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297章 滕國異動

  霍去病橫掃石國四州的世家和宗門之際,真正鎮守石國四州的是高順率領的陷陣軍團,監視夏王廷與滕國邊境。

  鎮守石國四州十年,高順更加穩重,同時也熟悉了統帥十萬人的大軍團。他還留了絡腮,看上去更加魁梧。盡管不是目前華夏軍團最強大的一批猛將,高順的氣息也非常可怕。

  柴云天已經在十年內幫他恢復了陷陣營七百余人的規模。

  現在陷陣營七百余人,擔任陷陣大軍團之核心,人均武宗。

  一個騎兵駕馭戰馬疾馳回營,馬蹄聲匆促。

  “高順將軍,邊塞斥候密報”

  “來自滕國的信件”

  高順接過騎兵呈上來的信件,他的神情漸漸凝重。

  他所率領的陷陣大軍團鎮守石國四州,最大的敵人就是滕國。滕國吞并石國三分之二的領土,十年時間幾乎已經消化完畢。

  石國排名前三的世家、宗門都被滕國吞并,所以不難理解原本弱于石國的滕國,為了消化石國,還要一段時間。

  至于夏王廷分得的石國三分之一的領土,沒有涵蓋石國的核心領土。夏王廷消化領土的速度更快。

  正是由于滕國在消化石國的領土,高順鎮守石國四州期間沒有與滕國發生戰爭,甚至連小規模的沖突都沒有。

柴云天需要的是更多的時間,不輕易惹事,直到華夏軍團成長到可怕的地步  除非是其他諸侯國主動挑事,夏王廷才會舉兵討伐。

  與張儀等謀臣在十年前的判斷相差無幾,滕國在消化石國之后,似乎開始蠢蠢欲動。

  高順手中就握著來自滕國的信件。

  來密信者不是他人,而是投降滕國的石國六皇子,他率領的豹師曾經與華夏軍團作戰,被鋼鐵洪流、西漢騎兵重創。

  高順的陷陣軍團也與石國六皇子有過交手,對此人有所了解。

  石國九個皇子,沒有一個是紈绔子弟,他們都手握重兵,是一方統帥。

  奇怪的是石國滅亡之后,僅存的二皇子、五皇子、六皇子全部投靠滕國,而沒有投靠夏王廷。

  夏王廷的判斷是三個石國皇子選擇了看上去更加強勢的滕國,畢竟是滕國占領石國的皇城,俘虜一眾皇子的家人。

  “六皇子投靠了滕國,為何想要背叛滕國,轉投我們夏王廷”

  高順見到石國六皇子的來信,暗暗吃驚。

  六皇子在信件中表明想要率領一支精銳騎兵投靠夏王廷,不愿在滕國繼續效力,希望夏王廷可以收留。至于原因,則沒有闡明。

  這正是高順深感奇怪之處。

  六皇子的豹騎曾經給華夏軍團、召國、乾國造成不小的損失,可以說雙方結仇。如果六皇子可以在滕國混得過去,沒有理由會突然想要投靠夏王廷。

  “會不會是滕國指使六皇子詐降亦或者六皇子在滕國遭到打壓還是出于其他的考慮”

  高順在一瞬間,腦海出現諸多判斷。

  他是鎮守一方的大將,一旦判斷失誤,很有可能會導致夏王廷損失慘重。

  “立即秘密飛報未央宮,由未央宮決定是否接納石國六皇子。”

  高順思忖一時,雖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但他沒法決定如此重要之事。

  他讓一個陷陣營武卒前往禹都。

這一個陷陣營武卒拔出環首刀,竟然可以御刀而行陷陣營已經有武卒正式踏入武尊境界  “派出兩倍斥候騎兵游走于滕國邊塞,時刻防備滕國,一旦發現滕國大軍動向,務必回來稟報”

  高順察覺到烽火的氣息,調動更多斥候在邊塞巡邏,同時軍營里的紀律更加嚴格,兵馬分為三班,輪流執勤,防備滕國進犯。

  禹都未央宮,夏王柴云天卻不在禹都,平時管理事務的是范仲淹和公孫鞅二人,只有大事柴云天才會親自出現在朝會。

  實際上也沒有多少大事,有一班文臣打理內政、統計財政,每年王廷從領土收集資源、發兵討伐山賊、抓捕違背夏律的修煉者,諸如此類瑣事。

  在未央宮三十六座宮殿之一的武殿,范仲淹、公孫鞅面前立著龐大的地圖。

  按照柴云天的吩咐,夏王廷一直在探知未知的東域,逐漸將東域的地圖補充完整。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未知的敵人才最可怕,而已知的敵人,只要部署周祥,就可以坑死對方。

  夏王廷目前兩大文臣,分別代表儒家和法家,站在東域的龐大地圖面前,他們都不禁有些感慨。

  東域比他們想象中要更大,至少有十幾個諸侯國。

  除了范仲淹、公孫鞅,在場還有留守王廷的將軍,衛青、田忌、程知節,他們雙手交叉在胸前,仰望已探明的東域山川河流圖。

  夏王廷坐擁八州之地,南邊是十萬大山,北邊和西邊是滕國,東邊除了乾國,還有一個叫做鄘國的諸侯國。

  對于鄘國,夏王廷所知有限。

  十萬大山是天然的屏障,乾國是盟友,基本上夏王廷只有滕國這一個敵國。

  滕國國君忍辱負重,野心不比滅亡的石國小。

  “我們王廷的疆域不及滕國,畢竟滕國吞并了石國三分之二的土地,我們只得三分之一。”

  “滕國國君是一個極度擅長隱忍的君王,比起其他諸侯國的君王更加可怕。以一個弱小的滕國滅強大的石國,不可思議。我們這些年一直在設法探知其擊敗石國的底牌”

  公孫鞅指著東域的圖志,滕國從北邊、西邊對夏王廷的領土造成威脅。北邊威脅石國四州,西邊威脅召國四州。鎮守石國四州的是高順軍團,鎮守召國四州的是張角軍團。

  “高順上報的是石國六皇子想要投靠我們王廷之事。這件事,諸位意下如何”

  柴云天不在禹都,范仲淹詢問眾人意見。

  衛青說道“石國六皇子與我們有一些過節,不過可讓高順表面接納他,借以削弱滕國國力。一旦六皇子率兵來投,不管是否為詐降,先剝奪他的兵權,令石國六皇子前來禹都。若是六皇子詐降,他定然不敢只身前來,若并非詐降,六皇子來到禹都,可任由我們拿捏。高順現在應該可以鎮住六皇子。”

  “你所言不失為一條穩妥之計。我更擔心的是,石國六皇子的異動是一個訊號,也許很快滕國就有大動靜,我們一定要小心。如無意外,主公還在十萬大山的山陽城。”

  “不錯,主公趁此空暇前往山陽城巡視,以及拜訪巫神族,鞏固大后方。”

  “希望滕國不要來自尋死路,我們王廷已經不是討伐石國時的實力派人前去山陽城告知主公此事。”

  范仲淹、公孫鞅等人看向滕國的版圖。

  他們都是主張開疆擴土之人,自然也不怕和滕國開戰。

  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