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23章:徐徐圖之

  撤衛歸府、駐防把控的思想明確,間接也讓陜西的地方歸攏,有了穩定的方向,雖說陜西境內,依舊盤踞著眾多流寇勢力,但這并不妨礙未來的整體梳理。

  “陜西地方的基本大勢,隨著陜西經略的明確,從而得到了穩定。”趙宗武神情淡然的講道:“而下一階段要做的事情,就是歸攏權力,明確名分,分化構架。

  就以遼東現狀來說,因為構建了完備的地方、軍隊各層次體系,同時在相應的內部,也構建了完善的制衡體系,這使得遼東得以在極短的時間快速崛起!

  要知道遼東當初的境遇,要比現如今的陜西要惡劣太多了,可就是在這樣一種根底不穩的前提,使得遼東能夠迅速穩定下來。”

  趙宗武講到這里,其展現出來的意圖就很明確,他想在陜西境內,復制遼東已經貫徹的體系。

  同時也因為這段時間,了解遼東傳來的種種消息,使得趙宗武心中,想繼續實行十二執政。

  盧象升聽到這里,便道:“國公爺,現階段陜西糜爛,諸多事宜下官一人,并無法完全管轄。”

  其實也無需趙宗武說這些,因為陜西地方的獨特性,所涉疆域過于廣袤,使得盧象升一人無法做到面面俱到。

  “建斗的意思本公明白,本公先說說自己的想法。”聽完盧象升的話,趙宗武微微一笑道:“雖說本公剛才說那些,想將遼東的體系,搬到陜西這地盤上。

  可需要明確一點的是,如果真的在陜西這地盤,組建完善的十二執政體系,那么需要變動的是,在陜西的十二執政官,將絕對以你為核心組建。

  因為陜西涉及的地盤太大了,所以有些事情必須明確,本公想要讓陜西,能夠盡快的恢復正常,就必須要給你絕對的信任。

  再者說本公的心思,完全在邊鎮革新上面,因此有關地方這一塊,本公需要一位理性的官員去管控,而這也是本公將你從遼東調過來的原因所在。”

  盡管說跟隨趙宗武的時間不短了,但是聽到這樣信任的話,盧象升這心中是非常的感動,更有士為知己者死的沖動。

  其實就眼前這種情況來說,跟隨趙宗武時間長的人,在他們的心中,已經漸漸有了聽從的味道,只是因為道德禮儀的緣故,使得他們并沒有明確表達而已。

  “國公爺放心!下官一定會將陜西徹底帶出來!”盧象升神情中帶有幾分亢奮,躬身朝趙宗武行禮道。

  “但是建斗。”看著躬身行禮的盧象升,趙宗武卻道:“有一點本公需要向你講明,雖說陜西要明確十二執政體系,可就眼前的局勢來說,絕不可能會一番配齊十二執政官。

  因為在本公的心中,本著寧缺毋濫的原則,陜西的領導核心,必須要確保絕對的高質量。

  你是了解本公心思的人,既然接到了相應的職務,那么你就必須要保證相應的能力體現,如果你不能勝任此職,那么你絕對不可能就任此職。”

  趙宗武是絕對的現實主義者,對他來說如果你不能勝任,那么你絕對不可能,在這里擔負重任。

  盧象升點頭道:“國公爺所講,下官心中明白,只是就眼前的局勢來看,誰能入選陜西十二執政官?”

  盡管說現在的陜西,還不能配齊十二執政官,但是該有的骨架基干還是要有的,不然就眼前這種形式來說,單靠盧象升一人必然是不行的。

  “根據本公的考慮,此次隨你前來的馬士英、溫體仁可入選,至于剩余的人選,本公這心中還有些猶豫。”趙宗武講述著自己心中的想法:“雖然說在這段時間,也有一批不錯的官吏,但是本公這心中,總是有些躊躇。

  盡管在這中間,不乏精干之輩,可另一方面他們心性尚未穩定,在某些見解上,必然會十分激進。

  可是就陜西的民生建設來說,它需要的并不是激進,而是溫和的改進,本身陜西爆發出來的一系列問題,都是因為過于激進而導致的。

  所以說我們要改變的,就是這種病態的快節奏,從而做到把這種病態的快節奏,給徹底的慢下來!

  只有把節奏慢下來,才能從根本處,去解決實質性問題。”

  盧象升點頭道:“現階段的確存在這樣的問題,如果說想要真正解決這種情況,那么就需要從此刻開始,甄選并培養相應的合格官員。

  其實在下官心中,一直有個想法,既然國公爺能在遼東,組建起來一支專門培訓武將的機構,那么為什么不能培養出一支專門培訓官員的機構?

  雖然說進駐地方的官員,是經過重重選拔出來的,但是經過這段時間的考驗,很多都需要經過系統的培訓才行。”

  其實就這件事來說,盧象升的提議,是非常理性的,而在這段時間,趙宗武他也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

  先前他的確在遼東,成立了相應的培訓機構,但那多是基于對軍中殘疾將士,從而做的基層官員培訓。

  可這樣的官員群體,終究只是代表著小部分、低層級的官員,盡管說在發展的過程中,也有一批優異官員進駐核心圈,但那終究只是很少一部分存在。

  如果說趙宗武他,想進一步加強并夯實,陜西地方的核心統治,那么組建起來一批,優異的中高級官員群體,就是一件非常有必要的事情。

  先前是遼東的情況特殊,現在又有陜西這一情況出現,那么趙宗武他就可以,順勢做成這件事。

  就這樣。

  趙宗武他在與盧象升,詳細商量了諸多問題,便制定了相應的培訓體系,同時也仔細篩選了,可以進入到陜西核心圈的官員預備人選。

  在不知不覺間,趙宗武的身邊,也團聚了一批跟他志同道合的麾下,先前的虜獲培養,在經過長時間的洗腦后,終究化作了最終的認同。

  這一點對于趙宗武來說,是十分重要的一件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