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五百七十八章 偉大的中國足協

  1988年的10月28日,這將是中國足球職業化最重要的一天,堪稱一個里程碑的日子。

  這一晚有64名來自世界各地的選秀球員,正式加盟了還不足一歲的甲A聯賽。

  與此同時,自然也少不了另一半失意的靈魂。

  今晚參加“選秀大會”的新秀足有上百人,但最終只有一半人能得償所愿。

  但也不是說落選秀就無法加盟甲A聯賽了,只要能在交易日期截止前通過了俱樂部試訓,依舊能得到一份為期1到2年的保障合同。

  其實,甲A聯賽的選秀規則,本就有一條:24歲以上的球員,可以不參加選秀。

  但今天還是有那么多的大齡新秀,主要是因為不參加選秀,以及落選秀的球員在自身待遇,以及俱樂部重視程度上,都無法與被選中的球員相提并論。

  此外不參加選秀的話,能夠簽的合同年限最高也只有兩年,而且無法加入任何的球員選項。

  這也是為了鼓勵球員將來都參加選秀而故意設立的規則,畢竟“選秀”本身就是非常有噱頭的一件事,對于提高甲A聯賽的影響力和關注度都有好處。

  至于是否會有落選秀逆襲而上,最終成為名震甲A聯賽的巨星,甚至更進一步響徹全球?

  首先,這絕對是足協本身希望看到的一幕,吳杰也認為將來肯定會有這樣的人,但一定無比稀少就是了。

  此時被選中的各輪新秀們,基本都會在一周內與俱樂部完成簽約。

  今年雖然只是甲A聯賽的首次選秀,但在規則完善程度上已經不差了,畢竟體部和足協為此籌備了好幾年,這期間又有小團體你一言我一語的提醒。

  所以甲A聯賽在各項規則和賽制的完善程度上,某些地方甚至比歐洲和美國的體育聯賽還要科學先進。

  這會不過是因為一些客觀的因素,很多先進的制度和規則還無法執行,但他們并不是沒有準備,只要等將來時機一到,甲A聯賽在這方面的進步速度將回是肉眼可見的迅速。

  甲A聯賽的第一個賽季,準確的開戰時間是11月底。

  這比歐洲的聯賽晚了一些,主要是受到了奧運會等因素的影響。

  下個賽季,甲A聯賽的開賽時間將提前到9月份,這樣就與歐洲各大聯賽區別不大了。

  至于賽程上,聯賽方面是每支球隊都要進行主客場的交手,那么每支俱樂部在聯賽部分都要打30場比賽,積分采用領先世界的“三分制”,也即3場平局才能頂上1場勝利。

  而在杯賽方面,暫時只有一個“中國體育基金會”出資設立的“復興杯”。

  今年也同樣是“復興杯”成立后的第一屆,總獎金方面高達兩百萬美元,但暫時只囊括了甲A和甲B兩個聯賽,一共32支隊伍。

  “復興杯”的具體賽制并不復雜,采用最常見的主客場制。不過在第一輪為了避免強隊提前相遇,所以要求甲A球隊在首輪不能碰面。所以第一輪都是甲級隊打乙級隊,到了16強后才開始打亂抽簽。

  這樣一來,今年的甲A俱樂部算上聯賽和杯賽,至少都得打32場比賽。

  如果再加上1986復辦并改名“亞洲俱樂部冠軍杯”的亞洲區杯賽,那么理論上能拿到三冠王的球隊,一個賽季要打整整51場比賽!(這個位面的亞冠,此時有16支隊伍參加,小組賽要打6場,淘汰賽奪冠要打5場)

  這么多的比賽可不是想打就能打,所以接下來的一周,各國媒體除了爭相報道甲A聯賽剛結束的選秀大會外,也開始有越來越多的聲音在質疑。

  這些質疑的聲音主要針對中國有沒有足夠的基建,去支撐一個世界第三面積的國家,舉辦時間跨越超過半年,空間跨越時常超過上千公里的職業聯賽?

  這確實是一個合理的懷疑,實際上體部和足協之所以籌備了四五年時間,很大原因也是在等待國內的基建達標。

  哪怕不提出國打的亞冠,單是要實現跨越中國東西南北的跨省比賽,只靠鐵路交通就基本不可能,必須要通過空中的航班才能做到。

  否則光是國內的聯賽杯賽,每個賽季加起來就要打三四十場比賽,這在五年前都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但這個交通上的前提條件,今年的中國終于能初步滿足了。

  當然了,XJ隊還是無法在本省擁有這樣的交通條件,所以未來幾個賽季的XJ隊,只能在省外租借球場進行比賽。

  而除了交通條件外,是否有足夠多的現代化球場,同樣是連不少中國球迷都不清楚的問題。

  現在中國足球正式職業化了,新的“甲A聯賽”就不再是以前單機的“中國足球甲級聯賽”了,以往那些菜地、沙地一般的破小球場,自然不能滿足職業化聯賽的需求?

