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13章 后續影響

  對劉林他們來說,參與《獵鷹》制作是向許望秋學習的過程。就算沒有好處,他們也會全力以為的,更何況現在有電子表拿。他們將胸口拍得啪啪作響:“望秋,我們都聽你的!”、“你指到哪兒,我們打到哪兒!”

  夏剛盯著手腕上的電子表,喜笑顏開地道:“望秋,香江那邊到底什么樣啊?”

  許望秋想了想道:“就跟《方托馬斯》這些外國電影中看到的場景差不多,比國內繁華,街上車多,人穿得也漂亮,不過連亂七八糟的東西也多。以后你們有機會去看看就知道了,沒什么好說的。這次到香江,我接觸到了一些香江電影市場的數據。”

  說到這里,許望秋從包里取出幾張紙,放在眾人面前:“這是最近五年,香江電影市場票房前十名的電影,拿去年來說,第一名《賣身契》是喜劇片,第二名《醉拳》是功夫片,第三名《油脂》是美國歌舞片,第四名是《野鵝敢死隊》是美國槍戰片,跟《鋤奸》和《獵鷹》類似;第五名《第三類接觸》,是美國科幻片……”

  許望秋將這些電影類型作了個簡單介紹,凝視著眾人,道:“這是最近五年香江票房前十名的電影,不知道你們現沒有,這五十部電影中,各種類型的電影都有,但香江本地電影類型卻非常單一,主要是功夫片、喜劇片,以及風月片。”

  在場眾人都微微點頭,他們也現了這個問題:“確實是這樣,這五十部電影中,各種類型的電影都有,但香江電影卻只有功夫片、喜劇片,還有風月片。”

  張一謀問道:“為什么會這樣?”

  許望秋露出了笑容:“因為香江市場太小,無法支撐大制作;香江沒有條件去拓展電影類型。比如臺彎的抗日電影《筧橋英烈傳》和《八百壯士》票房都很好,但香江能拍嘛?古裝戰爭片更不用提了,根本沒那個條件。我在想如果我們拍香江無法拍的電影類型,比如古裝大片,比如大型戰爭片,那么我們就填補了市場空白,不會有任何對手,我們的電影絕對能在香江、以及新馬泰等華人社會取得成功的。相同的文化背景,加上精良的制作,足以保證我們的電影成功。”

  許望秋一直覺得奇怪,臺彎市場明明比香江大,為什么沒有建立起電影工業,反而淪為香江電影的傾銷地呢?這次去香江,他終于把這個問題搞清楚了。

  6o年代是臺彎電影的黃金時期,臺彎市場的繁榮甚至吸引香江電影人到臺彎展,李翰祥創辦國聯影片公司,胡金銓加盟聯邦影片公司。1967年胡金銓拍攝的《龍門客棧》轟動港臺,掀起了觀影狂潮。眼看一股武俠片風潮就要興起,但就在這時,臺彎卻對武俠片進行限制。到了1973年,蔣經國更是親自出面,抨擊電影中的色情暴力會引不良影響。同年1o月,電影界開展凈化道德運動,包括武俠片在內的商業片受到全面壓制。

  不過即使如此,香江電影也沒有真正攻占臺彎市場,臺彎本土電影依然占據著統治地位。只是由于臺彎電影娛樂性不夠,正慢慢失去統治地位,而香江電影正逐漸變得強勢。按照這種趨勢,兩三年后香江電影就會徹底攻占臺彎市場。

  從某種程度而言,香江電影正是統治了臺彎市場,才有足夠資金制作更精良的電影,才有了香江電影在八十年的輝煌。到了1993年,臺彎片商與香江電影公司爆沖突,臺彎開始大力引進好萊塢電影。香江電影哪是好萊塢大片的對手,很快被趕出臺彎市場。沒有了臺彎這個穩定的收入來源,香江電影就迅衰落了。

  在搞明白這點后,許望秋開始思考一個問題,香江電影依托臺彎市場就能在八十年代統治東南亞,而內地市場比臺彎大得多,甚至可以支撐《星球大戰》級別的電影,那內地電影是不是能取香江電影而代之呢?

  1978年內地電影總票房9人民幣,換算成港幣就是3o多億,是香江的幾十倍。內地市場表現好的電影有幾千萬人民幣的票房,而《星球大戰》成本是11oo萬美元,換算成人民幣是187o萬,內地市場完全可以支撐《星球大戰》級別的電影。

  如果內地市場能夠拍攝《星球大戰》投資級別的電影,那小打小鬧的香江電影肯定不會是對手。如此一來,統治亞洲市場的不會是香江電影,而是內地電影!

  不過這一切的關鍵是分賬制,如果不能和電影院分賬,一切只能是空想。中國電影問題很多,牽扯到的利益也很多,短時間內在全國推行分賬制是不可能的。唯一的希望就是成立電影出口公司,以出口的名義,讓國家為出口公司開一條縫。

  跟張一謀他們聊了幾分鐘,許望秋來到導演系辦公室,向張克匯報工作。辦公室里的老師看到許望秋這一身,都笑他去資本主義世界走了一趟,就沾染上資本主義習氣了。

  張克也笑著調侃道:“你這一身要是被糾察隊的看到了,非用剪刀把你的褲子剪了不可。”

  許望秋笑嘻嘻地道:“他們要是過來,我就說外語,他們聽到外語以為我是國際友人,就不敢難為我了。”

  “看你這個樣子,還真像魔都租界里的那些假洋鬼子!”張克哈哈笑了聲,隨即嚴肅地道,“你這次都香江去,沒捅出什么簍子把?”

