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2145章 征民壯,建新城

  “巫神族與周圍勢力交好,加上他們自身底蘊不知深淺,沒有人會去惹他們,這大概是他們得以長存的原因。”

  公孫鞅手執黑子,正在與柴云天對弈。

  除了范仲淹、陳慶之,公孫鞅也加入了下圍棋的小團體。

  “請公孫卿征發十萬工匠、藥師、民夫、士卒前往十萬大山修筑城池,巫神族之人會為這座新的城池布置法陣。”

  “臣領命。”

  柴云天平時在修煉,一般有事時才會招來臣子下棋,一邊修身養性,一邊吩咐事務。

  “十萬民夫進度太慢,不如征發三十萬人。”

  公孫鞅是個狠人,也很追求效率,要建造一座新城,那么就要以最快的速度完工。

  秦國的大工程,每次都是征發大量的民夫。那是一個全民為兵的戰國時代。

  “保證供給他們足夠的工錢和糧食,還要派遣軍隊保證他們安全前往筑城的地方。至于城池的選址,本王相信公孫卿你和巫神族的人商議以后,會確定下來。最好靠近產出優質鐵礦、天地靈氣濃郁的山脈。”

  對公孫鞅加征壯丁的做法,柴云天沒有反對。

  在十萬大山盡快開辟出一座新的城池,開采十萬大山的修煉資源,可以為王廷提供更多的資源。

  “這座新的城池,名字該當如何?”

  “就叫山陽城。”

  公孫鞅作為法家大能者,效率極高,他已然熟悉王廷二十三路領土的戶籍人口,征發三十萬人只是大筆一揮。

  王廷管轄的文官會前往各地,征召工匠、藥師、民壯來到王廷集合,然后前去十萬大山。

  十萬大山之中有大量的天材地寶,如果王廷可以保證他們在新建立的“山陽城”安全,有不少平民期望著可以一夜暴富。

  三十萬人前去建造城池,這是一件不小的工程。

  不過王廷的重心還是放在北方邊塞。

  大夏王廷下令,征發三十萬士卒、三十萬民夫填充北方邊塞,同時征發三十萬民夫建立從王廷到北方邊塞的糧道。

  公孫鞅負責后方制定大夏律法、開拓農田、修建新城,范仲淹負責北方邊塞和糧道。

  如果是在古華夏,一次性征用百萬士卒、民夫,柴云天多半會被當成是昏王。不過大夏王廷人口眾多,一個小小的雄州城就有三十萬人。再加上武者可以輕易舉起幾百斤的重物,徭役并不算苛刻。

  巫神族三個長老暫時居住在禹都,等待前去修建城池的民壯、士卒集合。

  藥王孫思邈被柴云天派去帶隊修城,他將在十萬大山中種植藥草。原始而蒼莽的十萬大山比起未央宮后山更加適合珍貴藥草生長。

  “他們這群人不簡單,我們巫神族先前有恩于他們,再加上幫助他們在大山中建立城池,也許以后可以有助于我們。”

  “大長老,我們巫神族都不知道暗中幫過多少個王侯、王朝,可根據族里記載,我們真正需要王朝出手相助的次數,一只手掌都可以數過來。”

  “這叫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我們無盡歲月有恩于一萬個王朝,即使有一個王朝可以在危急時刻相助,那就是賺了。不然我們巫神族也無法從幾次劫難中挺過來。”

  幾個長老等待三十萬民壯集合期間,他們在禹都城中閑逛。

  大夏王廷沒有多少貨物可以被這幾個巫神族長老看上,他們唯一認為有價值的就是柴云天和他手下一群文臣武將妖孽的修煉天賦!

  無盡歲月,巫神族一直在默默資助與族里有來往、同時有天賦的人,不求每個人有回報,甚至對他們不抱希望,不過恩情一多,總有弱小時蒙受恩情的大能者在巫神族遇到劫難時出手相助。這便是巫神族的生存之道。

  三個巫神族長老悄無聲息地出現在應天書院。

  他們的修為想要闖入應天書院過于輕易,書院的護衛、士子無法察覺。

  還是有人被驚動。

  “三位長老有王廷令牌,大大方方進來我們書院就是了。”

  一個握著書卷的書生走出來,他現在是夏王的左臂右膀之一。

  三個巫神族長老老臉一紅:“整天要取出令牌,未免太過繁瑣。我們察覺到這里靈氣僅次于未央宮,故來一探究竟。”

  范仲淹知道巫神族是王廷可以結交的勢力,作揖道:“三位長老,許久不見。”

  “你的修為大有精進,再過百年,不,再過幾十年,你很有可能會超越洞虛境,進入一個新的層次。”

  范仲淹曾經和柴云天在巫神族部落待過,與幾位長老算是熟人。

  當三個巫神族長老再次見到范仲淹時,不得不稱贊其天資過人。

  范仲淹微微帶笑:“巫神族愿意幫我們王廷在十萬大山建立城池,這是一個大恩情。公孫兄正在晝夜征召民壯前來禹都,想必很快就可以隨各位長老前往十萬大山。此次征召民壯三十萬。既然三位長老到來,不如我們商議一番在何處建城,順便繪制更加詳細的圖志。我想是三位長老長期生活在大山之中,對十萬大山所知定然比乾國要詳細。乾國對于十萬大山的圖志記載,僅僅只深入三千里而已。在下想要繪制完整的圖志。”

  三個巫神族長老面面相覷。

  范仲淹還真會壓榨他們,想要通過生活在大山的巫神族,將整個十萬大山的地圖都繪制出來。

  不過夏王廷想要整個十萬大山的地圖做什么?

  巫神族長老搖了搖頭:“即使是我們幾個人,對十萬大山所知也不多,我們活的歲月太短,歷代長老又沒有繪制圖志的傳統,所以一直沒有圖志流傳下來。也許可以口述八千里之地的圖志。”

  “八千里也已足矣。”

  范仲淹可以將十萬大山的圖志從三千里擴張到八千里,他頗為滿足。

  巫神族長老好奇:“不知王廷想要十萬大山的詳細圖志有何用?”

  范仲淹還是微帶笑意:“在下只是對各地奇聞異志感興趣,想要了解多一些奇異之地,絕對沒有征服十萬大山的想法。”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