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四十九章 劍器行

  在聽到覺空這番發言后,從我們現在的角度可以看到,凌軒忍不住長出了一口氣,神情明顯放松了許多。

  在我與春亭弈和的眼中,這只不過是一番實力的檢驗,并不會有任何危險存在,可是凌軒與沈浪卻并不清楚這一點,在他們如今的認知中,這十二都天大陣乃是足以威脅到生命的上古奇陣。

  雖然凌軒剛才表現的毫無畏懼,甚至還出言提醒覺空手中并沒有兵刃傍身,但是很顯然,這十二都天大陣畢竟是傳說中的陣法,凌軒如今既然面對此陣,心中定然不可能同他表現出的那般淡然。

  而如今,覺空口中的這番話語雖然簡單,但是在其中卻絲毫不加掩飾的透露出了一個事實,那就是在此番爭斗中,覺空絲毫沒有生死相向的念頭,那也就是說,縱然凌軒不敵也絕不會有性命之憂。

  所以,凌軒那緊繃了許久的神經,在聽到覺空口中所說之后終于得到了放松,這才能夠以最好的狀態面對覺空等人的陣法。

  覺空自然能夠看出凌軒神情的變化,不過他并沒有開口點破,而是隨意的用手指了指身后,口中繼續解釋道。

  “既然不是生死相向,那貧僧自然不需要手持兇器,而我之所以會讓身后這些后輩手持棍棒,乃是因為這些后輩實力不濟,若不是因為這陣法加持的緣故,想來其中再無一人能是施主的對手。”

  “所以,貧僧此番雖然沒有加害施主之意,但是施主既然取出了寶劍,那貧僧就只能讓這些后輩手持棍棒用以防身,還望施主理解。”

  “大師客氣了,今日之事本就是我們理虧在先,就算大師行那金剛手段,在下也無法說出半句怨言。”

  聽到覺空的這番解釋,凌軒連忙客氣的回答道。

  “而如今,在下已經手持神兵,大師卻依舊手無寸鐵,這已經讓在下甚是羞愧了,大師萬萬不需要過多解釋。”

  “阿彌陀佛,施主能理解那自然是再好不過。”

  覺空微微頷首,語氣開始變得嚴肅。

  “施主,天就要亮了,如今寒暄已過,施主也是時候來體驗一下這十二都天大陣了。”

  凌軒同樣微微頷首,他右手持霜天,伸出左手輕輕的在霜天的劍尖部位彈了一下,伴隨著陣陣劍鳴,他朗聲說道。

  “既然大師執意邀請,那在下就恭敬不如從命了,若有冒犯之處,還請大師見諒。”

  覺空并沒有繼續開口,而是伸出手做了一個請的手勢,隨后,便看到他的手勢幾度變化,隨著他手勢的變化,陣型也再度發生了改變,看來他依然是手勢作為號令身后眾人布陣的信號。

  凌軒并沒有被對面陣法的變化所打擾,或許是出于對覺空的信任,覺得他不會出手偷襲,凌軒在話音落下之后,居然直接閉上了自己的雙眼,整個人頓時處于一種玄而又玄的狀態。

  我正驚訝于凌軒如今這種絲毫不設防的狀態,便聽到身旁的春亭發出了一聲輕笑,笑聲中滿是對凌軒的信任。

  “這小子,到了現在終于舍得拿出壓箱底的本事了。”

  還沒等我開口詢問春亭此言何意,便見到凌軒忽然睜開了雙眼,此刻的凌軒整個人如同一把出鞘的寶劍一般,渾身上下滿是肅殺之氣。

  而就在凌軒睜眼的那一瞬間,我忽然絲毫感受不到他先前面對陣法的擔憂,從他身上透出的是滿滿的自信。

  凌軒在原地隨意的舒展了一下手腳,然后便將目光直直的看向對面的十二都天大陣,只見他右手高舉霜天,同時整個人擺出了一種讓人難以置信的姿勢,口中念念有詞。

  “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

  “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

  我驚訝的重復著凌軒口中所說,隨后看向一旁的春亭,眼中的詢問絲毫不加掩飾。

  “春亭,這是怎么回事,凌軒口中所說為何如此耳熟,難道他如今所用的乃是傳說中的劍舞?”

  “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

  春亭點了點頭,臉上滿是笑意,在看向凌軒的同時對我緩緩開口。

  “韓川你說的沒錯,凌軒如今所使用的正是唐時公孫大娘的絕學,劍器行。”

  得到春亭確認的回答后,我的目光再一次望向了場上的凌軒,心中的驚訝溢于言表。

  所謂公孫大娘,傳說中乃是唐玄宗開元年間著名的教坊舞伎,公孫是其姓,大娘是對年長婦人的敬稱,后人尊稱其為公孫大娘。

  在傳說中,公孫大娘擅長持劍起舞,時人盛贊,唐時著名詩人杜甫,正是親眼目睹了公孫大娘弟子的劍舞之后,這才留下了著名的“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

  不過卻少有人知,公孫大娘真正精通的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舞蹈,而是被稱為劍器行的一種絕學,此乃是殺人對敵的真正手段,絕非一般人能輕易習得的舞蹈。

  只是沒想到,凌軒真正壓箱底的功夫居然正是這劍器行,這實在是出乎我的意料。

  就在我遐想之時,凌軒已經以一種詭異的姿勢闖進了覺空等人的十二都天大陣之中,隨著他手中霜天在月光下揮出的一抹劍光,他的口中再度低聲吟唱。

  “霍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群帝驂龍翔。”

  隨著這番吟唱,霜天上光芒暴漲,劍氣四溢,居然主動地襲擊向了這布陣之人!

  不過很顯然,覺空等人絕不至于如此簡單。

  先前便已經說過,覺空身后之人手持的乃是白猿母子棍,使用此棍之人,在對敵之時,多以點、崩、戳、格、刁等技法近身防守反擊,使用之時可以展現出其長短兼施、倏忽縱橫、前后出擊、疏中帶密、梢把兼用的技擊特點。

  也就是說,凡是用這白猿母子棍之人,定然無比精通白猿靈活多變之意,多數并不以力破敵,而是以靈巧著稱。

  而且,覺空既然選擇這十一人與其共同列陣,那這十一人定然有著不同凡響之處,所以,在見到凌軒劍氣的短暫驚訝之后,這些人馬上便自發的做出了相應的應對手段。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