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047章:諸黨

  按照趙宗武的計劃,既然是和京城勛貴群體構成聯系,那么一定要選擇這其中好控制的存在。

  至于勛貴的品性本質,其內核幾乎都是相同的。

  既然自幼在這樣一種環境下成長,那么跋扈、高傲的內性,就會在巨大的地位差距下越發強硬。

  “恭順侯吳汝、陽武侯薛濂、咸寧侯仇英、武定侯郭應麒、誠意伯劉孔昭,這五人不管用什么辦法,都必須要將其拉進我們的勢力群體中。

  哪怕是舍棄些既得利益,分潤給他們多一些的利益,也必須要將他們五人,盡數都拉攏進來!”明確了根本行事后,趙宗武便對陳奇瑜講出了自己的想法。

  作為大明的老牌勛貴,不管他們的能力怎樣,但他們自身就是一種名聲的象征,能夠將他們都拉進自己的勢力范圍內,那么整飭京屬大軍的計劃必定成功。

  陳奇瑜點了點頭道:“國公爺您放心,卑職一定會將恭順侯他們,盡數拉攏到我們陣營之內,在此期間卑職也會與隨行參謀商討,看京城中的勛貴群體,有那些是值得拉攏的,有那些是不值得拉攏的。”

  作為趙宗武麾下的第一參謀,陳奇瑜不管是對待哪一件事,那都是付出了百分百的努力,這也就使得趙宗武很多時候,只需講述出自己的想法,至于后續的一切發展,都會擁有一個整體性的變動。

  而這一最強部署安排,就使得崇禎元年二月悄然而過,這期間隨著陳奇瑜的多次出擊,以巨額利益做誘導,也使得京城中的一些勛貴,從原先心中的絕對抵制,漸漸演變成了接納。

  是啊!

  大明勛貴是一家,既然定國公有分潤利益的舉止,那么就證明我們是能夠和平相處的。

  再者說趙宗武拋出來的利益那絕對不小。

  以整個草原地區作為利益分割點,別說是京城的勛貴群體了,就算是將整個北直隸都囊括其中,那都是綽綽有余的存在。

  也因為趙宗武給他們畫了這樣一張大餅,這也使得恭順侯吳汝、陽武侯薛濂、咸寧侯仇英、武定侯郭應麒、誠意伯劉孔昭他們經過深思熟慮,最終愿意聚攏在一起發財,同時也拉過來了三十余家老派勛貴群體。

  這世上不存在永恒不變的敵人,只要利益足夠大,那么再大的深仇大恨,也能讓他們轉變為笑臉相迎的好友。

  更何況趙宗武與京城勛貴群體,最大的問題不是什么血仇,僅僅是因為他的革新,觸碰到了他們的利益,如果說能夠讓他們得到更大的利益,那么不管趙宗武他怎么去折騰,都不會有任何的想法。

  也是因為恭順侯吳汝、陽武侯薛濂、咸寧侯仇英、武定侯郭應麒、誠意伯劉孔昭他們調轉槍口,這也使得趙宗武能順利對北直隸境內的衛所完成相應改革,也使得他有時間、有精力去甄選京營兵馬。

  一切都在按照計劃進行……

  崇禎元年三月初七,定國公府。

  自趙宗武入京以來,也注定今天是這座國公府最熱鬧的一天,不僅被拉攏的勛貴群體都來了,就連朝中的大臣也來了不少,當然多是與兵事相關的衙門。

  近百位齊聚國公府正堂,按序落座,趙宗武當仁不讓的坐于主位,隨后依次落座的是那三十余位勛貴,他們根據爵位、勢力排序落座,近六十位朝中官員則依次排序落座。

  且不提眼前這些人里面德行如何,能力如何,但該有的威勢,的確已經顯現了出來,在朝中掌權,威勢絕對是第一位。

  趙宗武這般大張旗鼓的聚攏這么多人,目的就是為了讓外界知曉他趙宗武要做什么,同時也要當眾宣布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今日是我定國黨成立的日子,你們能夠相信本公,愿意跟隨在本公身后,一同為大明的江山社稷,貢獻屬于自己的那一份力氣,本公這心中很是高興!”趙宗武高舉著手中的玉盅,神情中洋溢著笑容,環視眾人講道:“既然以后都是一家人了,那我們接下來要做的就是相互提攜!共同為大明的江山社稷添磚加瓦。”

  作為趙宗武在朝中打出去的黨派群體,或許這中間的人員參差不齊,但是聲威是否浩大,卻更加體現出定國黨日后的分量。

  在整飭京屬大軍的過程中,也讓他從心底里明白一個道理,這人不管多么有本事,那也不能與眾人為敵。

  因為不管你多牛掰,可你終究只是個獨立存在,想以一挑十,這個或許沒有問題,但是挑百,挑千,那絕對是不可能的事情!

