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胡維庸案件(4)

  然而這個親信用自己的行為重新解釋了死黨這個詞的含義——致你于死地的同黨。

  他眼見胡惟庸不行了,便把胡惟庸的陰謀上報給皇帝。朱元璋等待的就是這一刻,他命令立刻處死胡惟庸、陳寧和胡黨中的重要成員,并滅了胡惟庸的三族。然后他命令,深入調查還有誰參與此事,如果查證屬實,一律處死!

  于是名留青史的胡惟庸案件拉開了序幕,事實證明,查證屬實是很難做到的,因為太麻煩,而一律處死很容易,當時的審訊方式也為此案的發展提供了便利。審案的官員抓住嫌疑人后首先提供的待遇不是咖啡或是清茶,而是死打一頓,打完再說,有些與被審官員有仇的家伙還會趁亂上去過過手癮,反正也是辦公事,順便報報私仇也是可以理解的嘛。

  然后就是詢問同黨,那些讀書人哪里經得起打,東扯西拉供出很多所謂同黨來,只要自己認識的,有一面之緣的,借過錢的,還過債的,想到什么人就說什么人。審案官員自然大喜,上奏皇帝,再去抓其他人,于是案件越來越大,從洪武十三年(1380)案發,連續查了好幾年,被殺者超過一萬人。

  胡惟庸精心籌劃多年的計劃和組織就這么被摧毀了,事實證明,朱元璋要消滅他十分容易,就如同捏死一只螞蟻。

  無論從哪個角度看,胡惟庸都只是一個跳梁小丑,他唯一的有成效的工作就是拉了上萬人和他一起共赴黃泉。

  我們差點忘記了那個告密的涂節,他的結局頗有戲劇色彩,這個在胡惟庸案件中扮演了滑稽角色的人案發后即被押赴刑場,與胡惟庸一同被處死,不知此二人在刑場上相遇,會有何感慨。

  胡惟庸死了,這個結果正是朱元璋需要的,現在他正坐在自己的龍椅上,看著下面的大臣們,這些可憐的幸存者,他們和胡惟庸同朝為臣,或多或少都有些接觸,眼看著自己的同僚們一個個被拉出去殺掉,他們的心中充滿了恐懼。

該結束了吧,我們只想活下去朱元璋卻并不這么想,在他看來,要做的事情還很多不要急,好戲才剛開始  值得注意的是,朱元璋在處死胡惟庸后僅一個月,就撤銷了丞相這個延續上千年的職位。取消了中書省的設置,安排機構分流人員,如此大動作,卻干得雷厲風行,干凈利落,這讓我們有理由懷疑他是早有準備的,就如同水滸傳的宋江,晁蓋死后無論如何不肯繼位,一旦“勉為其難”答應了,立刻就能組織大型慶典。

  無論如何,朱元璋達到了他的目的,丞相這個讓人討厭的職位終于消失了,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然而他卻沒有意識到,對于他的王朝和他的子孫來說,這將是他人生中所犯的最大錯誤。

要解釋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介紹一下為什么丞相這個職位是必須存在的。下面我們將開始講述丞相是怎樣煉成的  很多朋友會問,了解史實不是已經很有趣了嗎,為什么還要說這些歷史本質類的東西呢,我們有必要讓大家知道這樣做的好處。

  大家知道,史實豐富多彩,寫起來也有很大的發揮空間,讀起來也更有趣,而所謂的歷史內涵和規律卻相當的枯燥。但請大家注意,掌握這些內涵和規律卻可以讓你擁有想象不到的能力。

  相信很多人對諸葛亮和劉伯溫這兩個智慧化身非常崇拜,他們往往能夠預見到事情的發展方向,即使住在農村里,一年進不了幾次城,也能夠知道天下大勢,并能夠準確預測未來的走向,如諸葛亮之于隆中對,劉伯溫之于安豐之戰,他們為什么能夠知道未來發生的事情呢。

  這正是因為他們沒有滿足于看到事情的表面,而是深刻的理解了其內在的發展規律。我們知道,最讓人畏懼的就是未知,如果人人都知道自己的未來,他們就不會再害怕,但在時間機器沒有發明之前,我們還是只能向諸葛亮和劉伯溫同志學習,比如當我們知道了地主怎樣煉成的規律后,下次當你看到史書上的某位農民領袖起義,你不需要再往下看,也能對他的將來作出判斷,只要這人沒有在起義過程中被人干掉,你就能肯定,下一個王朝中必然多了一個地主。這就是規律的力量。當你掌握了那些旁人不知道的規律和內涵時,你就掌握了打開未來的鑰匙!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