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236 藝術中心

  出口公司藝術中心的會議室十分熱鬧,藝術中心除了在外地拍電影的,其他人全部到齊。他們三五成群,或坐或站,小聲議論著。

  4月份藝術中心原來的主任調走后,主任位置就一直空缺。到了5月份,藝術中心的人都知道,王嵐西點了許望秋的將,由許望秋擔任藝術中心的主任。藝術中心的人對許望秋是耳熟能詳,知道他跟王嵐西的關系,也聽說過他的光輝事跡,但大多都沒有跟許望秋接觸過,不知道他什么樣的人。

  在許望秋到香江公布出口公司的政策后,整個藝術中心彌漫著一股緊張的情緒,導演和編劇尤其緊張。導演、編劇跟其他人不一樣,如果電影能夠開拍,導演可以拿500塊的分鏡費,而編劇能拿1500的稿酬。對他們來說,這是一大筆收入。如果許望秋不用他們,重用香江導演的話,那么他們的收入就少了一大塊。

  沈曜庭是電影《405謀殺案》的導演,原本是魔影廠的中生代導演,由于他的《405謀殺案》大獲成功,在去年年底被抽調到了出口公司。許望秋當初在魔都拍《鋤奸》的時候,跟他經常碰面,有過很多接觸,自然就成了眾人打探消息的對象。

  一個三十來歲的年輕編劇問道:“老沈,許望秋到底是什么樣的人,是不是像其他人說的那么厲害?”

  沈曜庭無奈地道:“其實我跟許望秋不熟,只是見過幾面。他的《鋤奸》是在魔都拍的不錯,可他跟劇組沒有住在魔影廠招待所,而是住在兵營里。不過他確實是個很厲害的人,不但電影拍的好,見識和眼光也極為出色。魔影廠徐廠長對他是贊不絕口。”

  另外一個中年編劇問道:“我聽說他脾氣特別大,當初胡清明準備讓《鋤奸》下馬,許望秋直接在會上就罵起來了,說胡清明是王八蛋,生兒子沒。”

  沈曜庭滿臉無語地道:“許望秋是反駁了胡清明,言辭比較犀利,但沒有破口大罵。他只是說,如果我們把敵人拍成傻子,拍成白癡,那前輩們的犧牲算什么?是被傻子打死的嗎?你敢摸著自己的良心,敢對著天上的烈士說這話嗎?”

  在會議室的另一邊,黃健中和幾個從北影廠調來的正圍著制片主任方振武問類似的問題。黃健中是《小花》的導演,去年從北影廠調到了出口公司,拍攝了電影《如意》,電影上映后電影界反響不錯,但觀眾根本不買賬,票房極為慘淡。新官上任三把火。黃健中不知道許望秋上任后,這把火是不是會燒到自己身上來。

  方振武是《一盤沒有下完的棋》中方的制片主任,會跟許望秋合作,不可能在后說許望秋的壞話,見黃健中滿臉憂色,安慰道:“許望秋在電影這個問題上,有時候會比較固執,認定的東西會堅持不改。不過他的眼光和判斷絕對是一等一的。哪個導演是什么水平,是瞞不過他的眼睛的。雖然《如愿》沒有成功,但你的能力沒問題,不用擔心。”

  黃健中剛要說話,突然聽到有人低聲說“來了來了”。黃健中抬眼一看,只見公司副總經理胡建跟一個二十來歲的年輕人走了進來。那個年輕人正是許望秋。他穿著白襯衣、黑褲子,腳上穿著一雙帶叉的黑塑料涼鞋。衣服和褲子是熨過的,平平整整,幾乎看不到褶皺。他的明朗的臉上帶著淺淺的笑意,給人一種陽光明媚的感覺。

  藝術中心副主任楊柳青趕緊上前,將笑容堆得滿頭滿臉都是:“胡總,同志們一大早就等在這里了,都等著你過來指導工作呢!”

  胡建微笑著點頭,把許望秋介紹給了楊柳青。

  楊柳青向許望秋伸出手,熱情地道:“許主任,我們都一直盼星星盼月亮,盼著你到來。總算是把你給盼來了,以后我們藝術中心就有主心骨了。”

  許望秋很是客氣地道:“楊主任說哪里話,我對中心的工作不熟,很多地方還要仰仗楊主任。電影出口工作不搞,只能大家共同努力才能把工作搞好。”

  寒暄兩句之后,胡建宣布公司的任命,隨后簡答講了幾句。他在講話中指出公司去年拍攝的幾部電影國內票房不佳,國外根本賣不動,讓公司很被動;而許望秋是這方面的專家,藝術中心一定要在許望秋的帶領下團結合作,把電影出口工作搞上去。

  胡建講完,輪到許望秋講話了。許望秋很是直接地道:“大家都知道國家為什么要成立出口公司,就是為了出口賺外匯,但電影出口比普通商品要困難得多,去年我們公司拍的幾部電影在海外就賣不動。你們都是從各個電影廠抽調過來的精英,能力絕對沒有問題,只是大家習慣了統購統銷的創作方式,而且對海外市場不了解。我相信只要大家找準了路子,一定能夠拍出國內國外都大受歡迎的電影,而這就是我們接下來要做的。”

