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二百零三章 不存在的第九大行星(上)

  太平洋,深海,造島工程船大廳。

  陳宇走出傳送門,斷開空間對接,并將傳送門調成金屬拱門的形狀。

  環視一圈空蕩蕩的大廳,他沿著旋轉扶梯上樓,進入一間書房,坐在書桌前的木椅上。

  書房窗戶,是一塊大屏幕,顯示的畫面是浪花席卷的海邊。模擬音響中,還時不時傳來細微的海浪聲。

  陳宇望了“窗外”片刻,將它的背景調成宇宙深空,接著把海報貼到旁邊。

  “九點了。”

  做完這一切,他抬腕看了眼時間,沒再猶豫,開啟直播間。

  推廣直播間開啟中……

  b站、逗魚、游推等五大直播間開啟完畢……

  直播間人數總計:0人。

  隨著權限放開,大量ip涌入了直播間。

  25932人。

  390055人。

  2683934人。

  5440911人……

  短短三秒,人數突破五百萬!

  這是陳宇從直播以來,人氣最巔峰的一刻。

  啊啊!來啦!

  第一。

  第一……

  主播大佬,您是逗我們呢吧?

  標題黨打死!

  一個星期沒睡,是不是外星人侵略了?

  臥槽!穿的這么正式?

  地球要死,有事燒紙。

  有可能是太陽膨脹。

  超新星爆發?

  是時候啟動流浪地球計劃了。

  不妙的感覺。

  如果地球真要毀滅,我希望up主不要說出來。(微笑)

  等待二十秒鐘,直播間人數突破七百萬,陳宇幽幽開口:“直播間的觀眾朋友們上午好。這里是超時空評測的額外直播。”

  “今天的評測,有些特殊,并不互動,也不評測什么產品,而是要和大家宣布一些事情。”

  不同于以往,陳宇今天的聲線平穩而深沉,不知不覺帶給直播間內所有人如山的壓力。

  沉重與不安的氣氛,逐漸彌漫擴散。

  “在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我很猶豫是否要通告給所有人。因為這會打亂你們原本平靜的生活。但我考慮許久……覺得提前給大家個準備還是有必要的。畢竟我所說的生死時刻,離我們已經很近了。”

  “同為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類,我們彼此都應有知情權。我不是官方,不會、也不可能去考慮那么多復雜的問題,我只是個超時空評測者,給大家一覽未來世界的風景。”

  “這風景,包括科技,也包括災難……”

  話落,不給觀眾們任何多余思考的時間,陳宇把懷中的《文明閃耀時刻》報刊放在書桌上,繼續道:“它的名字叫做文明閃耀時刻。是2030年開始連載的報刊,記錄人類文明從2030年之后的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我們可以將它理解為未來版的史記、或大不列顛百科全書的歷史頁。”

  “在未來,它是最重要、最具歷史價值與科技含量的專業報刊。”

  “而我手中的這款,正是2041年2月生產的。里面記錄了2041年發現的恐怖天文學事件。也就是我今天要和大家說的人類生死時刻。”

  “是的……”

  陳宇抬頭,語調平淡:“在歷史中,它被發現在2041年,與我們有20年的時間,但它產生的危害,地球一直都在經歷,而幾個月后,我們就能實際感受到。”

  臥槽……到底什么事啊?

  感覺up主不像在開玩笑。

  世界毀不毀滅無所謂,我就想問女助理哪去了?

  女助理哪去了1

  災難不還有二十年呢嗎?不能耽擱我手上下啊!

  這群牲口……

  也許人類毀滅是件好事……

  “開場就說到這里吧,大家已經對這件事有了一個初步認知。那么現在,我就為大家講解這場危機的來龍去脈。”

  話落,他翻開了報刊第一頁,拿出夾在里面的筆記文案,節奏平穩的開始了講述。

  “眾所周知,在2006年以前,太陽系有九大行星。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以及最后一顆冥王星。”

  “但在2006年,冥王星被踢出了九大行星之列,因為當時發現了一顆新的行星,鬩神星。它的質量比冥王星還要大上百分之二十七。”

  “這件事情,也讓全球天文學家團體不得不重新考慮行星的定義。如果冥王星這樣類似的天體還被定義為大行星,那太陽系中的行星也太多了一點。尤其是在柯伊伯帶和小行星帶,這樣的天體數量無法衡量。”

  “所以,在2006年第二十六屆國際天文聯合會上,重新定義了行星條件,將冥王星移出群組,并降為矮行星行列。”

  話音微頓,給了屏幕前觀眾一個整理思路的時間,陳宇翻開報刊第二頁,繼續道:“就此,太陽系重新成為八大行星,直到2014年,天文學家查德·特魯希略(插dt乳jillo)發現了一個天體的異狀,才推測出第九大行星的存在。”

  陳宇抬起報刊,將里面的一顆粉紅色行星近景圖展示在屏幕前:“這個,就是2014年被發現異狀的天體,太陽系最遠的小行星——塞德娜。近日點足有76個天文單位,即113.696億公里。距離是冥王星的一倍多接近兩倍。”

  “14年,查德·特魯希略發現這個名為塞德娜的星體,竟然被一個看不見的巨大‘攝動天體’所影響。它將塞德娜的軌道拉偏到黃道面外,同黃道面有很大的傾角,并且,之后在柯伊伯帶還發現許多小行星都存在這樣的現象。”

  “截止2015年,共發現有三十多個小行星,被這個天體所拖拽。”

  “人類,就此開始關注這個神秘的攝動天體,并在學術界內,將其稱為第九大行星。”

  說著,陳宇又翻開了報刊的第三頁。

  “時間來到了2016年1月,唐斯坦丁·巴蒂金(konstantinbatygin)和邁克·布朗(mikebrown)這兩位加州理工學院的普通研究員,進一步挖掘了這顆神秘行星的數據,得出,這顆行星的質量是地球的十倍至三十倍以上,距離太陽平均600個天文單位。”

  “如果大家有興趣,在物理學頂尖期刊《physicsreports》中,還能找到它長達92頁的論文。即使在網絡上,也能查到這條信息。”

  “就此,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似乎就要發現了。天文學術界一片歡呼,然而……”

  “時間到了2019年,也就是去年。越來越多的天文學家發現了不對勁。”

  “這所謂的第九大行星,就是災難的開始……”

  (注:吐血了,查資料太多,才寫完兩章,抱歉。)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