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百十八章 出手救市

  2008年奧運會后兩個月的經濟數據出爐,增長率掉到了6左右,跟前8個月高達10的增速相比,產生了斷崖式的下跌。

  4的gdp下跌意味著有至少500萬人失去了工作,中國經濟情況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惡化。要知道每年中國至少有1000萬人新增就業,要保障他們的充分就業,經過權威測算gdp增速必須要維持在7.2左右。

  如果放任情況惡化下去,大量人口失業影響社會穩定,那么2009年將是中國經濟的滑鐵盧,極有可能掉入“中等收入陷阱”之中,中華民族復興之路更是無從談起。

  在美國宣布高達8500億美金的救市方案后,歐美發達國家們紛紛也宣布各自救市計劃,中國政府必須也要有所作為了!

  4萬億人民幣救市計劃就是在這樣背景下出臺,未來3年時間到2010年前,國家打算由中央直接出資1萬億,再帶動地方、企業和金融機構貸款等多元投資3萬億,進而為國內經濟注入救市資金,實行一攬子的救市方案。

  從公布資金流向看,主要是投入到基礎設施建設中去,例如高鐵、3g電信網絡、農村三通建設和棚戶區改造等民生工程。

  從1998到2008,十年一輪回,羅斯福新政當年產生的積極效果,將再次在中國被借鑒,通過政府大規模投資拉動經濟增長。畢竟出口萎靡,內需不暢,最終三駕馬車之中見效最快的政府投資成為救市首選。

  消息公布之后,中國股市立即大漲,顯示大家對未來情況的樂觀。

  不過4萬億到底如何細分,其中用在自主創新和結構調整的經濟升級方面號稱有3500億,但各行各業如何分配依舊未知。

  從股市最直觀的反應看,鐵路、電信、港口、機場等基建領域的國企股票大漲,而另外相關民企的股票卻波瀾不驚。中華集團旗下股票算是當中表現很好的代表,但跟國企們相比漲幅依舊落后。

  這個時候,正進入核心談判階段的并購沃爾沃項目應福特方面請求,暫時中止14天時間。

  對方給出的理由是美國政府主動聯系了福特汽車,對汽車行業的針對性救濟方案可能很快出臺。由于大環境的變化,福特汽車需要進一步評估集團的發展策略。

  在成功拯救了銀行、保險和房地產業務之后,金融市場開始穩定。美國政府將目光投向了下一個急需救援的領域——汽車業。

  美國三大汽車集團,連同其上下游產業鏈,包括零配件、物流、經銷商、相關金融業務等,直接間接就業人員數量超過150萬人。他們背后就是150萬個美國家庭,如果對汽車業放任不管的話,涉及金額超過1000億美元的資產可能成為壞賬,股市將再次發生踐踏效應,脆弱的美國經濟無法承受這樣的后果。另外作為制造業大國,汽車是當仁不讓的支柱型產業,從美國經濟安全考慮,絕不會放棄這塊陣地。

  200億美金預算的汽車救市貸款已經準備就緒,三大汽車公司可以向政府申請,不過同時得接受苛刻的監管條件和拿出可信服的改革重生方案。例如政府根據救市資金進入企業成為大股東并享有優先股權益,同時要求企業大幅度削減成本要能與日韓企業比肩,甚至以不排除破產重組的瘦身模式重生。

  這個消息對韓皓來說可不是好事,因為福特正是經營困難才在最后時刻決定出售沃爾沃。如果接受了美國政府救市貸款的話,他們理所當然會度過這個困難時刻,出售資產的話就顯得不那么緊迫。

  對比捷豹路虎,中華集團更需要的是沃爾沃這塊優質資產。

  福特內部開始緊急評估接受美國政府救市貸款的利弊,好處是企業獲得政府資金,足以挺過次貸危機帶來的寒冬。壞處就是大股東福特家族今后要接受美國政府的監管,福特汽車可能面臨去家族化的結局。

  在計算過賬戶的資金后,比爾福特代表大股東決意暫時不接受美國政府的救濟,堅持獨立自主走出泥潭,福特依舊是福特家族的產業。

  反觀另外兩家巨頭通用和克萊斯勒,都接受了美國政府的監管,分別獲得第一期高達94億和40億美金的貸款,交出了公司控制權暫時避免破產的境地。

  福特宣布暫不接受政府貸款的新聞一出,韓皓就知道沃爾沃穩了,因為他們必須繼續出售資產來獲得現金。

  預計2008年沃爾沃將會帶來15億美金的虧損,福特隨即恢復了跟中國人的談判,并且將進度加快,只求盡快出手這個燙手山芋。對捷豹轉售給塔塔汽車,以及三方共同研發下一代v6發動機渦輪增壓技術等,都作出了讓步。

