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118.社稷之福

  下一幕,自然是麥云刺紂王。

  殷洪飾演的麥智在帶窮匕現后,直接癱軟在地,演的還真是那么一回事,努力演著紅花邊的一片綠葉。

  中間省略了麥云摔倒的劇情,崇應彪飾演的紂王直接繞柱而走,在朝臣的王負劍呼聲中,反殺麥云。

  子受給結尾加了戲,麥云身中八劍一聲不吭,最后靠著柱子勉力站起,氣絕身亡。

  還沒閉幕,戲臺下卻是炸開了鍋。

  無數人激昂憤慨,為麥云的死節大呼不已。

  主要是殷郊和崇應彪演的對手戲太好了,尤其是崇應彪,雖然跟著近衛混了一陣子長胖了,但身上那股子諸侯子弟的囂張勁沒丟。

  子受很是滿意,要的就是這種效果,只是一出戲不一定能豎立自己的昏君形象,即使能,崇應彪也不敢這么演。

  他是想當昏君,不追求什么名譽,可崇應彪怕啊!

  不過這都是小事,戲中紂王的形象是其次,主要是通過戲曲讓人們感到麥云的忠勇,反正戲曲本身帶來不了多少昏庸值,關鍵在于精彩的戲曲能讓自己沉迷其中,從而耽誤朝政。

  臺下不時有安排的托大叫:“麥云雖為反賊,但的確是忠勇之人!”

  “忠勇無雙!”

  戲托們不斷扇動,一時間感染了百姓們的情緒,甚至有人想要跳上戲臺,將“麥云”救走。

  人聲鼎沸,開始推擠,場面一度混亂起來。

  人在戲中,戲又仿佛又在人中。

  無論是紂王還是反賊,他們都沒有代入感,但他們能感到戲曲中淇水寒的忠勇,感到公子獻頭的凜然。

  這些尋常人家,平日里都沒見過這等場景,這場戲曲對他們有著致命的吸引力。

  諸侯貴族,不屑于搭理他們,認為他是低賤之人,有時候,如果說話文縐一些,他們還聽不太懂。

  可就在眼前發生的戲曲,他們能看明白,而且很有意思,看得津津有味,甚至還有人信以為真。

  人群中的師延凝視著那戲臺上的人們,竟是恍惚起來。

  他來朝歌是為了成為宮廷樂師,以雅樂陶冶紂王的情操。

  他從未想普通人家也聽曲。

  平民百姓聽不懂雅樂,若是故作高深,試圖用雅樂提升他們的內在涵養,顯然是徒勞。

  可戲曲做到了,結合了簡單易懂的故事,讓平民百姓也能知曉其中所表達的意思。

  師延心底深處,有一種不可名狀的奇異感覺正迅速蔓延。

  臺上的人宣布戲曲結束,百姓們聽了,情緒稍稍平靜一些。

  冷靜過后,人們三三兩兩議論起來,分析起前頭的戲。

  哪段好看,哪段不好看,一論便知。

  一個老翁惋惜道:“麥云倒是個忠勇之人,可惜謀反了,那就得死,哎……”

  隨即又有人絮絮叨叨的道:“也不知道那麥智怎么了,雷開倒是知道,似乎投誠當了執金吾,沒一點氣節。”

  雷開臉色有些黑,自己怎么就莫名挨罵了呢?麥智、麥云倆人也沒死啊!這出戲有三分真就不錯了!

  臺下的百姓都在議論。

  就連龍吉也避免不了,她對忠勇什么的倒是不敢興趣,只是在子受耳邊吹了口氣,輕聲道:“如果我在,他們連皇宮都進不來。”

  子受撓了撓耳朵,笑笑,認真聽著人們的議論。

  一切都和他計劃的一樣,有佩服麥云忠義的,有感嘆子啟獻頭的,但就是沒有稱贊紂王勇武過人的。

  這就是子受想要的效果,崇應彪可是他挑的特型演員,雖然沒有殷破敗那樣一看就想打,但給人的第一印象絕對是負面的。

  師延留意到車駕中紂王臉上的笑容。

  這場戲曲果然不簡單!

  這出麥云刺紂王雖然著重表現得是麥云的忠義,但卻會影響到紂王在百姓心目中的形象。

  而且由于戲曲大熱,即便過了一陣子,人們依舊會津津樂道的議論著這戲,戲中的人物,會被反復的拿出來說道。

  師延是民間樂師,很清楚百姓的接受能力,若是和百姓談紂王的行政措施,他們多半懵然無知,可若是和百姓談耳熟能詳的故事,例如武乙囊血射天、成湯桑林求雨、伊尹鼎烹說湯,他們能說的頭頭是道。

  人物的形象,會借著故事,漸漸深入人心。

  人們多多少少會因為這出戲,而對紂王產生不好的印象。

  可紂王還是這么做了,一定有什么非做不可的理由。

  在師延不遠處的比干,以袖掩面,留下淚水,口里還不斷喃喃自語著。

  有一個孩子拉著老婦的手,稚聲道:“娘,我以后也要當個忠義之人。”

  老婦也回應著:“好啊,好啊,吾兒有此想法,為娘自然支持。”

  師延明白了。

  百姓們大字不識,沒有文化,整天除了勞作,沒有別的事情,根本不會去想什么道德,想什么忠君,想什么規范言行。

  可戲曲出現后,就不一樣了。

  百姓們的生活本就困苦,有戲曲消遣,求之不得,哪怕是偏遠地方的老嫗,她們也能通過麥云刺紂王,明白什么是忠勇。

  那么如果將禮儀編為戲曲,百姓不就懂得禮儀了嗎?

  如果將仁義編為戲曲,百姓不就懂得仁義了嗎?

  戲曲在各地傳唱,人們就會知道孰是孰非,一點點被影響。

  而且戲曲的開支似乎并不多,只需要一些樂者,一些戲子,稍加訓練即可,因為劇本簡單,通俗易懂。

  師延的目光落在周遭的人群之上。

  一個兩個,具是樂呵呵的,眉飛色舞,互相嘀咕著什么,仍舊沉浸在剛才戲曲的內容之中。

  師延在擁擠的人群中走了一圈,幾乎所有人都是如此。

  區區一場戲曲,卻吸引了上千人,讓人們津津樂道,影響深遠。

  他回味著麥云刺紂王之中的一點一滴,發現編曲有些不恰當的地方。

  片刻后,便想出該如何編曲修改,讓忠勇更加深入人心。

  師延頭也不回的往招賢館行去,心中那股不可名狀的奇異感覺已經蔓延全身。

  聽戲之前,他只想著以雅樂影響紂王,陶冶紂王的情操,提升紂王的精神境界,讓紂王行善政。

  聽戲之前,他認為戲曲是紂王貪圖享樂隨手編出來娛樂自身的玩鬧之物,與社稷無益,甚至拒絕了費仲的邀請,憤然離開招賢館。

  可現在,他覺得自己應該編寫戲曲,這世上沒人比自己更懂樂理,沒人比自己更懂該如何用樂曲配合,讓戲深入人心。

  雅樂只能影響一人,最多不過再加上百官,可戲曲所影響的,又何止在場千人?!

  此乃社稷之福。

  .....

求推薦票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