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13章 評論

  張偉這兩天一直沉浸在感情突破的喜悅之中,都沒有時間去關注《攻克諒山》的后續放映情況。

  不過他的好日子也快結束了,軍校馬上要開學了,楚筠也快要回國了。

  那天在電影院看完電影之后,兩人的關系急劇升溫,每天更是抓緊時間膩在一起。

  任導演已經被張偉徹底晾在了一邊,不過好在他那邊也不著急,他現在正忙著觀察《攻克諒山》的放映口碑,關注報紙雜志上面有沒有專家給出負面的評價。

  票房什么的不重要,關鍵是專家的意見,這也決定著他是繼續執導下一部電影還是回廠里去寫檢查。

  在放映幾天之后,《攻克諒山》雖然仍然是不溫不火,但是看過的觀眾幾乎都是交口稱贊,口碑在慢慢的擴散開來。

  而由于中影公司投放的拷貝有限,放映的影院數目不多,場次也很少,這反而形成了饑渴效應,聽到朋友介紹之后專門來看這部電影的人,紛紛涌向了有限的幾家影院。

  在平靜的放映了幾天之后,《攻克諒山》的上座率突然一下子提高了起來,而此時報紙雜志上面的相關報道也新鮮出爐。

  此時發行量最大的電影雜志是《大眾電影》,華國電影的三大獎項之一百花獎最初就是《大眾電影》雜志主辦的,由雜志的讀者評選出獲獎影片和個人。

  這本雜志在去年底復刊,在這個缺乏娛樂性報紙雜志的年代,從復刊號開始其銷售就極其火爆。

  至今才發行了十幾期,每期的銷量就已經超過五百萬份,而再過一年它在單期銷售了九百四十七萬冊,創造了電影類雜志單期銷售量的世界紀錄。

  此時的很多少男少女都會偷偷的將印有男女明星的雜志封面裁剪下來,貼在床頭屋角,或是小心收藏起來,這也許就是最早的偶像崇拜吧。

  在最新一期的《大眾電影》雜志上面,刊載了一篇對于《攻克諒山》這部電影的分析文章。

  文章中說《攻克諒山》這部電影劇情迭起,恢弘大氣,充分的抓住了觀眾的觀影需求,體現了我軍攻難克險,一往無前的氣勢。

  在攝影技術方面文章重點分析了那場航拍戲,說電影將航空攝影技術運用在電影之中,這是華國電影拍攝中的一大突破。

  文章介紹說航拍技術在國外已經比較常見了,最早在1858年,法國的攝影師納達爾就曾經乘坐熱氣球在巴黎上空進行拍攝,但是在國內航拍十分少見,那兩分二十五秒的航拍鏡頭堪稱是這部電影的神來之筆。

  接下來文章用很大的篇幅對電影中的航拍鏡頭進行了分析,具體解釋了這兩分二十五秒中的鏡頭運用,還配上了電影的插圖,估計這篇文章的作者也是個資深的電影評論家,對于劇組當時的拍攝構思分析的頭頭是道。

  當然文章也對電影的缺點進行了分析,那就是劇情比較散亂,更像是將幾場戰斗臨時拼接起來形成的產物。電影試圖刻畫一組英雄人物群像,但是除了犧牲的劉連長之外,其他人物刻畫的都不夠突出,遠沒有小說中人物性格那么鮮明。

  另外文章還提到這部電影的導演在拍攝時用力有些過猛,“文戲”和“武戲”設置失衡,使觀眾全程都處于一種緊繃狀態,降低了觀影體驗。

  在外面浪了一天的張偉回到招待所的時候,看到了任導演遞過來的《大眾電影》雜志,在讀完這篇名為《攻克諒山航空攝影技術在電影拍攝過程中運用的分析》這篇文章之后,不禁感慨這個作者是個人物啊,將《攻克諒山》這部電影分析的十分透徹,簡直就是一針見血,其中很多東西也是張偉琢磨了半年之后才漸漸明白的,但是對方卻只看了一次就說的條理分明,令人信服。

  雖然也有批評之語,但是都說到了點子上,而且這篇文章對于《攻克諒山》這部電影的整體評價還是很正面的,尤其是對那段航拍戲十分推崇,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張偉看完之后說道:“任導演,這篇文章的作者是誰啊,水平很高,總結的太好了,很多地方我們都沒想到。”

  任導演說道:“這個作者可大有來頭,我們的電影能驚動他來寫篇評論,也是難得啊。”

