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二十三章 慶功

  成湯大營,與西岐的愁云慘淡相比,諸將一個個歡聲笑語,包括鄧九公也是,他臉上一直掛著笑意。

  打了勝仗,如果還繃著臉,無形中會給下面的人帶來壓力,還會導致下屬和自己這個主帥不和,這點是鄧九公不想看到的。

  在諸將看來,這是一場大勝,自朝廷征討西岐以來,頭次取得如此大捷,預示著離剿滅西岐不遠了,所以他們很樂觀、很自信;在鄧九公看來,只不過是一場小勝,闡教三代門人一死一傷,這種損傷對家底豐厚的闡教來說不值一提。

  元始天尊之下,有燃燈道人,有十二上仙,還有南極仙翁和云中子,而三代弟子幾乎都來了西岐。這貌似是闡教的全部實力,可你若是這么想就大錯特錯了。

  闡教還有忠實的打手陸壓和龍吉公主,除此外還有堅實的后盾力量老子和玄都大法師,一個個可謂是實力強大。

  跟這些人扳手腕,不僅自身實力過硬,而且還要有過人的智慧,否則一個不慎就萬劫不復了。與老奸巨猾,法寶眾多的十二上仙比起來,闡教三代門人容易對付很多。

  對付闡教,就跟伐樹一樣,先砍掉樹葉,然后是枝桿,再是主桿,最后連根拔起,這顆參天大樹也就完了。當然,這是一個無比龐大的工程,光靠自己一人,比愚公移山困難萬倍,所以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借勢。

  至于如何去借,鄧九公暫時沒有一個明確可行的方案,他只知道走一步,看一步。比如他現成了伐岐主帥,他的敵人便是以姜子牙為首的闡教門人。

  “元帥,末將敬你一杯。”

  鄭倫端起酒盅,上前敬酒。說實話,他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佩服過一個人,鄧九公殺伐果斷,有勇有謀,算無遺漏,對付姜子牙,每每棋高一著,讓姜子牙恨得咬牙切齒,但又拿他無可奈何。

  在他看來,就這是能力的體現,之前的主將蘇護跟鄧九公比起來,簡直提鞋都不配。

  鄧九公笑著將杯中的酒一飲而盡。

  這個時代的酒只是用糧食發酵而成,加工工藝簡單,沒有一點口感,連米酒都不如,鄧九公來到這個世界有幾個月了,一直沒法習慣。

  可就是這樣的酒,卻讓屬下將領喜愛不已,土行孫這廝閑得無事,在軍營喝的走路打飄,一副醉生夢死的樣子,這讓鄧九公很無語,他在想是不是抽空將后世的酒制作出來,讓大家嘗嘗鮮。

  后世高粱酒的制酒工藝,鄧九公很熟悉,因為他家之前釀過幾次酒,整個過程他都有參與。

  余化目光灼灼,拱手道:“元帥,末將有一個想法,此戰姜子牙損失慘重,我估計短時間不會出城作戰。不如我們趁夜奔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西岐,綁了亂臣賊子姬發和姜子牙,西征之事便可完美了結。”

  只要姜子牙一死,封神之事便夭折,那師父擔心的事也就迎刃而解了,自己也可以功成身退,回師門清修。

  此話一出,原本熱鬧的帳內一下子安靜了下來,眾將紛紛將目光看向鄧九公,因為他們覺得余化這個提議可行性很強,若是能順利拿下西岐城,姬發和姜子牙難逃一死。

  鄧九公沉吟道:“此計不妥,姜子牙何人也,用兵高明如聞太師者,也敗亡在他手上。大敗之后,他又豈會不知加強城池的防守,我們若去,只會損兵折將。”

  開什么玩笑,如果只是干掉姜子牙和姬發事情了結真有那么簡單就好了。作為天選之人,姜子牙每次掛了都有人救活,除非將闡教一鍋端了,否則姜子牙便死不了。

  再說,自己的目的只是為了讓姜子牙不主動招惹自己,給自己充足的時間壯大實力,而不是現階段跟姜子牙拼個魚死網破。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自己沒有那么偉大,為了能讓整個截教上下過上舒坦的日子,想方設法跟姜子牙死拼,最后結果姜子牙沒死,自己被闡教的人干掉了。

  余化尷尬一笑,他覺得剛才的提議有些冒失了,要是姜子牙真有那么好打,十天君和趙公明就不會落得個身死道消的下場了。

  看來這場事關闡截二教氣運之戰不會這么簡單了結。

  眾將如同被潑了一頭冷水,臉上激動之色迅速掩去,一個個坐在那喝酒掩飾內心的失落。土行孫一臉郁悶,看了鄧九公幾眼,猶豫了一會,拱手道:“元帥,屬下無能,沒能在站場上建功。”

  他本想大展拳腳,擒住幾名敵將,然后在慶功宴上順勢將自己喜歡鄧嬋玉一事告訴元帥,憑自己的出身及戰場上的表現,相信元帥定會贊同這門親事。

  畢竟下山以來,元帥不僅對自己以禮相待,更對自己重用有加,他顯然有意將自己當心腹培養,試問這樣英明神武的主帥,又豈會舍不得區區一女子呢。

  可恨的是,那拿黃金寶塔的道人令自己的美好心愿落空,自己恨不得剝其皮,抽其骨,以泄心頭之恨。

  鄧九公曬然道:“無事,下次還有上戰場的機會,你再建功也不遲。只是李靖的玲瓏寶塔頗為厲害,你要是遇到他需小心。”

  李靖的玲瓏寶塔乃佛門至寶,燃燈道人所賜,連天不怕地不怕的哪吒見到它,也只有老實的份,土行孫又如何會是對手。若不是他精通地行術,只怕被此塔所收,在里面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了。

  見元帥不僅沒責備自己,反而好言開導自己,土行孫一臉感激道:“元帥放心,下次出戰,屬下打頭陣,若不立功,愿領軍法處置。”

  說著,他偷偷看了鄧嬋玉一眼,見她壓根沒看自己,心下難免有些傷心。不過想到下次仍有機會,頓時信心十足。

  土行孫對鄧嬋玉那點心思,鄧九公洞若觀火,只要土行孫沒有主動在自己面前提起,便任由他,畢竟自己目前手下能用的人才太少了,當前階段以籠絡為主。

  想起人才,鄧九公心念一動,在西岐打了幾場勝仗,尤其今天一仗更是大捷,看來有必要寫份奏章,一來為眾將表功,二來向紂王要幾個人才過來。

  闡教的三代弟子幾乎都派出來了,自己這邊會法術的人才一共才幾個,未免落了下風。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