  許望秋不滿地道:“克老,你這話說得我好像經常捅簍子的。這次去香江,我可是給我們學校爭取到了好處的,早知道你會這樣說,我就不去爭取了。”

  張克一怔:“什么好處?”

  許望秋得意洋洋地道:“因為《鋤奸》在香江表現很好,周取得了183萬的票房,最終票房應該有4oo萬,甚至能夠到5oo萬。電影是我們學校拍的,可我們一點好處都沒有。我就向南方影業老總許敦樂建議,讓他們給我們學校捐一批電視機和錄像機,順便再捐一批美國商業片錄像帶。這樣我們學校就可以建一個拉片室,方便同學們拉片。”

  張克聽到這話,心想這可是大好事啊,馬上問道:“對方怎么說?”

  辦公室其他老師聽到這話,也都注視著許望秋,想知道最終答案。

  許望秋輕笑道:“當然答應了。他說到時候向我們捐贈十臺電視機十臺錄像機,以及最近五年好萊塢票房排名前十電影的錄像帶。他還說如果《鋤奸》的票房要是能到5oo萬,再多捐五臺!”

  在場的老師都知道拉片是學電影的最佳途徑,只是北電是個窮得當當響的學校,一年的教學實習經費僅有4萬元,根本沒錢做拉片室。沒想到,這個問題竟然被許望秋解決了。他們看向許望秋的目光頓時充滿了贊許。

  張克忍不住道:“望秋啊,你可是給我們學校立了大功啊!”

  許望秋笑嘻嘻地道:“克老,我給學校立了這么大的功,有沒有獎勵啊?”

  張克也覺得應該獎勵,只是物質上的獎勵顯然是不可能,就道:“這樣吧,我作你的入黨介紹人,介紹你入黨!”

  許望秋差點噴了,這算什么獎勵,像我這種優秀青年應該是黨熱情主動地邀請我加入,而我還要好好考慮考慮,到底入還是不入,介紹我入黨算哪門子獎勵啊?

  《鋤奸》在香江上映的第二周,有兩部新片上映,實力比較強的是章國明的《點指兵兵》。這是一部槍戰片,不過水準跟《鋤奸》相去甚遠。最終《鋤奸》以175萬的成績戰勝對手,蟬聯票房冠軍,《點指兵兵》以135萬排名第二,許安華的《瘋劫》以95萬排名第三。

  章國明的《點指兵兵》和許安華的《瘋劫》屬于香江新浪潮代表性的作品;而許望秋的《鋤奸》是第五代的開山之作。很多年以后,電影界將許望秋與許安華他們的這次碰撞稱為第五代導演與香江新浪潮的第一次相遇。香江電影界則將《鋤奸》視為香江新浪潮的一部分,因為《鋤奸》啟了一大批香江導演,并在香江掀起了槍戰片的浪潮。

  《鋤奸》在香江一共上映了五周,取得了523萬的票房。這個成績僅次于《鐵金剛勇破太空城》的786萬,以及程龍《笑拳怪招》的544萬,成為1979年香江市場的票房季軍。這個成績過了《劉三姐》,成為內地電影在香江市場的新霸主。

  很多媒體都為《鋤奸》叫屈,如果雙南院線有嘉禾的規模,那《鋤奸》的票房很可能會突破6oo萬,越程龍的《笑拳怪招》,成為1979年香江市場的華語片冠軍。

  這確實有些遺憾,內地電影在香江拿冠軍要追溯到六十年代去了。不過523萬這個成績還是震驚了整個華人電影圈。這條消息傳到國內,也是引起了極大關注。

  《鋤奸》在香江的成功也引起了韓國,以及眾多東南亞片商的關注,他們在看過《鋤奸》后都認為如此火爆的電影在自己國家也肯定有市場。不過這些國家大部分都反共,對內地電影防范比較嚴格。《鋤奸》面有高唱《國際歌》的場面,還有解放軍進城,通過審查幾乎是不可能的。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片商們要求南方影業把唱《國際歌》的鏡頭,以及解放軍進城的戲剪掉。他們還提出電影片頭不能打魔影廠的工農兵廠標,必須換一個標志。

  最終,南方影業對《鋤奸》進行了剪輯,把電影剪成了純槍戰片,并另外注冊了一家公司,取名叫“揚帆”,名正言順的把《鋤奸》賣掉到了韓國和東南亞。

  幾個地區的版權費,加上香江的票房分成,《鋤奸》海外收益達到125萬美元。

  王嵐西在接到這個消息后笑了,東瀛版權加上,東南亞市場的收益已經過兩百萬美元,南方影業還在跟幾個社會主義國家談,再賣幾十萬美元不成問題。這足以證明電影對外出口是可行的,不用等去戛納遺憾,成立電影出口公司的報告就可以寫了。

  王嵐西把稿紙擺在面前,擰開鋼筆,想了想,鄭重寫下:關于成立中國電影出口公司的建議。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