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142.姬昌入羑里

  “虎方自武丁先王起便有盟誼,今愿歸附,自是喜事。”

  子受頓了頓,繼續道:“然百越作亂,欺我盟國,我大商也定要討個說法,姜文煥可在?”

  姜桓楚在一邊聽得一愣,這時候陛下怎么突然喊上自己兒子了?

  兒子姜文煥也才十七八歲,能出什么好點子?

  姜桓楚心中了然,陛下平定四方,又有罰金削爵,諸侯明面上是大氣不敢出,可內里呢?

  陛下此舉,就是在收攏部分諸侯之心,而他東伯侯一脈,則是親附王權的代表。

  于是乎,姜桓楚眼神示意姜文煥。

  只要姜文煥答的四平八穩,一定會被陛下重用,用來制衡那些心存不滿,疏遠大商的諸侯。

  “臣在!”姜文煥躍躍欲試。

  子受帶著幾許期待地看了他一眼,得看看小舅子是不是真的有勇無謀,無謀必須大用:“卿為東伯侯之子,自幼便通曉戰事,朕問你,何以定百越?”

  姜文煥精神百倍,興奮不已,想到蘇全忠北上滅土方,想到晁雷跨海擊東夷,他毫不猶豫的道:“陛下,百越之人,不過是一群未開化的小賊而已,哪里需要這么麻煩,臣只需一支兵馬,直取百越之地,斬下十幾個百越首領頭顱,誰敢不服?”

  此情此景下,姜文煥早就熱血上涌,蘇全忠是諸侯子,他也是諸侯子,蘇全忠的妹妹是后宮蘇妃,他的姐姐是后宮姜后,蘇全忠能北上驅敵萬里,他姜文煥憑什么做不到?

  子受露出喜色,果然,有勇無謀!性格沖動!

  不過不能依著姜文煥的來,百越羸弱,而且內亂不休,如今于越歸順,有了帶路黨,百越各部族失去最大的地理優勢,以小舅子的勇武,指不定真能平了。

  還是按照之前的計劃,扔去黎地,西戎各部族的實力可不是其他蠻夷能比。

  “勇氣可嘉,只是缺少歷練,黎侯身死,黎地不可一日無人管轄,朕欲將黎地劃為郡,歸我大商直轄,封你為郡守。”

  郡縣制一旦拿出來,廢除諸侯世襲,肯定把諸侯得罪得死死的,可問題在于風險太大,容易引起集體造反,目前的大商絕不可能頂住大量諸侯叛亂,說不定還會提前封神,君位不一定保得住。

  不過可以慢慢來,先將空缺的黎地設置為郡,讓諸侯之子當郡守,然后以與西戎的沖突換取昏庸值,徐徐圖之,反正姜文煥也不可能放棄繼承東伯侯爵位久居黎地。

  諸侯可能心生不滿,可在今日余威下,不會有實際行動,這也是份難得的昏庸值。

  子受繼續道:“虎方首領誠心歸附,朕便將其封為虎侯,許其世居朝歌,鬼方首領封為鬼侯,同樣世居朝歌,于越首領、土方首領”

  一番封賞下來,大臣們卻覺得不對勁了。

  這是直接將外族首領囚禁在朝歌了?

  沒有了部族,這些人什么都不是,他們會心甘情愿臣服?

  群臣紛紛出言勸阻。

  楊任道:“陛下不可!于越、虎方新附,部族內仍有異聲,還需各部族首領親自處理,如今我大商攜平亂聲勢,給予他們一些爵位賞賜,施加恩德,他們便會心懷畏懼,不敢再生叛亂,可若是將臣服于大商的首領們置于朝歌,族人必定不滿,恐釀成更大禍端!”

  “依臣之見,而今亂事初定,于越、虎方各自事關邊疆戰事,乃國家大事,以諸侯之法治理即可,不可輕變啊!”

  雖然是第一次遇到蠻夷歸附,可楊任仍是說的頭頭是道。

  他的意思是以夷制夷,和當初武丁結盟一樣,以虎方來抵御百越。

  現在虎方、于越等雖然歸附稱臣,卻也不能直接讓他們的首領入朝為臣,百越還有其他部族,還得借助他們抵擋。

  將他們封為諸侯即可,既能拓展疆域,又能讓他們安心。

  子受看到楊任的態度,便有底了。

  將人家從一方老大變成朝歌之臣,他們能滿意?

  失去了族人支持,他們能滿意?

  肯定不能!

  包括東伯侯在內的諸侯們,也勸諫起來,不能讓外族首領呆在朝歌啊!

  一旦開了這個頭,他們諸侯該怎么辦?

  今天是虎方首領、于越首領,明天不就是他們了嗎?

  諸侯呆在朝歌,無法治理領地,紂王肯定就會派大臣治理地方。

  黎侯就是他們的下場!

  這么多人反對,子受心里有底了。

  朝中都是能人,得和他們反著來才能當昏君。

  可這么多人反對,施政難度也有些大,好在鬼方首領與虎方首領主動答應入朝為官,當事人親自表態,才勉強讓兩人在朝歌安家。

  至于土方首領和于越首領,就再等一陣子吧,既然這么多人勸阻,那無論如何也要讓這些首領定居朝歌。

  隨后,子受眼神示意費仲。

  費仲定了定神,陛下這是何意?

  順著目光看去,他看到了垂首不語的姬昌,再聯系起剛才紂王提出的封侯居朝歌,他便明白了。

  紂王是不世明君,這一點毋庸置疑,如此明君怎么出此不智之策?

  甚至頂著群臣壓力,也要讓虎方首領、鬼方首領呆在朝歌。

  姬昌!

  這些都是為了對付姬昌,實際上是為了將姬昌囚禁在朝歌!

  蠻夷小禍,諸侯才是心頭之患。

  費仲立即道:“姬昌外若忠誠,內懷奸詐,以利口辱君而惑群臣,面是心非,終非良善!”

  “若放其歸西岐,必會勾結西戎興兵,擾亂天下,軍有持戈之苦,將有披甲之艱,百姓驚慌,都城擾攘,誠所謂縱龍入海,放虎歸山,必有禍事!”

  姬昌坦然出列,抬頭道:“臣,有罪。”

  諸侯人人自危,沒人幫他說話,剛才跳的最歡的就姬昌,出言相逼逼的最急的還是姬昌。

  而且姬昌三子出現在土方之中,他們都知道發生了什么,土方突然南下必定是姬昌在背后搞鬼。

  這就有些不仗義了,諸侯和商王象征,你姬昌怎么和蠻夷竄通起來了?

  子受欣慰的看了眼費仲,佞臣好啊!

  姬昌暫時不能殺,得依靠他長期提供昏庸值。

  “送西伯侯入羑里,不可怠慢。”

  語畢,地上倏然放出一道光華。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