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百章 出口建議

  許望秋整理了一下思路,站起身來,緩緩地道:“剛才丁總經理說,讓電影廠發揚風格,先集中力量修建電影院,等電影院修起來了,再和電影廠分賬。這個想法聽上去有道理,但不具可行性。我不知道大家注意到電視機的新聞沒有?去年魔都電視機廠引進了彩電生產線;今年蓉城無線電一廠,還有綿陽長虹廠引進了電視機生產線。其他省也在引進,或者在考慮引進電視機生產線。這意味著在幾年內,電視機會在中國迅速發展和普及。這意味著,我們國家的電影產業會跟其他國家一樣,遭到電視的嚴重沖擊。修建電影院很重要,但有好電影吸引觀眾更重要;如果觀眾都不看電影了,那修再多的電影院有什么用呢?

  電影受電視沖擊是世界性的問題,現在全世界只有美國人找到了解決辦法,就是走大場面、大制作,拍能夠帶給觀眾強烈視聽沖擊力的電影。這種電影成本很高,按照我們現在的政策,一部電影收入只有90萬根本不可能搞。而且拍商業大片需要積累,尤其是電影特效,需要長時間積累。否則等到危機爆發了,就算國家打破統購統銷,讓我們拍大片,但由于我們缺乏積累,不可能拍出來的。我們電影廠要求改變分賬方式,不是考慮自己的利益;而是為了整個電影行業的發展,是為了中國電影的未來。”

  許望秋頓了頓,看著丁建明,大聲道:“我們知道修電影院很有必要,我們并沒有要求像國外那樣,電影廠拿大頭,電影院拿小頭。好萊塢商業大片,制片方能夠拿60%,甚至更多,我們要求的拷貝式階梯分賬,算下來還不到15%,這很過分嗎?”

  幾個電影廠廠長都露出燦爛的微笑,望秋這小子打嘴仗果然厲害,丁建明調子唱得很高,誰要是分賬誰就是反對群眾看電影,但望秋的調子唱得更高,誰反對分賬誰就是阻礙中國電影在未來的發展。

  中影的人雖然對許望秋的話非常不爽,卻找不到理由反駁。丁建明也沒有說話,只是靜靜地看著許望秋,心想這個年輕人果然厲害啊!

  許望秋咧嘴笑了笑,道:“中國電影現在的問題,歸根到底還是我們太窮了。至少窮這個問題不可能在短期內解決,我覺得不管電影廠,還是電影公司都不應該只關注票房,應該拓寬渠道,想方設法增加收入。拿電影廠來說,除了國內票房,為什么不考慮電影出口呢?”

  丁建明聽到這話淡淡地道:“誰不想把電影賣到國外賺外匯啊,但你以為電影賣出去容易啊?我們的電影根本就沒有多少人買。”

  許望秋輕輕笑了笑道:“1972年香江拍了部電影叫天下第一拳,在香江本地表現非常一般,但電影在美國上映后卻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票房大賣,躋身當年美國七大賣座電影之列,票房超過兩千萬美元。去年香江電影醉拳在東南亞引發觀影狂潮,今年在東瀛上映后取得了將近20億日元的票房,全球票房超過2200萬美元。去年有一部叫笑拳怪招的電影全球票房也超過了1200萬美元。香江能做到的,我們為什么不能做到呢?”

  話音方落,丁建明馬上反駁道:“那是武打片,我們根本拍不了這種片子。”

  許望秋輕笑一聲:“為什么拍不了?難道我們沒有武術高手,難道我們找不出會武術的演員?不說功夫電影,戰爭片總能拍吧?蘇聯電影戰爭與和平大家應該聽說過,是一部耗時五年完成的鴻篇巨制,影片拍攝得到了蘇聯軍方的大力協助,動用了12.5萬名演員和35000匹戰馬,并且每位士兵都有自己的武器和軍裝,其制作費高達3260萬盧布。電影出口之后席卷整個西方電影市場,把當年許多好萊塢巨片打得一敗涂地。

  前年美國拍了一部電影星球大戰全球票房超過了7億美元,我們拍星球大戰很困難,現在確實沒那個技術。可我們能拍我們擅長的啊!就像香江電影,武打片是他們擅長的,而美國拍不了,所以,香江武打片在美國很受歡迎。我們也有擅長的,我們也有我們的優勢,就是我們人多,我們拍戲可以調動部隊,如果有需要我們可以掉幾萬人的部隊來拍戲,美國人能做到嗎?香江電影可以嗎?不可能的。全世界拍電影,玩大場面,只有蘇聯人可以跟我們比。全世界只有我們和蘇聯能夠做到,這就是我們的優勢,我們為什么不用呢?

  蘇聯人可以把他們的文學名著搬上大銀幕,橫掃世界,我們也可以把我們的文學名著搬上大銀幕啊!我們的三國演義、西游記在東亞地區是很受歡迎的,尤其是東瀛人,他們對三國文化是非常狂熱的,拍成電影肯定會大受歡迎。比如我們把赤壁大戰搬上銀幕,光是東瀛市場就足以獲得幾千萬的收入,再加上其他市場,獲得上億美元的收入是完全可能的。現在我們國家缺外匯,而電影是能夠出口創匯的,為什么我們不抓住這個機會呢?”

