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03章 御前爭婿(二)

  讓他們鬧皇帝吧。張寧出了昭仁殿,見鄭王和楊士奇沒追過來,便放慢腳步。

  他正不緊不慢地走著,突然見道旁一人俏臉緊繃,杏眼圓睜地瞪他。

  正是悠悠。

  她極有神采的眼眸如兩潭深不可測的泉水,既冷凜又清澈,就那么看著張寧不說話。

  張寧走過去,嗓子眼竟然有些干,聲音嘶啞地道:“悠悠,你……在這里等我?”

  不知道她在這兒站多久,天氣熱,白哲的額角微有汗漬。張寧很想伸手給她擦拭,然后,他就這么做了。

  手還沒碰到悠悠的額頭就被擋了回去,悠悠眼睛如同利箭,聲音如同寒冰,道:“做什么?”

  剛才她站在這兒,腦海里一直回蕩雨中初識張寧的那一幕,最后只剩綠蘿一句話:“登徒子!”

  綠蘿說得沒錯,他就是一個登徒子。

  悠悠咬他的心都有了,哪肯讓他觸碰自己臉頰?

  張寧沒說話,掏出一塊潔白的錦帕遞了過去,掏錦帕的過程中,趁悠悠只是瞪自己的臉,沒注意自己的動作,飛快把玉佩握在手心。

  拿在手里也是有一定運氣加成的,只是沒有戴在身上那么多,這不是情況緊急,來不及戴上嘛。

  悠悠一把拍掉錦帕,別過臉。

  “首輔大人邀我過府,當面提及親事,我拒絕了。我以為這件事就這么過去,完全沒想到,他不顧首輔之尊,親自寫信給家父。”前面是實情,最后一句話卻是張寧無恥地玩了文字游戲,楊士奇讓他寫信給張勇,他一直拖延,最后楊士奇不得已才自己寫信,派心腹小廝送到大同,等了回信再回來。

  這么說,在悠悠聽來,那就是張寧不得已了。畢竟這個時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才是正道,沒有這兩樣,那就是私情,換作平常百姓家的女子,是要被浸豬籠的。

  果然,悠悠神色稍霽,又瞪了張寧一眼,道:“怎么不事先跟我說一聲?”虧我幾次跟你提及,父王到京會允了我們的親事。

  玉佩開始起作用了。張寧心中大定,故意苦笑道:“我昨天剛接到家父的信,說已允了首輔的親事。想必首輔也于同一天接到信,才在昨晚派人請我過府。”

  悠悠這才明白,原來昨晚他在楊士奇府上,難怪去請他的小廝回報他不在府中。

  “你回府為什么不過來?”悠悠的神情又緩和一些。他昨天才知,確實不能責怪他。

  “我回到府中已經三更。這么晚了,怎么好打擾王爺?”張寧說得理直氣壯,沒有一點心里負擔。哪有新女婿半夜三更上門求見的?這是多失禮的事啊。

  “今早面對父王時,你還不說。”

  冷凜的眼神沒有了,代之的是哀怨。這是怒氣已消了?張寧心里幾乎要樂出花來了,暗暗決定下次遇見鄭王,先把玉佩戴上再說。至于楊士奇倒不用太在意,親事已成,他是贏家。

  “我沒來得及說,王爺已經知道了。”張寧做無奈狀,道:“我趕過去,本來就是要說這件事的。”

  “楊東里怎么就看上你了?”悠悠上下打量張寧幾眼,道:“我怎么沒看出你哪里好?”

  這就有點小情侶打鬧的意思了。張寧心里樂壞了,一場風波消彌于無形啊。他趕緊道:“我也不知道。要不,你問問他?”

  “誰理那老貨。”悠悠嫌棄道:“天天只會和皇祖母說些政事。”

  雖說不喜歡這些,但身處權力中心,悠悠耳濡目染,也懂了不少,只是很多時候只能聽,不能建言,未免美中不足。聽政務時,她有時候難免想,這件事其實可以這樣處理嘛……

  張寧微微一笑,道:“或許我長得英俊呢?”

  他這具身體確實帥氣俊朗,要不然楊容兒也不會一見他便犯花癡,默許祖父安排的親事,之后在路上遇到他,又主動邀他一起去積潭寺。

  悠悠撇嘴道:“你哪里俊了?”

  說是這樣說,一雙極有神采的眼眸卻上下打量他,最后停在他臉上,只覺他的眉,他的眼,他的鼻子,他的唇,都是那么的好看。

  張寧任由她看,得瑟道:“哪都俊。”

  “哼!”悠悠俏臉微紅,再次別過臉去,這次卻是害羞了。

  過了一會兒,她道:“你就這樣跑出來,任由他們在皇兄駕前爭論嗎?”

  皇帝脾氣好,倒不用擔心他惱怒,但是兩人這么鬧,也不是事啊。

  張寧道:“家父不在京中,我說了又不算,有什么辦法?要是我說了算,會有這事嗎?”還是現代好啊,戀愛自由,最不濟還可以偷戶口本去領結婚證,這些擱到大明朝卻行不通。

  “那你也不能這樣跑出來啊。”悠悠認真道:“父王身體不好,氣壞了怎么辦?”

  “你不也跑了嗎?”張寧道。

  悠悠瞪他一眼,道:“不是被你氣跑的嗎?你氣跑我,不應該幫父王一些嗎?”

  哎,按照這個時代的游戲規則,楊士奇才是我老婆的祖父吧?憑什么我不幫自家親戚,反而幫你父王?張寧無語了一下,道:“你父王一見我就揮拳,我怎么幫?不想被他打死,只好跑了。”

  “這樣啊。”悠悠嘆氣:“父王的脾氣是不大好。”

  張寧道:“你知道就好。”

  兩人同時望向乾清宮方向,只覺偏殿那里似乎有什么動靜傳出,側耳一聽,又什么都沒聽到。

  幾息之后,張寧道:“我們是當事人,偏偏什么都做不了,只能由他們決定我們的終身。”太不公平了。

  悠悠輕聲道:“我本來擔心你三年內不能封侯,沒想到三年未到,楊東里便跳出來。”

  以她對太皇太后的了解,既是三年之約,若是張寧做到還好,若是張寧沒有做到,她絕對不會同意這門親事。自成祖靖難之后,接下來幾任皇帝都沒有封賞爵位,要封侯何其難?

  張寧明白她的意思,道:“若是三年期滿,我還是安鄉伯之子,只能襲爵,你會嫁我嗎?”

  他指的是爵位,不是官職。

  悠悠白了他一眼,道:“令尊不是答應楊東里的親事了嗎?”

  張寧被噎了一下,干笑兩聲,道:“我是說,如果沒有首輔大人許親,我又沒能封侯,你還會嫁我嗎?”

  悠悠輕輕頷首。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