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二百九十九章 銀河系互聯網

  “那個等腰三角形,并不是什么戴森球。”

  懸空在太平洋赤道線上的城堡內。

  陳宇面對鏡頭,一字一頓道:“而是銀河系互聯網絡!”

  我打問號的時候,不是在疑惑,而是認為你有問題。

  什么玩意?

  互聯網……還是銀河系的emmmm。

  up主你是認真的?

  能和外星人微信聊天了?

  未來玩的好嗨。

  那章魚星人玩王者農藥不是超?

  懵逼。

  懵逼1

  在短暫的靜默后,十個直播間同時爆發了問號。

  天文界的專業人員和官方工作人員也都眾臉茫然。

  他們想過許多許多的解釋。

  戴森片、蟲洞裝置、科研點、甚至二向箔都有人考慮過。

  唯獨沒預料到“銀河系互聯網”這個回答……

  “砰!”

  “他是在開玩笑吧?!”

  約紐觀察者大廳內,堅國代表忍不住拍案而起:“怎么會有這種奇怪的東西?!”

  “嗯……”

  右側的中年組長回過神,沉吟片刻,拿起麥克風道:“或許,超時空up主口中的互聯網,并不是咱們人類的互聯網。應該有其它含義。”

  “比如呢?”

  “不知道。”

  大廳里,兩國代表面面相覷,都不知應該說些什么。沉默良久,只能同時轉頭,看向懸掛的大屏幕。

  看到手表中烏壓壓的彈幕潮,陳宇點頭:“大家的反應不出我所料。當我在報刊內看著這種解釋,也難以相信。厚度不超過5微米的等腰三角形,和互聯網有什么關系?”

  說著,他翻開《文明閃耀時刻》報刊的一百二十頁,將分析圖展示給直播間的四千六百萬觀眾。

  “隨著人類對外太空的了解加深,在2060年,人們終于認識到星際文明之間的溝通是很困難的。難度有兩方面,被稱為‘文明溝通兩障礙’。”

  “一、定位。”

  “二、能耗。”

  “比如用無線電建立區區五光年內的通訊,其消耗的能量是極為恐怖的。任何文明都無法承擔。換做激光,耗能可以降低,對精準度的要求非常高。在銀河系的大尺度上并不適用。”

  “即使耗盡人類目前科技的極限,發出的信息也很渺小。僅僅一百光年的距離,就相當于在月球聆聽長城上蚊蟲的叫聲。”

  “人類發生最遠的電磁波,也不過只停留于太陽系內。超出太陽系,就被宇宙微波覆蓋了。”

  伸出手指敲了敲書頁,陳宇微笑:“顯然,到了二十一世紀末,人類也沒能力將自己聲音喊的更響。宇宙,真是太大了。大到令人絕望。”

  “曾經有一部名為《三體》的小說,使用恒星作為放大器,讓周圍文明能發現人類的聲音。但這種方法,依然有其局限性。首先便是距離有限,其次不具備穩定性。一次發生只能傳遞一次信息。在復雜的宇宙環境中,很容易被外星智慧文明忽略。”

  “這就比如2018年發現的引力波,如果探測器再晚建造一段時間,這段引力波就將永遠錯過,不會被人類察覺。”

  “于是,到了2090年,天文界另辟蹊徑提出了個名為《巨物網絡法》的溝通方式。”

  “即,在一顆穩定的主序恒星——比如太陽周圍建造巨型結構。以標準三角形最佳,制造人為的行星凌日景象!讓附近至少一萬光年的所有智慧文明,都能發現其異狀!”

  “根據文明實力不同,可建造不同面積的巨型結構。只要遮擋太陽的亮度在一個方向超過2,長期以往就會引起那個方向智慧文明的注意。”

  “如果讓巨型結構圍繞太陽360°旋轉,一萬光年以內所有、全部、一切的文明,都會確定太陽系的異常,并通過長期觀察斷定太陽系是否有文明。這樣一來,孤單的生命就成功突破了宇宙距離的封鎖。讓各個文明能彼此溝通。”

  “而且科技越發達的文明,越不受距離限制。甚至兩萬、五萬、十萬光年外,也能發現這顆恒星的不正常變化。”

  在所有觀眾目瞪口呆的注視下,陳宇合上了報刊,嚴肅道:“塔比星,正是用這種方式,向全宇宙宣告它的存在。進而被我們注意到了。這多虧塔比星的巨型結構面積很大,造成了22的光度下降。想必小半個銀河系的智慧文明,只要達到地球人的水平,應該都能注意到了。”

  “這種智慧文明之間共享信息方式,就叫做銀河系·互聯網!”

  臥槽!我聽傻了。

  主序星穩定!只要有變化就一定會被周圍發現!牛逼!

  這種操作好騷啊……

  當越來越多的文明建立了這種三角形,彼此就能通過規律性傳遞各種信息!真·互聯網!

  時效性不行吧?光速太慢了。

  要什么時效性?這就相當于不間斷的廣播?通告范圍沒準能覆蓋整個銀河系!簡單的信息傳遞就已經足夠了。

  你們再說什么?我怎么還聽不懂……(哭)

  簡單解釋,就是讓原本正常的太陽發光不正常,外星人看到就明白這里有人了。

  那咱們也能在太陽上弄吧?快讓宇宙國上,宣布銀河系所有權!

  只有我一個人感覺這是在作死嗎?

  1。就算黑暗森林是科幻小說中的概念,也不能不防備高級文明的攻擊。

  可以在遠離太陽系的地方弄……

  站在原地,等待四千多萬人的興奮狀態稍減,陳宇走出鏡頭,拿起白色快遞箱,放下:“觀眾朋友們,這個箱子內,就是2105年升空的聚點式哈勃望遠鏡。”

  “nasa公司專門為塔比星觀測而設計的。通過望遠鏡內置的光信息模擬充填技術,可精準展現出恒星表面的光學圖譜。只要經過計算機簡單的運算,就能展示出清晰的近距離照片!”

  “接下來,我就將飛上太空,對準塔比星,提前一百年拍攝出那架還在運行的銀河系互聯網。”

  邁步,走到傳送門前,陳宇一邊操作控制臺,一邊講解道:“現在的時間是2021年2月21日,根據報刊上的記錄,正是塔比星光度變暗的時間段。這非常非常的幸運。”

  “因為,我們不僅能看到那個十個木星表面積的等腰三角形,還能看到一大群吸附在三角形周圍的吸血鬼……”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