  不說別的了,光是為了那么多慕名而來的海外球員,他們也必須拿出足夠多的現代化球場。

  這可不是面子問題,而是職不職業的問題。

  這么多人都慕名而來,連歐洲美洲都在關注的足球聯賽,他們要是連足夠多的合格球場都拿不出來,那連吳杰都會感覺很不職業。

  但這個問題,實際上已經被足協輕松的解決了。

  此時那七座中東和東亞各國孝敬的“友誼”體育場,現在就已經有兩座建成了,其余的兩年內也會陸續建成,這就讓至少七支俱樂部擁有世界級的主場(同一城市的俱樂部,可以合用一座體育場)。

  體部和足協這些年也不光是對亞洲各國威逼利誘,他們這么多年通過賣球員,收保護費,從全世界搶來了那么多外匯,兌換成人民幣也不是小數目了,當然有一部分被投入到了球場的建設上。

  所以到今年年底,半數省會都有了興建過半,或是剛剛建好不久的新體育場。

  這些自己掏錢打造的體育場,論規模和現代化自然不如那七座“友誼體育場”,但也足以容納三四萬人到現場觀看了。

  如果將大部分座位都拆掉弄成站位,那容納個五萬人也不在話下,足以符合職業比賽的使用要求了。

  這時再算上一些老體育場和球場,經過改造后也有不少能符合現代化比賽的要求,所以中國在球場方面的基建并不差了,并且在兩三年內還會有一個飛躍性的提升。

  畢竟,這些基建可不光是為了甲A聯賽建立,而是為了明年在中國舉行的“全球第一屆女足世界杯”而籌備。

  當然了,更多還是為了舉辦本土世界杯而籌備。

  他們雖然來不及申辦1990年的世界杯了,但因為在上屆世界杯上抓住了國際足聯的小辮子,同樣狠狠威逼利誘了一番,所以此時基本確定了1994年的世界杯將會在中國舉辦。

  這一點身為國際足聯副主席的李鳳樓,以及4個來自中國的國際足聯理事會委員,都可以確認這事不會再有什么波折了。

  于是在交通和球場都初步滿足了要求后,中國舉辦職業聯賽的硬件要求已經達標了。

  至于軟件要求嘛,這個就更不用操心了。

  比如對大部分中國家都難解決的轉播技術、相關專業人員、設備硬件等要求,對于這時的中國都不再是什么問題。

  首先是轉播技術方面,作為向本屆漢城奧運會提供了“在線包裝系統”,以及在“1990年意大利世界杯”的轉播技術上中標最多的國家,中國在這方面得益于聯想公司的深厚技術儲備,可以預見即將到來的甲A聯賽第一個賽季,全世界都將看到許多連歐洲都沒有的新穎轉播技術問世。

  中國在這方面確實讓很多歐洲國家都羨慕嫉妒,一場精彩的現代足球比賽轉播對于中國家有太多難題無法解決了,這里包括了——全場機位數量、大倍率攝像機使用數量、數字化在線包裝系統、以及轉播團隊的整體素質等軟硬件技術來共同決定。

  這里首先就得有足夠多的相關從業人員,以及專業人才,畢竟往往一場比賽需要的轉播團隊,動輒就得三五十人才能初步滿足。

  但中國在這方面早有規劃,實際上從1982年的世界杯開始,體部和足協就每年都會派出數量龐大的技術、管理人員,組團前往歐洲和美國進行學習、交流。

  而且體部作為最先廢棄了“頂班”惡習的試驗田/大惡人,這么多年下來早就淘汰了大量子承父業的不稱職人員,同時儲備了各個相關領域的龐大人才,甚至體部下屬的各個體育協會的領導們,這會也大多具備了足夠的專業素養。

  這里也包括足夠多的優秀裁判,足協為此甚至建立了專門的“足球裁判學校”,以及針對裁判收受賄賂設立的監察部門,主打的就是一個專業廉潔。

  這些還都是專業人才上的努力,甲A聯賽在追求“公平”和“技術”的創新方面,甚至已經超過了歐洲聯賽——他們充分利用了聯想公司的先進技術,在此基礎上做出了一些劃時代的創新改變,以及不少開歷史先河的技術應用。

