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零七章:靈氣雷達和導彈設計

  陳晨不會設計雷達。

  但這不算什么大問題。

  這里是信息世界。

  各種幻想小說中,本來不存在的東西,例如神仙、魔法。

  作者自己也不懂得原理的東西,例如星際文明的黑科技,櫻這種生物合成人,也都在這里出現了。

  在這個世界里,在自己的空間中,只要花費的能量足夠,就能實現自己想要的效果。

  這樣增加不存在事物,相當于在自己的空間設定基礎上,追加新的引申設定、細節設定。

  這個操作需要花費的能量,具體可以分成三個部分:設計能量、生產能量、使用能量。

  三部分能量消耗的多少,與寫設定的規則類似。

  想要的效果越夸張,原理越不符合邏輯,就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

  設計越是合理,越是真實,原理越符合邏輯,花費的能量也越少。

  如果懂得完整的原理,自己設計出真實物品,那設計能量就完全省了,生產和使用的能量消耗也會很低。

  比如現實中已有的武器,拿到完整的圖紙,在這里可以直接生成。

  比如陳晨學會了槍械改裝,在機械天災手槍的基礎上,放大口徑得到的大威力手槍,也省去了設計能量。

  對于靈氣雷達這個東西,雖然現實中也不存在,陳晨也不懂的設計。

  但是可以根據自己的世界設定,寫出盡可能真實、合理的工作原理。

  把構建能量、時間,生產能量、時間,以及日常使用消耗和維護能量,盡可能的降低。

  從空間的基本設定出發,從靈氣的基本特性出發。

  信息能量是信息世界的本源。

  信息能量無形無跡,但是無所不能。

  信息能量生成了信息世界的萬事萬物。

  讓無形的信息能量物質化,但不指定具體變成什么物質,就會得到靈氣。

  所以無形的信息能量,直接具現化后的結果,就是有形的靈氣。

  靈氣繼承信息能量的特性,不過變得有形有跡,方便的觀察和使用。

  靈氣在正常狀態下是氣體,濃度提高到一定程度,就會凝結成液體。

  進一步的凝聚,壓力達到一定程度,能夠進一步變成固體。

  靈氣在特定條件下會發生降解,釋放出能量的同時,形成次一級超自然能量載體物質。

  例如真氣、仙氣、魔力、神力、愿力、法力等等。

  靈氣在一個區域內分布,應該是大致均勻,而且密度相對較低的。

  能夠使用超自然能量的“高能個體”,體內必然積累了大量的靈氣降解產物。

  而且濃度會大幅度超過空氣中的靈氣濃度。

  他們的行動都會導致周圍的靈氣隨之波動,吸收靈氣修煉的時候波動會更加的明顯。

  就像人趟水的時候產生的水波一樣。

  靈氣雷達的被動工作狀態,應該是接受、檢測這些靈氣波動,通過計算找到擾動靈氣的個體的大致位置。

  當然,因為靈氣的活性極高,所以掃描的結果,應該不是聲納圖像那么模糊。

  而是像紅外探測儀下的發動機尾噴口一樣,格外的清晰、明顯。

  靈氣雷達主動掃描狀態,應當使用量子糾纏的原理。

  準備一批處于糾纏態的靈氣粒子,其中一份均勻的向特定區域釋放出去,相對應的一份留在控制端作為觀察對象。

  靈氣粒子在空中,在正常的靈氣中,應該呈近似直線放射狀態持續向前飛行。

  而一旦靠近甚至接觸到“高能個體”,前進線路就會受到干擾,甚至會被吸收掉。

  靈氣雷達的控制端里面,與之相對應的粒子,也會出現相同的反應。

  根據靈氣粒子釋放的方向、時間,受到干擾或者被吸收的時間,就能夠計算出目標的準確位置。

  理論上,這種探測方式,不僅可以探測“高能個體”,所有的物體以及普通人,都可以被探測到。

  只是對高能個體更加的準確。

  如果是在空曠的地方,或者飛行的時候,就算高能個體掩蓋氣息也沒有用。

  對于需要精確定位的時候,或者作為導彈導引雷達的時候,還會有另外的一套強化確認方法。

  原理是,靈氣和靈氣降解產物,性質是有一定區別的。

