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八章

  在寶鋼公司一處保密級別為最高的實驗室內,韓皓和寶鋼鐵娘子謝華茹共同現身于此。

  由中華集團和寶鋼聯合攻關的自動變速器特殊材料項目取得重大突破,對CVT變速器行星齒輪所用材料的淬火工藝破解基本完畢。

  由董齊海帶領的材料研制小組在運用電腦計算材料比例方式后,直接到寶鋼的實驗室進行現場試驗。經過反復多次的材料混合比例和淬火方式實操,終于拿到了跟日系變速器96比例接近的成果。雖然沒有完全破解日方的工藝技術,但材料在使用方面已經能夠堅持一定年限。

  如果說之前國產材料變速器只能堅持半年時間,那么現在可以延長到6—8年時間,這其實已經實現了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只要繼續鉆研,造出一臺國產可信賴的CVT自動變速器不是問題。

  “想不到就這小拇指長的產品,就耗費了我們兩家接近5000萬的資金投入。”

  謝華茹拿起樣品對韓皓說道。

  “人類首次登陸月球的宇航員說,這只是他的一小步,但卻是人類的一大步。今天我們這個成果,只是自動變速器的一小步,但對中國汽車產業來說意義不亞于登月的一大步。”

  韓皓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材料工藝取得突破說明中華集團自主CVT項目在不久的將來就能迎來收獲季節。

  在國產廠家都以MT手動變速器為主流的時代,中華集團能夠獨立研制出自動變速器這不亞于汽車界的兩彈一星工程。

  “投入的5000萬資金,今后將會為我們國家賺回成百上千倍的收益回報。這次我們雙方的合作,讓我看到了寶鋼雄厚的技術研發實力。今后我們可以在發動機缸體、變速器新材料、高強度合金車身材料等高科技領域繼續合作。”

  寶鋼果然不愧為中國最現代化的鋼鐵廠,擁有許多鋼鐵領域的人才和設備,這次變速器材料取得突破離不開寶鋼的大力支持。

  在中華集團的自動變速器項目取得突破之時,耗費了3年時間用了8個多億國債資金的齒輪協會聯合攻關AT變速器項目卻迎來了就地解散的結局。

  8家入圍的變速器企業在AT項目沒有取得太多進展,動用了幾百名專家力量周游全世界買來眾多樣品拆解參考,唯一能拿得出來的成果就是得出結論:AT變速器技術含量過高,以目前技術條件中國無法攻克這道難關。而且就算中國搞出來了AT變速器也沒有競爭力,成本太高競爭不過國外品牌,還不如進口算了。

  這次自動變速器的國債項目除了花費大量人力、財力外,還得出了一個可怕的結論,就是國外自動變速器已經形成了規模、技術和價格壟斷優勢,中國沒有必要再在此進行大規模投入,風險太大。

  簡而言之,就是造不如買。

  “我們無法繞過國外廠商的知識專利,就算拿出來同樣的產品也無法競爭過對方成熟的產品。”

  在評審委員會遞交給中央的報告結論中有這樣一句話。

  就算投入上百億資金,中國的自動變速器依舊無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存活,國家資金面臨浪費收不回成本的風險。因此,舉國之力攻關自動變速器項目就此下馬停止。

  “8個億就這樣沒有了,錢都不知道花在什么地方,就搞出來幾部用不了的樣品,還得出一個莫名其妙的結論。”

  韓皓得知當初想入而不得其門而入的國債項目宣布失敗后說道。

  在國內其他變速器廠家宣布不再對自動變速器進行投入之時,韓皓卻堅持繼續對CVT項目加大投入。

  如果你拿不出核心的技術產品,就不要怪國外巨頭高價壟斷這個市場。就算是造不如買,也能逼迫對方降價銷售。

  自從中華“秦”上市之后,作為國產自主品牌,之前高高在上的桑塔納已經降價超過2萬元,幅度高達15,以目前趨勢看還將繼續保持下行通道。

  這就是中華“秦”從另一個方面帶給中國消費者的隱形好處。

  假如沒有國產轎車品牌的逼迫,那么大眾依舊可以憑借壟斷優勢拽取超常規利潤。

  當國家層面在綜合考量后放棄了在自動變速器的趕超計劃,作為民營企業的中華集團卻知難而上,誓要在被國際汽車巨頭壟斷的高科技領域有所突破。

  “就算質量差一些,但我們可以依靠自己的產能來分擔成本,足夠新項目活下去了。”

  對所謂專家得出造不如買,中國自主變速器沒有市場競爭力的結論,韓皓明確表示了反對。

  他親自開過手動和自動擋的車輛,對將來自動變速器將占據主流毫不懷疑。當轎車進入家庭,尤其女性同胞開車時,自動擋將會是列入購車優先條件的考慮。

  耗費8個億,動用了幾百個技術專家攻關AT變速器,雖然留下了一地雞毛,但還是有人在其中拼了命進行研究取得一些成果。

  “非戰之罪,這不是一兩個人可以逆轉的結果。”

