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三百五十九章 額外直播,世界的本質(四)

  “說了這么多,聽懂的朋友們應該明白了。”

  “宇宙外是一幅巨大的畫卷,畫卷里印刻著恐怖的量子信息。這些量子信息投影出多姿多彩的三維世界。我們,就生活在這些投影之中。”

  “砰。”

  合上報刊,陳宇總結:“小到病毒、細菌、大到恒星、星系、全宇宙,每一顆原子的行程,都由宇宙外的二維信息編譯。所以這就解釋了,為什么觀測到量子層面,宏觀的物理法則就失效了。諸如量子隧穿、超距作用之類的問題也就很好描述了。”

  “比如我們看到銀河系兩端的兩個粒子能超光速相互作用,歸根結底,在宇宙之外的平面中,它們本就為一體。”

  不可思議。

  也就是說,宇宙本質是一個黑洞?宇宙外是類似黑洞事件視界的平面,平面里有很多量子信息,宇宙內部就是由那些量子信息組成的?

  差不多是這個意思,但宇宙外和黑洞還是不太一樣的。

  那在這種理論下,量子延遲擦除實驗的時光逆流現象也可以解釋了。

  量子延遲擦除實驗?這又是什么玩意?

  一個實驗,展現量子之間未卜先知的能力。現在看來和未卜先知沒關系,一切都是量子信息既定好的。

  啥?啥?啥?你們到底在說些啥?!

  “雖然我用盡量簡單的話語對一切進行解釋,但一定會有注意力不集中的小伙伴聽不懂。沒關系,我這里有一個非常好的例子。”

  說著,陳宇伸手,從懷中一張光盤,展示在鏡頭前:“這是一個《GTA5》的游戲光盤,上面刻錄了大量信息。很顯然,里面的信息都儲存在光盤的二維表面上。如果我們將光盤插入光驅,通過電腦就行復雜的編程與解析,會發生什么?”

  “沒錯,這些二維信息會變成三維的游戲世界。我們看到了每一個圖形、每一段劇情、每一首音樂、本質都是二維信息。”

  “同理。那個包裹整個宇宙的二維平面可能就是一張畸形的光盤,它的表面上刻錄了一切物質的源代碼(量子信息)。這也側面印證了當年的貝肯斯坦公式空間所能容納的量子信息總量,取決于那片空間的表面積。對于量子信息來說,根本就沒有體積這個單位。因為世界本質就沒有體積,只有表面積。”

  “這樣解釋大家應該理解了吧?當然,參考宇宙的復雜性,我用光盤舉的例子并不恰當,但主要為了輔助大家理解,切勿較真。”

  有點意思……

  差不多聽懂了,難以置信。

  所以宇宙就是TM一張游戲盤?

  這種事情不應該說出來的,大多數人類無法接受。

  要變天了。

  要變態了。

  要變性了……

  收回光盤,陳宇重新打開《文明閃耀時刻》刊物:“現在,大家相信世界是二維的了嗎?”

  “如果現在你相信了,就證明你的耳朵太軟。因為我之前說的一切,單單只是在理論和數學公式上自洽,即使發現這些公式的都是科學界大佬,但只要沒看到確切的客觀事實,一切都只是假說。”

  “好比引力波,沒觀測到之前,就不能板上釘釘。”

  “那么關于這個世界二維論,有沒有證據呢?”

  舉起手中報刊,陳宇微笑:“當然有,沒看到這本書籍只翻到一半嗎?”

  “從二十一世紀起,證明世界二維的事實證據非常多,由于我們處于二十一世紀,那么我在這里就用現代的發現來證明。”

  “首先,大不列顛國一位叫做斯克塔斯的年輕物理學家,在2017年取得一項重大突破。就是他。”陳宇指著照片中一位禿頭男性:“沒錯,他真的很年輕,頭發少只是因為他太強了。”

  “斯克塔斯按照二維平面論的數學模型,設定了宇宙大爆炸之初的初始參數,然后利用超級計算機模擬了大爆炸前后可能產生的物理現象。2017年結果顯示,在大爆炸之前,宇宙就像一張信息磁盤,因為其中數據相互作用,幾何倍提高了復雜度,‘磁盤’便有了虛擬升維的需要,最終膨脹成了一個偽·三維空間。于是,宇宙間就投影了我們現在能觀測到的能量與物質。”