  比如,甲A聯賽實施了全球獨一份的“鷹眼技術”,該技術解決了靠人眼很難分辨足球是否整體越過門線的問題,因此甲A聯賽將不會再出現“門線迷案”。

  當然了,作為正以世界最先進、最廉潔為目標前進的“中國足協”,也很清楚不能讓高科技喧賓奪主,進而毀了足球。

  足球比賽中的魅力絕不止輸贏那么簡單,某些時候足球賽場上的錯判,甚至就是足球魅力的一部分。

  但這種魅力需要掌握一個“度”,最好是能在大體公平公正的基礎下,額外給足球比賽留一點“犯錯誤”的空間,讓比賽具備一些偶然性的因素,這樣才能讓足球比賽具備恰如其分的驚喜和意外。

  所以“鷹眼”技術的運用也有限制,中國足協就明確了兩個使用要求:1、不能打斷比賽,2、優先裁判判罰。

  這說白了,就是裁判不需要通過中止比賽或回看錄像來判斷進球與否,哪怕判錯了也優先裁判的判罰。

  但與之相對應的新規則,就是在比賽中的兩支球隊都有“挑戰權”。

  現在執行的規則是:雙方教練在每場比賽中,可以在球員被出示紅牌,以及對“足球是否整體越過門線”,或禁區內犯規判罰點球時,上下半場各使用一次“挑戰權”。(上半場不用,不能留到下半場)

  這個挑戰是指:可以強行要求裁判組看一次錄像回放,如果真誤判了可以改判,但沒誤判就得讓主教練吃一張黃牌,累計兩張黃牌要被罰出場,并且禁賽一場。

  這種“挑戰”顯然是被當成了比賽中的“魅力”之一,而不是為了追求絕對的公平公正,但在這方面(公平公正)依舊比歐洲聯賽強得多。

  甲A聯賽除了在新規則和新技術上有劃時代的進步外,轉播方面的軟硬件有著更多的先進和獨到之處。

  就以央視體育頻道為例,每場轉播的比賽都會有十幾臺攝像機基本覆蓋全場外,還設立了一些特殊的底線機位,甚至連球門后的球網上都安裝了一臺微型攝像機。

  這些不同位置的攝像機,使得電視前的觀眾有了更好的轉播視聽畫面,更好地呈現局部和特寫。

  此外甲A聯賽還使用了全球領先的“聯想第三代在線包裝系統”,這套系統的最新版不僅可以提供更多的直播畫面和場上數據,比如精確計算距離,精準畫出9.15米線,以及人墻是否退到9.15米之外的距離等等,從而讓觀眾能夠更清晰地了解和解讀場上的更多細節。

  但要說這款系統最牛逼的地方,還是突破性的加入了3D虛擬特效,可以劃時代的做3D動態的出場陣容演示,比如賽前或中場在介紹球員名單時,后臺可以利用系統內嵌入的3D引擎,向觀眾提供部分明星球員的虛擬3d畫面。

  這些3d模型雖然還非常簡陋,但在比賽轉播上絕對是前所未有的技術革命,即便在本屆奧運會上都沒見過,絕對能讓全世界的球迷目瞪口呆,直呼神跡!

  但這還沒完呢,等到了明年的“第一屆女子世界杯”上,他們對于攝像機位的要求會更高,不僅每場比賽的機位數量都會翻倍,甚至還會出現專門追蹤明星球員的特殊機位。

  這時可以試想一下,當女足那些不遜色女明星顏值的球員被近距離追蹤時,當她們的面部表情,以及比賽中的動作細節也一覽無遺,甚至連甩頭發時飛濺的汗珠都清晰可見時,由此打造的視聽畫面會對觀眾有怎樣的震撼?

  而甲A聯賽具備了如此多的規則、技術上的創新,乃至革命時,又將在世界范圍,至少在亞洲范圍內掀起怎樣的轟動?

  “嘿嘿,至少試運營結束后的下一份轉播合同和合同,絕對得翻上一番了!”

  吳杰很清楚這些規則上的創新,尤其新技術上的應用,將對“甲A聯賽”的商業運營,特別是吸金能力有多大的幫助,因為這一切在1990年前后都具有劃時代的吸引力。

  至于這個位面在外人看來促成了這一切的中國足協,應該很快就會成為讓全世界足球迷都贊不絕口的偉大存在,搞不好再過幾年就要讓歐洲人來反向取經了。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