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077章:十六軍團歸遼東(二)

  作為趙宗武麾下以最快速度抵達遼東的聯軍,科爾沁前沿指揮部,可以說是消耗了大批次物資所需。

  戰爭打的就是錢!

  如果說敵我雙方,有任意一位因為根底不夠的緣故,使得其內部出現種種問題,那么這一方就將會是最先落敗的一方。

  以當前的局勢來看,科爾沁地域的勝負,就是決定趙宗武、代善兩方勢力角斗的關鍵所在。

  可這樣的總述卻是不全面的。

  科爾沁地域的戰役,不管迸發的怎樣激烈,這終將只是趙宗武、代善兩方勢力角斗的一個開端罷了。

  在漫長的戰線上,以一級戰斗警備的狀態,召集麾下兵馬緊急運動,這本身就是一件極具考驗的事情。

  薊鎮周遭。

  馬世龍神情凝重的盯著眼前的戰情文書,自接到九邊帥府派發的一級戰斗警備起,作為薊鎮總兵官的他,就從沒有睡過一個囫圇覺,他的每一天都在思考著,如何以最快的速度,統籌著他麾下的軍團奔赴遼東!

  可是對馬世龍來說,其部麾下軍團,并不是他原有的軍團編制,按照九邊帥府派發的文書來看,最遠距離他的軍團隸屬于太原鎮,作為以第二階梯奔赴遼東的關鍵軍隊,馬世龍所部必須要以整體態勢奔赴。

  先頭部隊是以毛文龍為首的科爾沁前沿指揮部。

  依照當前的進度,耿仲明所部、劉興邦所部、董用文所部,已順利抵達薊鎮境,唯獨王國樑所部,距離薊鎮尚有一日進程。

  因為遼東承宣布政使司,已經全面進入到一級戰斗警備,這使得遼東承宣布政使司境內,整個態勢已經發生天翻地覆的改變。

  如果說這根基不能打牢,那么必然會影響到后續對建奴的整體攻勢,所以說馬世龍身上的擔子很重!

  為解決己部在抵達遼東承宣布政使司后,會遇到的一系列問題,馬世龍便找來耿仲明、劉興邦、董用文三位軍團指揮使,莫與京、王則古、江應詔三位軍團宣撫使,一起商討接下來的戰略部署。

  “根據科爾沁前沿指揮部傳來的消息,其部已順利向科爾沁地域進發,在未來的三日間,就會對建奴發生沖突,而根據剿總帥府傳來的消息,此刻剿總帥府處于宣府鎮境內,而我部作為承上啟下的關鍵所在,就必須以最快的速度趕赴遼東承宣布政使司!”馬世龍神情嚴峻的看著眼前的眾將,語氣鏗鏘的講出了當前所處的境遇。

  對趙宗武來說,盡管說他已經明確了野心,對于現有的大明朝,是要存著推翻的想法,但是眼前的大勢,依舊有一部分是在大明朝身上的,盡管說他這一次是要奔赴遼東與建奴展開搏斗,可是在外領兵的大將,尤其是他的身份還非常的特殊,是大明朝少有的領兵國公爺,那這京城他是進呢?還是不進呢?

  盡管說當前的京城,掌權的并不是紫禁城中那位高高在上的九五之尊,可是有些時候,這把柄還是不被別人抓住的好!

  越是到了高位,這輿論就必須降到最低才行!

  也是因為這樣的考慮,才會有了讓馬世龍率領著麾下軍團,提前奔赴遼東去進行相應的部署。

  同樣對于趙宗武來說,這么大規模的調動麾下兵馬,在這么多年的時間里,這還真是第一次。

  所以說這中間存在著非常多的顧忌。

  因為你稍有不慎,甚至于你大軍還沒有開拔到遼東,在這地方上就會發生動亂,這在信息化尚不明朗的時代,將會是一場大的浩劫。

  耿仲明道:“馬帥,當前國公爺對于我部可有何指示?”

  自趙宗武在廣寧締造這支軍隊開始,十余年間的不間斷掌控,使得趙宗武他對于這支軍隊,擁有著極高的掌控力度。

  盡管說在近些年華夏陸軍快速擴充,但是這絲毫沒有降低趙宗武對于華夏陸軍的掌控力,戰爭學院、關隴軍校的相繼創辦,使得華夏陸軍的中低層軍官,皆出自于兩部創建的中短期速成班。

  再加上這些年趙宗武在其他地方培育的武將,使得他對于華夏陸軍的掌控力度是逐年增強。

  還有就是那么一批從微弱階段就開始跟隨趙宗武的武將,經過這么些年的發展,盡管說他們在軍中的地位不斷增強,但是另一方面對于趙宗武的尊崇也是逐年增多,這也是趙宗武放心華夏陸軍的原因所在。

