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二百五十五章:翠竹一簇,桃李兩株

  正月十五下午,秀兒幾個樂滋滋回來為明天開業做準備,她們把俞勤帶來了。

  這姑娘吃了不少苦,一臉風霜,手糙得如同砂紙,見到張芳芬連連鞠躬,感謝大姑媽給了她來街上賺錢的機會。

  張芳芬知道她的父母都是老實人,曉得她家的日子過得艱難,樂滋滋留下她,讓她跟著秀兒學著點。

  四個勤快的姑娘上班后都不肯張芳芬親自動手,里里外外,她們忙得井井有條。

  無他,心里高興,干勁兒十足!

  在城里干了半年左右,大部分時間是在室內工作,跟在農村下田掙工分有天壤之別。

  三個姑娘少了風吹日曬皮膚細膩白凈了許多,又騎上了嶄新的自行車,穿著漂亮的新衣服。

  臘月底正是農閑之時,她們回家的當天就被以前的同學、玩伴圍觀了,贊嘆、羨慕的話不知道聽了多少。

  她們發現自己的見識和說話方式好像跟昔日同學、玩伴不同了,無形之中有了優越性,這種感覺真的很微妙,人人都喜歡。

  過年在家的這二十天,幾乎天天有媒人上門提親,絕大多數是條件過得去的小伙子。

  可是不僅僅張禹根家不急,連以前恨不能讓賠錢貨早點嫁了的張禹徳家都轉變了態度,他們舍不得把張玉蘭這個為家里掙現錢的大閨女早早嫁人。

  秀兒過了年二十三了,按理說該談婆家了。

  但是她心氣兒高著呢,一定要找個高中畢業的,是不是城鎮戶口不重要,家里窮不窮也不計較,但是要有手藝或者有技術。

  說實話,這年頭的農村人讀完高中的真不多,故而秀兒沒有相中誰。

  她不著急,她相信黃瀚的話,學好本事爭取以后做老板賺大錢,農村人怎么了?

  以后會把生意做到省城、直轄市、首都去!

  她愿意聽黃瀚的話,居然撿起扔掉接近十年的課本抽時間學習,并且認真學習漢語拼音。

  七八十年代農村的孩子,十有漢語拼音不過關,直接結果就是以后最容易掌握的漢語拼音輸入法,他們根本掌握不了。

  黃瀚要求秀兒重新打基礎,她很聽話,經常跟著黃顰讀拼音。

  家里的課本多著呢,從小學一年級到高中二年級都有,秀兒肯學還能夠得到黃顰、黃馨的輔導進步不小。

  過了元宵節,夏家班子開始修繕黃瀚家新買的徽派宅院,工期不會超過二十天。

  修舊如舊這幫人肯定行,因為夏家莊子就有幾個五六十歲的老瓦匠、老木匠。

  不要說修老房子,另外建一棟一模一樣的房子他們也做得到。

  新宅院是七間一廚,占地面積接近三百平方米。

  五間朝南的正屋很高,屋脊到地面的高度超過五米,屋檐到地面有三米六,比后世商品房不足三米的高度感覺上氣派多了。

  這種房子住著舒服,只不過不能沒有衛生間,黃瀚畫圖在寬敞的房間里隔斷設計了衛生間。

  在院子一角砌化糞池,用陶瓷管道跟街上的主下水管道相連。

  沒人管這事,也不知道這時是確實沒人管,還是管的人少忙不過來。

  反正黃瀚家兩次建房子都是接通城里的主下水道,扒開這個公共設施時居然沒有人來詢問有沒有合法手續。

  瓦工頭子夏二是個會來事的,見院子里東墻角也就是跟“南城當鋪”院墻緊連的那堵墻下,兩棵樹根本沒有發芽,刨開看了看,估計去年或者前年就死了,根都腐爛了。

  他家有個親戚在果園工作,會種果樹,建議在東墻下種上一株桃樹、一株梨樹。

  黃瀚哪能讓人家白忙,給他三十塊錢,讓他弄兩株碗口粗的樹移植過來。

  果園的桃樹、梨樹多著呢,他家的親戚挖兩株未必花錢,即便花錢給個十塊八塊就差不多了。

  夏二拿到錢很高興,拍胸脯保證移植過來的樹肯定能夠存活,因為他家的親戚是個種樹能手。

  聽了這話,黃瀚干脆一客不煩二主,讓夏二負責沿著六米五的東院墻砌半米高二十公分寬的花臺,移植兩三排竹子。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以后黃瀚家的徽派宅院里有翠竹一簇,桃李兩株,不要太雅致喲!

  修繕徽派宅院時還發現了新情況,五間正屋后門和臨街的兩間門臉房聯通,房子之間只有不足一米的通道,通道的東頭居然原本是個門洞,何來不知為什么砌死了。

  東隔壁就是“南城當鋪”,由此可見,這房子跟“南城當鋪”原本是一體的。

  難道賣房子給張芳芬的那戶人家祖上跟“南城當鋪”的主人是一家子?

  還好他們家脫身得早,要不然也如同“南城當鋪”主人家那般,再也見不著一個后人了。

  怪不得這家人見買賣房子的管理略微松了,就迫不及待把祖上留下的這棟宅子脫手,有可能是前些年過于擔驚受怕,想著早點跟“南城當鋪”撇清關系。

  徽派宅院修繕一新后,黃瀚家老宅的“雙肩包”加工作坊會暫時搬來這里。

  因為黃哲遠的計劃是三月份動工砌房子,老宅全部拆掉重建,肯定沒法住人。

  黃哲遠老兩口和黃道武一家三口估摸著要借住在黃瀚家新宅里。

  準備翻建老宅的隊伍依舊是夏家班子,這幫人實在,不僅僅黃道舟信任,黃道武也喜歡。

  黃哲遠跟夏二、木工大師傅夏德才等等幾個頭子談過后,當場付了五百塊定金約了動工日期。

  跟房管所的租賃合同已經簽了,簽約人當然是張芳芬。

  可是公家人做事快不起來,等文化館和家屬們全部搬完恐怕沒有兩三個月時間根本做不到。

  反正合同開始日期注明了五月份之前,還寫明了讓兩個月裝修期的房租,張芳芬根本不著急。

  這樣其實也好,等“南城當鋪”舊址連院落、小花園、天井一千多平方米的房子到手,估摸著夏家班子也完成了翻建老宅,再由他們進場修繕、裝修。

  這些事情都是黃哲遠、黃道乾、黃道武、張芳芬操辦,黃道舟真的沒時間。

過往的君子請留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