  流程走完,胡建也不多待,回自己的辦公室去了。藝術中心的員工都各懷心思,忙自己的去了。許望秋跟楊柳青邊走邊聊,走進了主任辦公室。

  出口公司的基地和房子今年年初才動工,現在是借用外經貿學院的房子辦公,由于房間有限,藝術中心主任和副主任共用一間辦公室。

  許望秋的辦公桌就是原來主任的辦公桌,暗紅色的辦公桌上沒有太多的辦公用品,只有一瓶紅巖墨水和一份藝術中心成員的名單,這份名單是楊柳青專門讓人準備的,方便許望秋了解員工的情況。

  其實到藝術中心上任之前,許望秋已經仔細研究了藝術中心的人員架構和組織機構。藝術中心一共分為五塊,導演室、劇作室、攝影室、美術室、制片室;其中導演室6人、劇作室15人、攝影室7、美術室8、制片室7。聽上去人不少,但創作力量其實還是非常薄弱的,不要說和魔影廠、北影廠比,連秀影廠、西影廠都比不上。

  導演室的導演除了《小花》的導演黃健中和《405謀殺案》的導演沈耀廷不錯外,其他幾個都非常平庸,沒有拍類型片的經驗。不過等到明年劉林他們畢業,缺類型片導演的問題能夠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

  編劇問題是才是最大的難題,劇作室有15個人,聽上去人很多,但實際上編劇只有5個,剩下的是文學編輯。這5個編劇都沒有寫類型片的經驗,水平也都非常一般,指望他們寫出優秀的類型片劇本是不可能的。其他電影廠也沒有出口公司需要的優秀類型片編劇,想挖人都沒地方挖去。唯一的辦法是尋找能寫故事、能編故事的編輯苗子來培養。

  許望秋心中有幾個必挖的目標《霸王別姬》、《活著》的編劇蘆葦,《秋菊打官司》、《集結號》的編劇劉衡,以及《金陵十三釵》、《芳華》的編劇嚴歌令。不過就算把盧葦他們挖過來,以他們目前的能力也寫不好類型片劇本,至少要拿一兩年的時間來培養。

  這事一時半會兒完不成,到不急在一時。現在最重要的是為公司建立一套比較科學的項目審核機制,防止像去年那樣,拍出一堆完全不受市場歡迎的電影來。許望秋打算向好萊塢學,建立一套項目風險評估機制,建立屬于出口公司的綠燈系統。

  在好萊塢有一套運行多年,非常成熟的風險評估機制。好萊塢電影公司在上線一個項目時,必須進行評估,像一些大型的制片公司,內部就有“綠燈系統”,小型制片公司也要雇傭外部公司進行評估,總之這是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

  這些評估是建立在數據基礎上,像綠燈系統中有一個“劇本競爭元素”分析環節,就像制作預算分解一樣,制片公司會仔細研讀劇本,并將其中有趣味的場景挑出來,利用這些場景生產一個30秒的概念預告片,電影的核心元素會通過預告片傳遞給觀眾,達到30秒講清楚一步電影的主題,便會更清楚地理解一部電影的競爭元素是什么。

  除了劇本競爭元素,還有競爭創意構建、競爭節拍、競爭標識、同類影片搜集和分析、全球收入、美國本土宣傳方式及宣傳成本等環節的嚴格分析,只有通過“綠燈系統”的決策,一部電影才會有人投錢,最后完成拍攝。

  在好萊塢,制片公司之間的競爭,其實就是各自綠燈系統的競爭,也就是管理能力上的競爭。因為一部電影的成功并不能塑造一個百年電影企業,而一個管理機制的成功才可以讓迪士尼這樣的公司保持持續的競爭能力。

  許望秋簡單翻了翻名冊,抬頭看著楊柳青,直接道:“我們中心的問題很多,但最大的問題是項目評估機制有問題,按照現在的搞法,很可能會像去年那樣,選出一堆不受觀眾歡迎的電影來。我們必須建立一套新風險評估機制,來確保我們的電影是受市場歡迎的。”

  楊柳青知道許望秋過來會大刀闊斧的改革,而且有王嵐西支持,他肯定不會跟許望秋對臺戲,就道:“出口公司跟其他電影廠不同,必須考慮出口的問題。按照原來的方法搞是行不通的,進行改革是理所當然的。許主任是這方面的專家,既然有建立新的評估機制的想法,那直接說怎么做就是了。”

  許望秋凝視著楊柳青,緩緩地道:“我是這么想的。在未來我們中心組建八個創作組,每個創作組設置一個制片主任,一個核心導演,以及一個藝術負責人,下面有若干文學編輯。創作組可以去買小說改成劇本,也可以請我們藝術中心的編劇來寫。

  等到創作組覺得劇本差不多,創作組拿出一份詳細的分析報告來,包括影片的目標人群和賣點分析;預算開支等等,然后創作組把分析報告提交到藝術中心,我們會組織評估。

  如果通過評估,那么項目啟動,電影可以開拍;如果通不過,那對不起,要么拿回去改,要么重新拿一個項目來評估。總之,只有通過了評估,創作組的項目才能正式開拍。”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