  馬世龍道:“根據前兩日國公爺傳達的帥令來說,不管各方局勢如何變動,我部想要開拔遼東,就必須要等到四部(耿仲明所部、劉興邦所部、董用文所部、王國樑所部)盡數歸位薊鎮才行,否則就必須老老實實在薊鎮等候未抵達的軍團前來。”

  對于趙宗武深層地的想法,馬世龍他們并沒有揣測到,但既然自家國公爺下達了這項帥令,那么他們就必須無條件服從才行。

  其實按照趙宗武的規劃部署,等到馬世龍所部盡數抵達后,其部將會乘坐華夏海軍的艦隊群,以絕對封鎖的消息奔赴遼東,他們在抵達遼東后,會秘密奔赴寬甸諸堡,至于其后有何動作,都必須要接收來自趙宗武親筆調令才行!

  因為馬世龍所部是趙宗武的殺手锏,所以說趙宗武從一開始就沒有講明,生怕這一項殺手锏暴露出來,為此就向馬世龍傳達其部將會開拔遼東承宣布政使司,并且作為穩定遼東承宣布政使司的先遣軍。

  兵者詭道也。

  所有的一切看似不合理,實際上在這中間卻存在著很多隱秘的合理點。

  劉興祚點點頭道:“既然國公爺已經下令讓我軍在全體歸位薊鎮后,在奔赴遼東承宣布政使司穩定局勢,那么我軍就不能違背國公爺的調令。”

  作為趙宗武麾下堅定的鷹派代表,其麾下有大批決定信服自己的手下。

  除了祖系、劉系這兩大常見武將群外,還有元從系、皮島系這兩大武將群,是絕對的聽命于趙宗武號令的。

  而除了上述諸系外,還存在著諸多派系。

  只不過這些派系之分,是對那些有野心的人才會區分的,主要是張維賢他們為了掌握趙宗武麾下勢力,為了能拉攏麾下將領,才搞出來的這些。

  而在趙宗武麾下內部,對于這些派系之分根本就不看重。

  他們的一切都是基于自身實力,如果說你本事足夠強硬,那么你就是最牛掰的,如果說你本事不夠強硬,那么不好意思,你往后靠邊站著吧!

  并且在趙宗武有意識的塑造下,其麾下將領根本就不注重這些派系之分,也可以說之前曾經有過,但是在趙宗武的嚴厲懲罰下,不得不讓那些有這些抱團想法的人徹徹底底的給斷掉了。

  在勢力發展的初期,如果內部就存在這樣的內部斗爭,將寶貴的資源浪費到內耗上,那么這支勢力就不會有長久的發展。

  至于說問鼎華夏地后,如果說不存在內斗的話,這反而又是另外一種奇怪的現象的。

  只不過每個階段必須要有每個階段該有的事情,超出這一階段的事情,那都是不正常的現象。

  “這一點本帥心中當然知道。”馬世龍笑道:“此次本帥叫你們過來,那就是為了我軍在奔赴遼東的過程中,如果說遇到了種種麻煩,我軍該以怎樣的方式進行應對,現在形成一個大體的方案,這對于我軍后續進駐遼東有著必要的好處!”

  作為總兵官一級的將軍,馬世龍的這一想法,明顯就比較超前,他這可以很好的避免很多大的麻煩。

  董用文應道:“馬帥這樣策略極好,他可以大大降低我軍在奔赴遼東時,所造成的一些不必要的浪費。”

  對于這樣的觀念,耿仲明、劉興邦、莫與京、王則古、江應詔這心中也很是贊同。

  可是就在眾將想著深入探討時,一封來自趙宗武的親筆加急調令就傳達了。

  因為科爾沁地域接連出現的超常規戰事,這使得遠在宣府鎮的趙宗武,決定以最快的速度掩蓋他要用的殺手锏。

  王國樑所部盡管說尚未抵達薊鎮,但是大軍開拔畢竟還是會耽擱一段時間,所以說在馬世龍他們領軍被秘密運輸后,王國樑所部也會恰巧趕到薊鎮。

  盡管說這等強度的行軍模式,必然會造成麾下將士的不可逆傷亡,但是因為馬世龍所部這一殺手锏實在是太過于重要了,所以說適當的一些傷亡也是可以承受的。

  這也是趙宗武當初為何會猶豫的關鍵點,但是眼前的局勢有變動,他也就必須狠下心來才行。

  當馬世龍真正看到自家國公爺的想法后,他的心中滿是震動,因為這封調令僅僅只是讓他一人開啟,所以說這里面的內容,他沒有讓其他人去看,同時這心中也是滿滿的感動。

  士為知己者死。

  既然自家國公爺對自己這般信任,那么自己必然不能辜負了國公爺對于自己的這份信任!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