  張偉剛才只顧看文章了,沒有注意到作者的名字,他將雜志翻到,看到了文章作者的署名叫做梅鐸,于是了然。

  在桂省拍攝電影的那半年里面,張偉閑暇時間也看了很多電影專業書刊雜志,沒辦法,劇組里面就這種書最多,這也讓他對于此時的電影評論界有所了解。

  此時在華國的電影評論界里面,最重要的兩位人物當然要數夏炎和陳荒梅兩位老前輩了。但是梅鐸老先生也不得不提,他對于電影評論和理論研究也是十分深入,他的研究成果對于四十年代進步電影的崛起和八十年代華國電影的復興都發揮了一定的作用。

  梅鐸在四十年代開始就在《文匯報》工作,1950年他參與創辦并主編了《大眾電影》雜志。這位老先生為人和善,對于不同題材類型的電影頗具包容性,積極倡導百花齊放的文藝精神。

  張偉問道:“任導,你認識梅老先生么?是你們八一廠找他寫的這篇電影評論么?”

  任導演雖然比張偉大很多,但是也才四十多歲,算是一名青年導演吧,他說道:“我可沒有那么大的能耐去認識梅老先生,我們廠里也不會這么做,省的徒增笑料。”

  在這個年代電影評論界的能量還是很大的,甚至可以左右一部電影的生死,備受評論界批評的電影甚至會被提前下檔,但是這些評論家們此時還都是極具職業操守的,只是思想有時候跟不上時代變化,不像后世的那些影評人幾乎都成了電影營銷號。

  張偉好幾天沒關心電影放映情況了,他問道:“任導,這幾天電影院的上座率如何,首映那天我去看了,觀眾很少啊,不過放映完之后我感覺口碑應該還不錯。”

  任導演說道:“我今天去附近的那家光明電影院問了一下,他們那前幾天上座率一直很低,即使是在黃金場次也不超過四成,可是這兩天突然轉暖,上座率一下子提高了很多。”

  張偉想了想,說道:“那應該是我們的口碑已經打出去了。”

  任導演贊同的說道:“是啊,我問了一些去看這部電影的觀眾,好多人都是聽了朋友推薦才過來看的。”

  張偉說道:“那就說明我們的電影雖然存在一些毛病,但是瑕不掩瑜,整體觀影效果還是不錯的。”

  任導演說道:“我也是這么認為的,這還得感謝你當初提出了那段航拍的設想,讓電影增色不少,另外那首插曲也不錯,還有人專門去記錄歌詞。”

  張偉謙虛的說道:“這都是大家努力的結果,說到這里,我都有點懷念阿隆那個法國小伙了,沒有他的話我們也沒辦法實現這個設想,他回去之后也一直沒給我寫信,怪想他的。”

  任導演笑著說道:“是啊,多虧了他幫忙,這是什么精神?這是國際主義精神,是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我們每一位同志都要學習這種精神。”

  張偉又問道:“其他報紙雜志上面的評論怎么樣?”

  任導演說道:“恩,我每天都在關注,這兩天有好幾份報紙都有評論咱們這部電影的文章被刊載,總體來說評論還都是挺正面的。”

  張偉放心的說道:“那就好,未來可期啊。”

  任導演轉開話題,說道:“我們的新電影也應該加快準備了,你這小子整天的找借口往外面跑,《最后一個軍禮》的劇本什么時候能夠弄好啊。”

  張偉心虛的說道:“這個不急,等我開學了之后一定抓緊時間給弄出來。”

  任導演說道:“還要等到你開學之后啊,不行,明天就得繼續開始攢本子了。”

  離開學沒有幾天了,張偉可不想把時間浪費在寫劇本這種事情上面,他還有更重要的事情,于是繼續找借口說道:“任導不行啊,我明天有事要出去,很急的事情。”

  任導演說道:“你小子繼續編吧,看看你又能編出什么借口來,之前你可是接待過兩次戰友,因為身體不舒服去過三次醫院,還有兩次說是徐廠長找你有緊急事情要談,我居然還都信了。”

  張偉辯駁到:“我明天真的有事,要不咱們再換一天。”

  任導演思考了一陣,說道:“不對,你小子絕對有情況,我看你每次從外面回來都是春風得意的樣子,你小子不是走桃花運了吧?”

  張偉不好意思的說道:“是有個朋友來魔都了,她對這里不熟,我得抽時間陪陪她。”

  任導演促狹的說道:“是一位女性朋友吧,算了,那我就不逼你了,我明天要回帝都了,咱們前面對于劇情討論的也差不多了,等你開學之后盡快把劇本寫出來郵寄給我。”

  張偉滿口答應道:“任導,你放心吧,咱們也不是第一次合作了,耽誤不了你的事情。”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