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645章 三言兩語定規矩

  齊政在馬屁狂潮中定下了啤酒花的分配原則后,才給幾家國產啤酒巨頭的一把手散發英雄帖,邀請其來分贓……哦不,應該是劃分蛋糕。

  全球化的“啤酒荒”,還有即將到來的足球世界杯,無不為國產啤酒的國際化創造了天賜良機。

  天予不受,必受其咎。

  不過,雖然世界這么大,也空出了足夠的市場,可以容納國產啤酒橫沖直撞;但總得有個主攻方向吧,否則,大家都擠在了一起,反而平白造成了國內資本的損耗。

  這個問題,不獨清源啤酒關心,其他幾家國產啤酒巨頭更加關心。畢竟,要論硬實力,誰能比得上清源啤酒呢?

  所以在收到邀請后,青啤的孫總,燕啤的李總,雪啤的侯總,都如約而至。

  再加上清源啤酒的何長川,跺跺腳能震動啤酒業界的四位大佬已經齊聚。

  齊政看著這年齡不一的四人,迷了瞇眼。

  一個行業有四位“巨頭”,實在是擠了點。

  如果加上百威英博,國內啤酒業就有五強爭霸,更是擠爆了。

  雖然國內的市場規模龐大,但一個逐漸步入成熟階段的行業,有五個“巨頭”,還是難以想象。

  譬如空調市場,早年間多個品牌混戰,打得天昏地暗,各家都沒有什么利潤。但當市場進入壟斷階段,格力、美的雙雄對峙,老三老四們被邊緣化,就進入了孕育大牛股的黃金時代。

  市場份額集中和壟斷,是企業溢價能力可以施展的基本前提。

  雖然說,國產啤酒中,真正稱得上是一線巨頭的,只有清源啤酒。

  青啤和雪啤,只能算二線巨頭。

  掉隊跡象明顯,市場份額被嚴重擠壓的燕啤,稱“巨頭”都算勉強。

  也不知道,在這一波國際化洗牌中,誰會抓住機會縮小差距,誰會徹底被甩開,想想,還有點小期待。

  而落在四人眼里,就是齊政目光幽深地打量著他們,嘴角微翹,莫名的就壓力頓生。

  何長川還好,不管齊政心里打什么主意,總歸不會坑自己人的。等四人坐下后,立刻進入主題道:“……我先說一下我們的目標。清源啤酒正在收購南非米勒的東歐五國啤酒品牌;百威英博已經同意將其擁有的非洲Distell股份出售給我們;而在巴西,百威英博也在考慮將數個地方品牌和啤酒廠悉數出售……”

  東歐五國,包括捷克、波蘭、匈牙利、斯洛伐克和羅馬尼亞的啤酒品牌,這些資產的估值約為55億美元。而被收購業務的年銷售額規模達到20億美元左右。在各國的市場份額均超過3成,除了斯洛伐克的第2位之外,在其他4個國家都占據首位。

  Distell則是非洲著名的酒類生產商和經銷商,主要產品是烈酒,葡萄酒和蘋果酒;百威英博擁有其26.4的股份,價值約6億美元。清源啤酒拿下Distell的股份后,不僅拿到了被視為全球最后一個快速增長的啤酒市場入場券,還能通過Distell的銷售渠道,在搶占非洲市場中占據優勢地位。

  巴西就更不用說了,如果拿下了百威英博打包出售的資產,能在南美洲啟動自主生產,并利用當地知名品牌的銷售渠道,將“清源啤酒”品牌擴大至此前無法觸及的地區。

  何長川等于說,東歐、非洲和巴西,我們入手了,你們掂量掂量吧。

  “咳咳……”正在旁邊豎耳傾聽的雪啤侯總被茶水嗆得一個勁咳嗽,瞪眼道:“何總,你這是要一口氣攻占全世界啊,還給不給我們留點湯了?”

  “胡扯,我是這樣的人嗎?這已經是我們最低的目標了!”何長川大義凜然道。

  最低目標……這家伙還要不要臉了?