  這人說到底是群聚性生物,他是依靠著相互抱團取暖,才能獲取自己想得到的所有。

  正是因為這般,也讓趙宗武從心里堅定了,組建相應派系的念頭。

  但同時他也不想像之前大明朝廷中那樣,以地域為區域劃分成立的狹隘性地域黨派,這樣根本就不利于他吸納人才。

  于是他就想出了這樣一種方法。

  以定國公的頭銜為名號,組建定國黨,大大方方的宣布出來,讓世人知道有這樣一個派系存在。

  同時這樣也必然會讓張維賢他們成立相應的派系,但這一切都在趙宗武他的預想范圍之內,想要徹底的讓大明在世人心中失去信念,那么內耗是一件必不可少的經過,與其那般藏在陰暗中搞事情,倒不如直接擺在臺面上去搞事情!

  這有組織的地方,就一定要排列個權力等效帶,通過各級領導的直接管控,去有效的控轄定國黨內的一切行動。

  而這也是增強凝聚力的關鍵所在。

  “既然成立了定國黨,那么無規矩不成方圓,本公在創建定國黨之初,便想到了定國黨以后的發展。

  為了確保定國黨能夠穩定發展,同時也能讓不同群體的人,享受到相應的福利待遇,因此分圈是必經的過程。

  為彰顯定國黨的正統性,故成立定國黨理事會,編制13人,理事會成員享受定國黨頂級福利待遇,本公擔任理事會黨首,恭順侯吳汝、陽武侯薛濂、咸寧侯仇英、武定侯郭應麒、誠意伯劉孔昭等12人就任理事會黨魁。

  理事會擁有絕對權勢,有關定國黨的一切行動,皆由理事會商討決定后方可執行,否則就是無效!”

  為了讓定國黨看起來像那么回事,同時也讓定國黨成員,皆能感受到定國黨的權威性,趙宗武結合大明本土、后世的種種見聞,摻雜在一起就搞出來了,定國黨這般系統的組織群體。

  同樣不同級別的人,在定國黨內所享受的福利待遇是不同的,這一點趙宗武是清清楚楚的寫著的。

  用最實際的利益,去誘惑定國黨內官員不斷向上爬,這樣也會讓定國黨在大明朝廷中所占比例會不斷增強,由此做到打壓張維賢他們的根本目的。

  趙宗武將蓬萊商會中的草原分行剝離出來,將其整體納歸到定國黨內,作為定國黨的根本利益群。

  面對趙宗武這般舉措,也讓恭順侯吳汝、陽武侯薛濂、咸寧侯仇英、武定侯郭應麒、誠意伯劉孔昭他們,在心中大大增強了凝聚力、向心力!

  這世間,利益是重塑一切的根本所在!

  定國黨一經面世,算是徹底點爆了朝廷上下,更點爆了張維賢、朱純臣、徐希他們!

  原本張維賢他們對趙宗武的行為就有諸多不滿,可現在趙宗武他做出的這種行為,極大的威脅到了他們的利益。

  為了確保自己的利益能夠鞏固起來,張維賢、朱純臣、徐希他們也在接下來的時間里,相繼組建了以其為核心的黨派群體。

  一時間朝中便以定國黨、英國黨、成國黨、平國黨自稱,連帶著在大明的其他一些地方,也相繼出現了一些地域性黨派群體。

  這就是上行下效。

  大明中后期的歷程,可以說就是伴隨著黨爭興衰而動的,盡管說前段時間,并沒有明確的挑明這些,可現在關系皆已挑明,這也就使得朝中辦差做事,皆會以派系之分來進行相關處理方式。

  對趙宗武來說這一切并沒有什么,他組建定國黨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能夠在朝中獲取到相應的權勢,同時也為了能盡早完成整飭京屬大軍的部署。

  因為有恭順侯吳汝、陽武侯薛濂、咸寧侯仇英、武定侯郭應麒、誠意伯劉孔昭他們的加入,這也使得接下來的整飭部署,相對變得簡單了起來,不管是北直隸的衛所軍墾,還是京營篩選,亦或者鎮戍軍的組建情況,皆在按照既定計劃進行。

  而在整頓的這一過程當中,也使得張維賢、朱純臣他們,徹底失去了對京屬大軍的掌控!

  為了能鉗制住趙宗武,張維賢他們也加強了對銀餉、物資等所需的調撥難度。

  這個崇禎元年的上半年,就在這樣一種制衡與反制衡,同時不斷暴露出各類災荒中度過。這也使得大明的歷史進程,在所難免的出現了偏轉……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