  從一汽出來的凌云智如此評價道。

  松散的聯盟加上國企僵化體制,今天失敗的結果實際在一開始就足以預見。對AT這樣高精尖的項目,必須要有一個強力團隊對其進行長期奮戰攻關。

  “盡管我們主攻CVT方向,但AT項目還是一直在探索。我有個想法,既然國家不組織搞了,那么由我們出面收羅其中有志繼續對AT變速器進行研究的人員,組成新的研發團隊,會不會是站在前人的角度上接力前進。”

  AT作為應用最廣泛的自動變速器產品,韓皓對其當然一直都很有興趣。從戰略角度出發,AT是必須要掌握的技術,因此現在可以開始著手準備了。

  “只要你不怕錢打水漂,我當然是舉雙手贊成。”

  凌云智對此當然是大力支持。

  于是,韓皓委托他出面,開始在參加過國家AT項目的技術專家中游說并選擇合適的人才,組建中華集團旗下的AT項目研發團隊。

  “老凌,你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AT項目已經被國家宣布了死刑,就算搞出來也沒太大用途,過去三年的經歷弄得我真是心累了。”

  凌云智率先找到他的老熟人,津汽齒輪廠總工程師徐紅兵,沒想到剛說出來意就被頂了回來。

  徐紅兵當初滿腔熱血投入到AT項目研發中去,沒想到卻如同一腳踏入了泥潭,在這三年時間里頭發白了一小半,沒有收獲任何像樣的成果。

  他總結自己好像無意中撞入蜘蛛網的蟲子,被無形的體制弊端困住,使不出力氣活動。整個項目中內部群龍無首,猶如一群蒼蠅嗡嗡亂飛,結果誰也說服不了誰,錢花了不少但沒有成果出來。

  “老徐,咱們多年相識,廢話不多說。我只問你一句,你覺得咱們中國人能不能搞出一臺像樣的AT來?我想聽你說真話。”

  跟憔悴的徐紅兵相比,凌云智渾身充滿了干勁,從一汽出來后他在中華集團找到了自己施展才華的平臺。

  “液壓3AT應該可以實現,電控技術的AT我不敢保證,畢竟液壓已經是幾十年前的成熟技術。”

  液壓技術目前在國外已經被淘汰,AT變速器早就用上了電控技術,通過電腦控制變速器更加科學和順暢。

  徐紅兵對液壓技術有一定研究,但在電控方面中國人基本屬于一片空白,他自然也不例外。

  原本搞出液壓3AT樣機是有希望的,但伴隨國家一紙命令,整個課題組就地解散,樣機也就無從繼續。

  “國外廠家都用上了電控6AT,咱們卻搞不出幾十年前的古董液壓3AT,這樣的對比想想就讓人絕望了。”

  一臉苦笑,徐紅兵把他最難以接受的事情說了出來。

  “行!有你這句話就夠了。液壓AT搞出來也是咱們中國人的突破,搞出來液壓才有可能進一步攻克電控。老徐,既然你在原崗位干得不開心,干脆到我這里來吧,要人有人要錢有錢,你除了吃喝拉撒睡就只有一個任務,就是搞出AT變速器來。怎么樣,這夠意思了吧?我老凌從來都不會坑老朋友。”

  韓皓給了自己決斷的權力,所以凌云智立馬套現使用上了。在他看來,液壓AT也好過MT,真弄出來了對中華集團有重大幫助。

  “唉,問題是造出來也沒有用,白費功夫。現在市場上都是電控產品,液壓技術已經被淘汰了。老凌,我老了,不想折騰,打算安心呆到退休。”

  看來這次AT國債項目給徐紅兵很大打擊,他暫時失去了自信心。

  “誰說沒用,你搞出來我們中華集團有大把產品可以裝配使用。老徐,人在哪里跌倒就得在哪里站起來,你在這里搞不成功,不代表到了中華集團也重蹈覆轍。難道你就甘心就這樣背著失敗的名聲,灰溜溜呆到退休?做一個從戰場上不戰而敗的逃兵?”

  絲毫不給對方留臉面,凌云智一番話說得徐紅兵臉上火辣辣。逃兵一詞是任何有尊嚴的人都會拒絕的標簽,尤其對徐紅兵這樣有抱負的人來說。

  “有些事情不是我一個人說的算!老凌,你在一汽待了那么多年,難道還不清楚個人的力量比起組織有多渺小。如果說我是逃兵,那么這頂帽子我首先扔回去給首都的大人們佩戴,他們更有資格!”

  情急之下,徐紅兵透露出對項目被終止的不滿,實際上他還是期望繼續進行下去。但國債項目確實看不到希望,項目被砍他也一定程度理解。

  “我就說嘛,拼命三郎老徐哪里會如此簡單就放棄。趁我們現在還有力氣走得動,更要抓住歲月的尾巴奮力拼搏一把為中國汽車業做貢獻。就算我們失敗了,也是后來者寶貴的財富。”

  “唉,跟你相比,我的格局實在太低,老計較個人得失。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真是一言驚醒夢中人。”

  在凌云智親自出馬游說下,身為津汽齒輪廠總工程師的徐紅兵終于同意加盟中華集團AT項目團隊,在這里繼續進行他未完成的AT事業。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