  那要是目標更高一點的話,他們豈不是要喝西北風了?

  青啤的孫總和燕啤的李總同樣黑著臉,瞪著這老對手。

  可后者卻一點都不在意,還掰著手指道:“跨國啤酒巨頭在南韓,在東南亞,在大洋洲,都進行了收縮,對了,還有俄羅斯,怎么能說沒有機會呢?”

  “打住!南韓、東南亞不已經被清源啤酒圈地了嗎?”雪啤的侯總撇嘴道。

  何長川理直氣壯道:“都不到50的市場份額,不算。”

  ……好歹是兩個超過百億美元規模的市場,哪怕有10的市場份額,也相當有存在感了。結果一句“不算”就抹平了,你狠!

  侯總直接向何長川翹起拇指,呵呵道:“你怎么不說還有島國市場呢?”

  何長川假裝沒聽懂:“咦,對了,我還漏了島國市場。”

  其他三人相當一致的鄙視眼。

  在啤酒行業,有兩個市場相對特殊,是外國啤酒商難以突破的。

  一個是德國。在德國,啤酒品牌林立,上千家酒廠經營著超過四千個啤酒品牌。而且德國對于啤酒的生產有很嚴格的規定,每一家啤酒制造商都很有傳統;地方保護,或者說區域歸屬感非常強烈,這么說吧,德國人對本地品牌啤酒的感情類似于中國人對于家鄉特色小吃和早點的感情,每個地方都有一種鄉土情懷般的情結;而外來品牌都是異端。

  另一個就是島國了。

  島國是由于政府對酒類經營實行較嚴格的許可和管理制度,使他們國家啤酒市場與外界相對隔絕,朝日和麒麟兩大本土巨頭占盡優勢。

  當然,現在島國國內的啤酒生產也受到嚴重打擊,漲價幅度在亞洲幾乎是最高。

  島國本土啤酒巨頭倒也心急火燎地找上嘉谷,但嘉谷上下懶得鳥他們——能夠交換的利益實在有限,更何況,現在中日關系還繃著呢,是其他友好的市場不香嗎?

  “再說了,我這不是為了你們的資金壓力考慮嗎?侯總您不正準備回購南非米勒持有的雪花的49股權嗎?孫總您不正計劃拿下島國朝日啤酒擁持有的青啤20股權嗎?李總您不正在與喜力啤酒洽談收購其位于國內的五家公司全部股權嗎?”何長川語重心長道。

  一位外人,能如數家珍般將自家的計劃一一擺出,實在是其他三人沒想到的,不由得內心忌憚。

  但他們怎么會認輸呢?不說雪啤背靠華閏,資金實力與背靠嘉谷的清源啤酒相比也差不了多少;就是其他兩家,在如今國產啤酒成為全球啤酒“希望之光”的情況下,有的是資本愿意投入。

  青啤的孫總就直接反駁道:“再不濟,我們也能合資不是……”

  前面的爭吵,齊政一直恍若未聞。

  一直到這,齊政才輕咳一聲,吸引了幾人的注意力。

  他們對視一眼,默契地停了下來。

  要說平時,他們也算是個人物,呼風喚雨不敢說,起碼能影響一方水土。但在真·大佬齊政面前,該乖巧的時候還得作乖巧狀。

  齊政微微傾斜一下身體,手捧茶杯道:“大家怎么競爭我不計較,但我要為競爭定個規矩。”

  “絕大多數國內企業的國際化是從生產的國際化起步,經過相對漫長的歲月,才升華到品牌國際化的境界。現在天賜良機,國產啤酒的國際化,首先經歷的是品牌的國際化。那么在外人看來,我們都代表著中國啤酒形象——正面的形象。”

  “我可以代表嘉谷向大家保證,嘉谷會保障最優質的原材料供應,但是,也希望大家生產的產品,能對得起正面的國際形象,否則……”說到這里,齊政把茶杯重重往桌上一放。

  “勿謂言之不預!”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