  在場的大佬們被這話驚呆了,文化部是有名的窮部,日子過得扣扣索索的,整天都在為錢的事犯愁,而1978年中國的外匯儲備僅有1.67億美元,要是文化部能賺回上億美元的外匯,那情形簡直不敢想象。

  丁建明冷笑道:“電影有賠有賺,你怎么保證電影一定能賺錢?”

  許望秋淡淡地道:“我沒法保證,但這個世界有一定能成功的事嗎?在場諸位前輩很多都參加過革命,甚至上過戰場。在上戰場的時候,誰能保證自己不死,誰敢說自己一定能活下來?難道有可能會死,我們就不革命了嗎?在我拍鋤奸的時候,正好東瀛有個劇組來探班,東瀛制片人看到鋤奸的樣片后,直接出價20萬美元,要買電影的東瀛版權。只是我們沒有出口權,沒法答應;如果我們在談一談,5,60美元,甚至上百萬美元都有可能的。在加上東南亞,歐洲,美國,賺幾百萬美元是完全可能的。”

  在場領導和各個電影廠的人聽到這話都大吃一驚,東瀛可是電影強國,竟然有東瀛人買許望秋的電影,這也太厲害了吧!

  電影局局長霍振剛忍不住道:“你不是開玩笑吧,東瀛人真的要買鋤奸的版權?”

  不等許望秋開口,徐商楚先開口了:“千真萬確,當時我就在場。當時東瀛人是向我出價的,他知道我是魔影廠廠長。當時魔都電影局的領導也都在場,他們都可以作證。當時東瀛人直接就開價20萬,就像望秋說的那樣,如果多談談的話,5,60萬是完全有可能的。剛才聽了望秋的建議,我覺得很好,如果要搞出口試點的話,可以在我們魔影廠搞。”

  其他幾個廠紛紛道:“我們北影廠條件好,我們適合搞試點。”

  “我們長影技術扎實,我們適合搞。”

  “望秋是我們秀影廠培養出來的,我們秀影廠最合適。”

  王嵐西知道現在國家特別缺外匯,想外匯都快想瘋了,如果電影系統能夠出口創匯,那么國家肯定會舉雙手贊成,文化部這個有名的窮部也可以揚眉吐氣了,當即道:“望秋,說說你的具體想法,具體該怎么做?”

  許望秋緩緩地道:“我覺得可以成立一家專門的中國電影出口公司,這家公司擁有影片的對外出口權,而且獨立核算、自負盈虧;最重要的是這家企業在進行票房結算的時候,與國際接軌,采用票房分賬的方式結算。如果電影是公司自己發行,那么電影院拿50%,出口公司也拿50%。如果電影交給中影發行,那么電影廠拿35%,剩下的由中影和出口公司分。”

  丁建明當即叫了起來:“我堅決反對,如果這么搞,等于把我們中影當包袱甩開了。”

  許望秋看著丁建明,微笑道:“丁總,只有一家電影廠這樣,又不是全部都如此,怎么能叫把中影甩開呢?不能只考慮中影公司的利益啊,我們現在是全國一盤棋,國家需要外匯,既然我們電影系統有辦法從國外掙外匯,有辦法為國分憂,怎么能只考慮中影的利益,而置國家和人民的利益于不顧呢?”

  丁建明沒想到許望秋大帽子一頂接一頂的扣過來,簡直把他說成只有個人利益,沒有國家利益的官僚了,如果不是在會場,如果不是眾多領導在場,他肯定破口大罵了。

  王洋他們幾個電影廠廠長差點笑抽了,這兩年他們沒少跟中影公司交手,但始終沒有討到好,現在看到丁建明吃癟,一個個簡直比吃了人生果還舒心。

  哈哈,把望秋叫上果然是對的!

  許望秋見丁建明不在說話,繼續道:“我不是為難丁總,而是沒有其他選擇。電影要出口,肯定得是制作精良的影片,如果電影粗制濫造,人家肯定不會買。我們的電影要走出去,肯定都走大制作的精品路線。比如我們要拍赤壁,演員的盔甲、武器、道具等等都要錢,拍三國戲,肯定得修三國城啊,要拍這樣一部電影沒有上千萬的資金是搞不定的。”

  許望秋的目光在眾人身上掃了掃,輕笑道:“電影投資這么高,回本風險很大,為了減少電影虧損的風險,在國內實行票房分賬是很有必要的,能夠讓出口公司沒有后顧之憂。這樣一來,就算電影在國外賣得很一般,有國內市場保底,那電影廠就不會虧。那電影廠就可以放心大膽的拍,就可以拍更多的精品電影,為國家賺取更多的外匯。”

  說完,許望秋沖在場眾人躬了躬身子,坦然坐下。

  韓國總統金泳三有句名言:如果迪斯尼一年的營業額跟全球計算機巨擘IBM旗鼓相當,那么,為何不全力發展影視工業呢?

  許望秋是同樣的看法,一部星球大戰的票房收入比中國外匯總儲備還多,那為什么我們不大力發展影視產業呢?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