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181.礦藏

  這一刻,各部族首領才發現,鬼方、土方首領帶了一個多么好的頭。

  認祖宗就好了,大家都是炎黃子孫,好意思下毒手嗎?

再說了草原神靈  草原神靈說不定也是XX氏之后啊!

  帶頭搞事的幾個首領猝不及防下,被侍衛們撲倒在地,不過他們心里同時松了口氣,沒有痛下殺手就好。

  黃飛虎在高臺上,仍舊提溜著貢方首領的頭,其實他很愛踢足球,腳法不錯。

  他看著跪倒在地,紛紛認著祖宗的異族首領們,只覺得功勞天降。

  黃飛虎背著手,上前一步:“如果你們一起率部而反,應該是有機會的。”

  竇榮心頭一緊,確實,蠻夷人多勢眾。

  不過他已經給馬下了藥,算算時間,都已經吃上了,大概早就肚子拉得四蹄酥軟,沒了馬的異族,算不得什么。

  瀉藥不能摻在馬血里給人吃,會影響會盟,但給馬吃就沒有絲毫問題。

  聽了黃飛虎的話,這些跪在地上的首領們,仍舊不敢有半點反心。

  他們只覺得腳有點軟,站不起,也不想站起來,這樣跪著,很有安全感。

  有幾個機靈的首領抹著鼻涕眼淚,大哭道:“貢方賊人,膽大妄為,竟敢破壞我們認祖歸宗!我們這就去滅了他的部族!”

  黃飛虎淡淡一笑,語氣緩和了幾分:“不必了,他們也沒什么過錯,我西北都護府代表著陛下,理當明辨是非,大家一起來祭祖吧。”

  恩威并施,這是紂王教給他的。

  紂王對他的處置,貶謫到升遷,再到都護一方,甚至針對異族的拉攏、用兵,無不是在詮釋這個道理。

  剛才已經殺了人,威懾了異族,現在就應該收余下之人的心。

  祭……祭祖……

  原本祭祖的只有黃飛虎等西北都護府的大商之臣,現在又加上了各部族首領。

  一旦祭祖,就代表著各部族徹底與草原脫離了關系,什么草原神靈,都是過去式了,他們現在是炎黃子孫。

  可他們能拒絕嗎?不能啊!

  剛才才認的祖宗,現在就不祭祖了?

  萬一黃飛虎給他們加一個不敬祖宗的罪名,大開殺戒怎么辦?

  繁雜的祭祖開始。

  每一個部族首領的心思都不在祭祀上,全都暗自埋怨著貢方首領。

  不少人看著那具無頭尸體,甚至還有種挫骨揚灰的沖動。

  如果不是這個憨比玩刺殺,他們至于從原本的普通會盟變成認祖宗?

  會盟還能撕毀盟約,新認了祖宗,原本的草原神靈還會庇護他們嗎?

  南方的于越首領就是因為認了祖宗又反叛,左右不討好,不得先祖庇佑,才招致了瘟疫!

  北方部族都是愚昧的,就信這些。

  祭祖結束,當黃飛虎領頭遙望朝歌,喊出陛下千秋萬歲的時候,爆發出了陣陣歡呼。

  各部族首領也徹底沒了心思,本來就是草原上討生活的小部族,內遷吧,認祖歸宗吧,算了,就這樣吧。

  黃飛虎找上了飛廉與孔宣。

  聽到黃飛虎說搞定了北方部族后,飛廉和孔宣具是一臉難以置信之色。

  他們不得不佩服紂王當初設立西北都護府時定下的三不原則。

  如果沒有這三不原則為約束,恐怕早就和鬼方開戰了。

  那些小部族也不會因為鬼方臣服,而試探性的來到北海尋求物資支援,更不會就這樣從屬于大商。

  只有真正讓他們看到了利益,才會內遷南下啊!

  不過,這也是個麻煩。

  對于如何管理草原各部族,大家也沒有什么經驗。

  能用懷柔做到這個地步的,古往今來似乎只有黃飛虎一人。

  這也是黃飛虎為難的地方:“北方大定,可越是如此,我越是擔憂,越覺得如履薄冰,收服蠻夷倒是做到了,可要治理蠻夷,才是最難的事。”

  “還是如以往一樣,安置牧民圈養牛羊,調遣他們去修筑長城或是去修路?”

  這等大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決的。

  這時,季勝道:“孩兒認識一人,興許有些辦法。”

  飛廉看向季勝:“嗯?”

  季勝引薦了孔宣、申公豹,每次都恰到好處,這次又會引薦誰呢?

  黃飛虎也期待了起來。

  季勝道:“孩兒于山林間采摘野果釀酒時,遇到一人,名辛甲,交談之下,其人身懷大才,專研史事,博古通今,也許能有辦法。”

  飛廉讓季勝去找辛甲,辛甲來到府上,黃飛虎將北方部族的事情說給他聽。

  辛甲沉吟片刻,問道:“武成王可知北方各部族為何要南下?”

  黃飛虎皺眉,這是個極簡單的問題:“極北之地,人煙稀少,小部族只能占據極其稀少的草場為生,生活苦頓,又因為蘇將軍與土方征戰,他們不堪其擾,不得不南下,來我大商尋求庇護。”

  辛甲微微笑道:“北方部族日子過得不好,但來到我大商,可以修長城,可以修路,這些都能換來溫飽,對他們而已是莫大的恩賜,可長城與道路總有修完的一天,到那時候,又該如何安置蠻夷呢?”

  黃飛虎皺了皺眉:“遷于鄉里?”

  辛甲搖頭:“有多少普通百姓愿意與蠻夷為鄰?”

  “那該如何?”

  黃飛虎明白了辛甲的意思,西北都護府都護西北,想安置北方諸族,就必須思慮更加長遠,若只看眼前,那么這都護府,也就沒有了意義。

  辛甲道:“挖礦,礦產挖之不盡,而且是消耗物,挖礦不僅要人力,還需要運輸,冶煉,人便會因此越聚越多,與修路、長城不同,礦藏位置固定,人一多便會形成城鎮,北方各族不僅有事可做,也有了定居之地。”

  黃飛虎皺眉,道:“未嘗不是長治久安之策,可銅祿山為主等銅礦都在南方,北方部族久居苦寒之地,去了南方,只怕水土不服”

  辛甲笑吟吟的道:“軒轅黃帝曾對大臣伯高道:上有丹沙者,下有黃金;上有慈石者,下有銅金;上有陵石者,下有鉛錫赤銅;上有赭者,下有鐵。”

  “世間礦藏何其多,為何拘泥于銅礦一種?”

  黃飛虎聽得云里霧里,是有很多其他礦,可其他礦開采來有什么用呢?

  如果是無用之礦,開采沒有利益,根本沒必要讓蠻夷們挖礦,為了安置蠻夷而挖礦反倒是舍本逐末。

  辛甲見此,解釋道:“陛下深謀遠慮,必然早已考慮到這些,各路諸侯源源不斷向朝歌運送奇珍異石,便是陛下為發掘新礦產而準備,追根究底,這些礦產都是石頭啊!”

  黃飛虎一聽,覺得還挺有道理,畢竟陛下就是這么的神奇。

  如果北方真能發現什么可用礦產,北方各部族就可以完全融入到大商之內了。

  想到這里,黃飛虎已有決定:“三日后本將要回朝歌,將北方各部族之事上稟陛下,先生可否同行?”

  “正有此意。”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