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四章 大“明”鼎鼎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這次江州之行讓前來評估的專家組們確實感受到此話的正確性。

  來之前懷疑和不可能論調充斥在每個人頭上,到了江州實地親身體驗后,贊嘆和不可思議成為主流觀點,專家組們真真切切被鯤鵬T1征服了。

  就連組內最挑剔的專家,也不得不閉上嘴,收起了他新能源領域權威專家的派頭。

  因為中華集團用詳實的數據以及鯤鵬T1優異的表現一一回應了專家組各種質疑,證明了自己確實不負盛名。

  “中華集團為國內新能源汽車之路探明了切實可行的方向,也許可以終結國內一直喋喋不休的道路選擇爭論。

  新能源汽車是未來,也是我們國家汽車工業彎道超車的希望。說不定,中國汽車業崛起的希望就寄托在新能源汽車身上,畢竟我們現在跟國外同行處于同一個起跑線上,將來鹿死誰手還說不準。

  我會把此次江州之行詳細寫一個報告,讓有關中央領導參閱,對新能源汽車的要上升到國家出面。

  早一天搞,就早一天有成功的可能!”

  看了鯤鵬T1的具體表現后,帶隊的專家組組長心情澎湃,他覺得自己必須把在江州發生的新動向,讓國家更高層次領導了解。

  “300萬的單車成本價,如果沒有國家,那肯定無法盡快擴大規模量產。要知道不是每個地方政府,都像江州那么有錢,肯拿出幾千萬來補貼。

  不過首都奧運會公交的訂單,你們是穩了,鯤鵬T1如此優秀的表現已經超出了奧組委的標準。在江州試運行半年時間后,你們就可以進京趕考了!

  我會建議首都方面,也小范圍采購鯤鵬T1上路,為2008奧運會做好準備。”

  高興之余,這位組長恨不得立即把鯤鵬拉到京城,讓主管領導好好感受一下國產新能源客車的威力。

  一個人真心喜歡一份產品,是會不遺余力推薦周邊人來使用,很明顯鯤鵬做到了這點,讓不少專家轉身成為它的擁躉。

  韓皓一聽,有這些專家的背書,鯤鵬提前進京還真有可能。跟江州相比,手握巨額專項資金的首都奧組委,財力更加雄厚。而且在首都上路運營,效果肯定要比江州好上十幾倍。

  按照他的初步設想,新能源汽車大規模推廣至少要到2008年以后,現在主要是驗證技術和可靠性,以及打出自己的品牌進而擴大影響力。真正的戰斗要在幾年后才會打響,現在依舊是內燃機汽車的天下。

  鯤鵬T1打出知名度,中華集團會先期推出鯤鵬柴油版的公交大巴,以此搶占現有的公交車市場。

  按照國內公交換代慣例,一般公交車換代時間在6—8年合適,超過10年算超期服役了。目前在路上跑的公交車許多已經到了報廢年限,這將會是一個巨大的細分市場。

  飯要一口口吃,鯤鵬先推廉價柴油版占領市場,待到下一波換代時再力推新能源電動版本,從而把中國廣闊的公交市場一網打盡。

  在法蘭克福車展率先亮相的K1,即A0級別小型轎車“明”,經過各項工作準備完畢后,正式在江州上市。

  被譽為小一號“秦”的“明”,在外觀上做出更大膽的改進,加入一些棱形線條,顯得更有侵略性,整車趨于年輕化。

  非常明顯這輛車針對的是第一次購車的年輕人群,他們會覺得QQ太小,“秦”又超過自己的消費能力,由此來選擇小一號的三廂轎車“明”更合適。

  對標車型的話,“明”跟賽歐、飛度、POLO定位一樣,主打新入門市場。

  中華集團近些年創造了爆款的神話,每推出一款新車,都會立即擠入同車型前三甲,甚至牢牢把握頭名位置。

  無論是A級車的“秦”,緊湊級SUV的“唐”,還是小型SUV的“宋”,乃至全新國產跨界MPV的宏光,都是廣大消費者追捧的對象。

  因此,對“明”的期待,大家都已經等候許久。

  尤其旗下經銷商隊伍,早就做好了迎接新車型的準備,因為在法蘭克福車展后,就有不少人前來詢問“明”到底何時在國內上市。

  從他們的經驗看,只要“明”定價合理,就能從A0市場中咬下一大塊肉,畢竟合資品牌的車型太貴售價動輒過10萬。售價10萬以下車型,消費者對價格接受度更為敏感,3000到5000元的差距都能使人變換目標。