  這反倒又給了韓皓壓價的機會,28億的報價下跌到22億美金,沃爾沃看來要跟捷豹路虎一樣“下嫁”到中國了。

  美國政府救市后,歐盟國家也忍不住了,他們必須也增強自家汽車的競爭力,也宣布了高達400億歐元的救市方案,主要是法、德兩大汽車強國牽頭實施。

  由此可見,汽車工業在各國經濟中的重要戰略地位。

  視線轉回國內,中國汽車企業的銷量紛紛下滑,除了中華集團一家有望完成年初定下的銷售數量外,其他車企都無法完成既定目標。年初韓皓因次貸危機影響做了保守估計,將今年目標定為只比去年增長5,沒想到一語成讖應驗。

  上半年所有人還一致認為2008年,乘著奧運東風中國汽車市場有望銷量突破1000萬輛,沒想到下半年風云突變汽車突然都賣不動了。

  合資品牌還好,迄今為止目標完成率南北大眾實現了80,日系三強達到了85,屬于可以接受范圍。反倒是國產自主品牌成績就上不了臺面,像長城、華晨完成率在40出頭,奇瑞、海馬好一些在50左右。

  最近兩個月中國汽車業更是陷入了全行業虧損境地,市場一下子沒有了,沒有消費者走進4s店購買新車。

  中國經濟支柱之一的汽車業啞火,是國家gdp大降的一大主要原因,呼吁國家對汽車業救市的聲音也開始增多。

  救市的4萬億全部投向了基礎設施和民生等領域的重大項目,但對具體經濟層面卻沒有涉及,很快國家“十大產業振興規劃”正式出爐,汽車赫然名列其中。

  鋼鐵、汽車、船舶、石化、紡織、輕工、有色金屬、裝備制造業、電子信息,以及物流業這十大重點產業,成為國家應對金融危機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的扶持對象。

  非常驚訝的是作為真正拉動國內經濟的龍頭房地產卻沒有被列入其中,顯示出這一領域的敏感性。

  不管如何,反正汽車被列入國家級救市的行業,具體措施如下:

  一是2009年開始對1.6l及以下排量汽車實施購置稅減半政策,預計能大規模釋放消費者購車意愿。

  二是財政安排50億元,對農村報廢三輪和農用車置換購買1.3l以下微型汽車,給以一次性財政補貼。

  三是安排100億專項資金,重點支持企業技術創新和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發展。

  四是實施新能源汽車戰略,國家對新車補貼資金,支持新能源汽車在大中城市示范推廣。

  五是鼓勵汽車企業重組,支持大型汽車集團兼并整合資源,同時大力發展自主汽車品牌,完善消費信貸服務。

  連續五條汽車行業的救市政策,中華集團全部符合,有人甚至說是為其量身打造。

  1.6l以下小排量購置稅減半,正好符合中華集團的產品線定位,尤其新公布了1.6t渦輪發動機的成功研發,讓公司大部分產品線收益。1.3l微型車市場,華夏品牌的汽車在該領域占有壟斷性地位,國家支持農民換車,當然會讓華夏汽車銷量大增。至于新能源領域,中華集團是全世界的領頭羊,國家拿出專項資金支持研發,并且還補貼新能源汽車更是絕對的利好。至于鼓勵自主品牌發展和行業重組,中華集團有望獲得政府采購支持,繼續鞏固國內占有率第一的位置。

  汽車救市消息一公布,中華集團旗下股票全部漲停,真金實銀的資金知道流向哪里才有利可圖。

  跟大多數人預測相比,購置稅減半、補貼購車和鼓勵重組等都不出意外,只有新能源汽車一躍成為國家戰略出乎所有人意料。

  為何國家將新能源汽車列入國字頭發展戰略,就是因為看到了中華集團在該領域取得的優異成績。歷經奧運會大檢驗,證明了新能源汽車可以肩負起出行的重任,替代內燃機產品已經成為可能。

  內燃機領域中國汽車工業處于追趕之路,但在新能源領域汽車方面卻實現了領先地位,這讓國家高層看到了汽車行業彎道超車的成功機會。

  既然中華集團可以,那么其他自主企業也應該能夠做到,依靠政策扶持指導,將來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中國勢力將毫無疑問崛起。

  可以說,中華集團是汽車救市的最大贏家,提前布局讓這個優勢將保持至未來五年時間。

  原本中華集團的資金還略顯緊張,但救市政策一公布后,銀行們紛紛上門追著要給企業貸款,不用抵押只要有個規劃方案就敢批復數億元金額的貸款。例如正在進行的并購沃爾沃項目,輕易就獲得超過百億的貸款支持,在國家要求4萬億計劃下,中國銀行開始了大水漫灌的時代。

  據中華智庫給出的專業分析報告,未來3年國家號稱投入4萬億救市資金,實際上規模可能高達30萬億。

  因為好比中華集團獲得銀行貸款100億,這個金額是一次性發放到賬。而中華集團不可能一次性就花掉100億,可能只需要25億使用,剩余75億就存放在銀行之中,于是貸款變成了存款。而銀行又可以將這75億再用于貸款放出去,存款又變成了貸款。

  這樣循環反復的話,4萬億真金白銀投入市場,真正運轉下可以達到30萬億的資金規模。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