以后張角再施展道術,使其成為黃巾力士。黃巾力士才是柴云天真正想要的精銳。

  柴云天可以輕易分辨出其中的孱弱者和精壯者。

  天賦高的士卒自然會得到更多的資源,而孱弱的黃巾軍可能會成為炮灰。

  柴云天也無法改變他們的天賦。

  張角很早就跟隨柴云天,在早期比較得力,還是半個謀士,但后面文有范仲淹、公孫鞅,武有程知節、霍去病等人之后,張角的存在感便比較低。

  張角一直以來率領的是一個土著軍團。

  現在,張角終于有了專屬于自己的軍團,黃巾軍團。

  張角手持九節杖,這一把九節杖是煉器司蒲元打造的低階法寶。

  “朕封你為大賢良師,統帥黃巾軍團。黃巾軍團要改掉潛意識的惡習,按照其他精銳軍團為標榜進行訓練。”

  柴云天直接封張角為大賢良師。

  大賢良師只是一個虛銜,沒有任何實權,負責統帥三十六萬黃巾軍軍團。

  前世張角為東漢朝廷眼中的叛賊,而現在是夏國的一個將軍。

  夏國武將分為不同類型,有統帥、猛將、水師將領、儒將,張角很難定義是什么類型的武將。張角懂道術,劍術也會一些。

  “臣將會率領黃巾軍團為陛下征戰,建立無上功業!”

  張角意氣風發。

  接下來夏國休養生息,他將會率領三十六萬黃巾軍在大山中建立城池,一邊開采天材地寶,一邊修煉,盡快練出第一批黃巾力士。

  至于其他黃巾軍,獲得的資源有限,就看他們是否有后天的造化。

  “三十六萬黃巾軍暫時駐扎在御南關一帶,由順天郡供給糧食。而后公孫鞅將會派遣工匠到御南關新建一座城池。朕再請巫神族長老布下古老的陣法,隔絕它族,庇護黃巾軍成長。”

  柴云天已有計劃。

  公孫鞅上奏請新建八座新城,其中一座城池的名字柴云天已經想好——黃巾城。

  黃巾城將由三十六萬黃巾軍駐扎。

  黃巾軍不但修煉,而且開采天材地寶、礦石,自給自足,與隱藏軍團不同。

  隱藏軍團深入十萬大山六千里,真正與世隔絕,而黃巾軍團算是半隱藏軍團,半兵半民。

  “前往御南關!”

  在張角的帶領下,三十六萬鬧哄哄的黃巾軍被分成三十六個大方陣,每一個大方陣一萬人。

  張角粗略挑選了最為精銳的一萬黃巾兵組成第一個大方陣,作為精兵,以后黃巾力士的人選。

  三十六萬頭裹黃巾的士兵陸續離開靠近御南關的大峽谷。

  黃巾軍團以步卒為主,騎兵數量極少。

  這也很容易理解,黃巾起義時騎兵掌握在東漢朝廷和其他世家軍閥手中,被用以鎮壓黃巾軍。

  “不知以后黃巾軍團和張角是否會給夏國帶來驚喜。”

  柴云天隨手埋下一顆棋子。

  即使是蠻族王朝也想不到大山中的一座城池全民皆兵吧。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