  “而根據現有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竟然和斯克塔斯所搭建的二維世界模型異常吻合!直接將世界本質是二維這一理論,提供了相當有利的現實證據。大家有興趣,現在就可以去網上搜索相關新聞和論文。”

  “如果說上面那個證據有些不確定性,這兩年的另一位荷蘭科學家,埃里克維林德則通過長達五年的實驗,提供了一個更加直觀、甚至可以說一錘定音的決定性證據!”

  “那就是恒星系重力預測實驗!”

  陳宇右手揮動,打開提前插好書簽的125頁。

  “根據相對論對于引力的描述,幾乎每一個高速旋轉的螺旋星系都應該解體。因為來自星系中心的引力,根本阻止不了高速甩動的恒星被拋出太空。為此,科學家們特意虛構了一種名為暗物質的存在來彌補相對論中的漏洞。”

  “說暗物質提供了額外的引力,保證螺旋星系得以完整。從這方面來看,科學家和精蟲上腦的渣男沒什么區別,總是想方設法彌補發現的漏洞。”

  “可自始至終,無論人類多么努力,也沒發現暗物質粒子存在的任何蛛絲馬跡。甚至包括華夏在內的很多國家,都建造了論億美元計算的暗物質探測實驗室,仍是一無所獲。”

  “所以,那個荷蘭科學家就覺得宇宙間根本不存在暗物質,或者說即使有暗物質,也不能阻止高速旋轉的星系分崩離析!”

  “因此,埃里克依照二維世界理論,提出了一種全新描述引力的方法。他認為本不該形成的螺旋星系之所以存在,只是因為宇宙外二維平面的投影特征,通過二維視界,給星系提供了額外凝聚力。”

  “簡明概要,就是宇宙外二維平面上,印刻著螺旋星系的形態信息,從根源決定了星系的結構。是的,包括銀河系在內,所有星系的位置與形態,早就被那個二維資料既定好了。”

  “別說人類的生老病死,就連星系的命運都由二維信息操控。”

  “名不見經傳的埃里克,徹底否定了傳統物理學定律。”

  臥槽,這是個大佬!

  牛逼牛逼。

  越來越玄學了啊?

  連星系的形態都是既定的,我們人類的命運不更是命中注定嗎?

  好像三維世界都只是二維世界的提線木偶……自閉了……

  成像在天!在地成型!

  這一切都是怎么誕生的?難道我們只是別人硬盤里的數據?

  別問,問就是設定。

  再次合上刊物,陳宇攤手:“在埃里克提出這個假設后,并沒有多少人贊同,甚至認為他在嘩眾取寵。然后這位大叔為了證明自己的理論,他使用理論中的數學公式,預測了無數星系的引力強度變化。”

  “在五年的時間內,他通過私人關系聯系了女天文學家瑪格特,兩人偷偷使用天文臺的強大觀測設備,對數百萬個參考星系進行觀察和記錄。結果……”

  “埃里克本人預測的三萬三千個螺旋星系,在二維世界論的重力模型下,從星系中心到邊緣的各區域引力變化,無一例外,數值全部正確!”

  “當這一打臉的事實證據在科學界公布后,圈內自然引起了大地震。甚至有人將埃里克的預測,比喻為愛因斯坦當年的水星進動。如果不是各國官方封鎖,全世界早就沸騰了。”

  “至此,從猜測、到推論、再到客觀證據,鏈條完整。證明幾十年來讓天文學家迷惑不解的螺旋星系構成,真的就是世界二維論描述下的自然表現而已。進而證明宇宙本質……是二維。”

  “我們,其實都是二維生物。或者說,是量子信息編程下的虛擬生物。”

  “沒錯,我們……”

  “是假的。”

  (注:本情節參考資料皆來自現實事件的相關新聞與論文,其中埃里克的預測實驗為剛剛發生。如之前中的暗物質飛船理論有沖突,以二維理論為主。)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