  前來江州對鯤鵬進行評估的專家組,也應邀出席本次“明”的上市典禮,他們跟來自國內各地區的200多位經銷商代表一道坐在臺下。

  這個時候,他們更加感受到中華集團有形無形的影響力,耳濡目染發現身旁經銷商代表們都非常樂觀,積極中華集團推出的各款產品,并形成了盲目的崇拜效應。光是經銷商訂貨的主動打款,就是一筆龐大的數字,足夠許多企業活上好一陣了。

  專家們先是看到員工們積極向上朝氣蓬勃的一面,現在又見識了經銷商隊伍心齊強悍的風貌,感嘆中華集團真是國內汽車行業的一股清流,怪不得能短短幾年時間闖出如此大的名堂。

  “明”的實車,他們已經在中華集團內部見識過。

  可以說,“明”完全不像是傳統印象中自主品牌生產的轎車,成功顛覆了他們的認知,無論是設計還是做工都達到甚至超過合資車的標準。

  “如果把中華集團四個字抹掉,換上大眾品牌的車標,那么售價可以翻上3萬塊!”

  一位專家在看完整車后,由衷地說出帶有黑色幽默的假設。

  盡管以中華集團為首的自主品牌在不斷發力,但國產轎車和合資品牌之間,還存在著3萬以上的溢價差距。尤其在15萬以上市場,國產轎車還沒有證明自己的實力。

  這樣的國產魔咒,許多有志氣的消費者都希望由中華集團來打破。雖然一汽一直在宣傳將推出“奔騰”品牌打入15萬市場,但沒什么人能相信一汽有這個實力來破除該魔咒。

  奔騰還未上市,就迎來了一片看衰之聲,惹得一汽方面滿肚子不高興。可能是廣大國人對這個共和國長子,在中華集團對照下,揮霍了太多資源卻造不出自主國產好車的一種抗議。

  整個上市典禮,最吸引人眼球的莫過于新車價格公布時刻,配置有高有低,只要價格到位那么一切都好說。

  好比經典桑塔納現在還賣15萬,一群人大罵沒良心。倘若一旦只賣8萬塊,那大家就會說超值性價比,合資良心車了。

  分為手動和自動擋兩大類,“明”的售價開始公布在現場大屏幕上。

  首先是最低配的手動MT車型,售價6.48萬!

  “哇——”

  現場一片嘩然,大家都預計可能跟小型SUV“宋”售價差不多,沒想到“明”的售價還要低上4000元。

  這得感謝中華集團力推的平臺化計劃,讓旗下車型都大部分通用零部件,進而可以明顯降低采購成本。

  MT車型一共有3款,售價跨度為6.48—7.28—7.98萬。

  其中手動主推應該是7.28萬的車型,這個價格在當前市場很有競爭力。

  隨后CVT自動擋售價也開始公布,有了前面價格做鋪墊,大家心知也不會高到哪里去。

  “8.28—8.78—9.28萬!”

  三款CVT車型的售價得到了大家一致掌聲,超性價比的“明”又具備了爆款車的潛質。

  很明顯看出,“明”以6—9萬的價格區間,填補了QQ和“秦”之間的市場空隙,打通了消費者購車預算3萬到15萬的轎車選擇范圍,形成了一條龍的協同效應。

  “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這句話說了多少年。就我所見,自主品牌中只有中華集團做到了這點。

  將心比心,‘明’這樣優秀的產品確實出乎我的意料,真要在同級別車中選擇,我肯定毫不猶豫選擇它。

  這樣一看,國內其他汽車企業跟中華集團對比,不單是我們之前認為的研發水平落后,更是全方位一體化的落后。產品、員工、經銷商、管理以及資金等方面,全都處于下風。

  也許中國自主品牌的勝負,早在這一刻已經奠定了決出輸贏的關鍵。用不了幾年時間,我們就將見證新的歷史。”

  一位坐在臺下的專家如此感嘆,這趟江州之旅算是真正認識了中華集團的強大。

  “是啊,我也有同感!

  其他國有汽車企業還在走外援型之路,眼巴巴依靠合資企業給以技術。中華集團已經完成了內擴型改造,可以憑借自己的實力來跟合資品牌對抗,還不落下風。

  再有時日,說不定中國的國際汽車巨頭就在江州誕生了。”

  另一位同伴心有戚戚附和道,他也感覺中華集團的崛起已經不可阻擋。

  要實現銷量破百萬的目標,沒有各大細分車型支撐不可能做到,在A00、A0、A級別中華集團都實現了戰略布局,可以預見的未來必將會在B級車市場有所作為。

  因此,在典禮接近尾聲之際,當主持人宣布今天還會有一輛神秘嘉賓亮相時,許多人都對其充滿了期待,不知道到底是哪一款新車將跟大家見面。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