  所以空氣中的靈氣,與高能個體攜帶的,高濃度靈氣降解產物之間,會有一個明顯的界限。

  這個界限就是高能個體的身體輪廓線。

  高能個體越是“無漏”,這個界限就會越清晰。

  導彈導引頭雷達,在導彈飛向目標的時候,不斷檢測靈氣的濃度,靈氣降解產物的濃度,不斷確認這個界限的位置。

  根據這個界限去攻擊目標,應該能夠將精確度,提升到10厘米以內。

  在靈氣雷達和導引頭面前,分身和幻象沒有意義,因為能量濃度差太多了。

  除非把分身和幻想的能量濃度,做的跟本體一樣高。

  但是那樣的話,打分身還是打幻象,都是一樣效果了。

  當然,高能個體很可能會有掩飾自身能量的方法,可能會潛入普通人中間隱藏。

  但是根據能量守恒,要維持體內的那些能量,還要掩蓋住,必然也要消耗能量。

  這個能量可能很低,但是必然是存在的。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只要靈氣雷達足夠的靈敏,或者探測距離足夠近,仍然能夠發現目標。

  在陳晨看來,靈氣和煤炭、石油、核燃料一樣,都是一種資源,一種新能源。

  所以陳晨不準備把靈氣直接釋放到空氣中,不會讓它們直接充滿整個空間。

  那樣首先是極其浪費,不到資源極大豐富,近乎共產主義社會的時代,不可能把資源無限制供應。

  關鍵是,供應給自己人也就罷了,如果敵人進了自己的空間,也能吸收自己空氣中的靈氣,來搞破壞,那不是資敵嗎?

  俗話說肥水不流外人田啊!

  如果自己無法控制靈氣分布也就算了,既然自己可以控制,那就用多少生成多少。

  生成了靈氣用容器儲存起來,只給自己的人帶身上用,一滴也不浪費。

  外來者進入自己的空間,還想繼續使用超自然能量,那就讓他消耗自己體內存儲的吧。

  這樣一來,自己的空間內,在某種程度上屬于無靈環境。

  外來的超自然能量持有者,在這個空間中就如同黑暗的火堆,格外的醒目甚至是刺眼。

  就算是用來掩飾能量的細微消耗,也會如同午夜的螢火蟲一樣明顯。

  這能夠極大的提高靈氣雷達和導彈導引頭的準確度。

  按照靈氣這種物質本身的高靈敏性,把導彈誤差做到厘米級應該不成問題。

  到此為止,靈氣雷達的工作原理,基本上確定了。

  陳晨把這些內容,寫入管理系統的設計欄目里,暫時保存但是不啟動。

  繼續構思靈氣導彈的結構原理。

  因為雷達和導彈,是配套的設備。

  兩者高度相關,很多材料有極高的共同性,同時研發能夠節省時間和能量。

  導彈有幾個重點部分:導引頭、戰斗部、燃料、發動機、結構材料。

  導引頭的核心就是雷達。

  而戰斗部、燃料、發動機、結構材料,需要繼續單獨設計。

  要最大化的利用靈氣這種超自然能量。

  陳晨再次從世界核心設定出發,從靈氣的特性出發,整理出相關的設定。

  靈氣具有極高的活性,能夠與很多物質發生反應,形成擁有各種獨特性質的材料。

  陳晨把這種反應定名為“淬靈反應”。

  淬靈反應的產物被稱為“淬靈物質”。

  參與反應的物質不同,融合的靈氣濃度、比例不同,得到的淬靈物質的性質也不同。

  有的異常堅固,有得異常柔韌,有得接近超導體,有得具有永磁性,有得絕對絕緣……

  有得可以儲存并穩定釋放能量,有得與高能量載體碰撞會發生爆炸……

  靈氣繼承了信息能量的大部分特性,幾乎無所不能。

  靈氣參與到材料學上之后,各種條件嚴苛,甚至不切實際的材料,全都可以輕松的制作出來了。

  雷達和導彈,各種設備的能量供應,從電力變成了靈氣。

  所以合成樹脂線電路板,變成了淬靈金屬靈能管路。

  供電電容,變成了稀釋水晶,濾波電容變成了提純水晶。

  集成電路芯片變成了集成靈網芯片,材質也從硅變成了金屬。

  包括發動機在內,導彈整體結構,使用提升強度的淬靈金屬。

  雷達和導引頭等精密設備,使用穩定的靈氣水晶供能。

  導彈的燃料,使用淬靈泡沫或者靈氣溶液。

  這些淬靈泡沫、溶液、水晶的作用,都是用來稀釋靈氣,降低能量密度的。

  因為在陳晨的設定中,靈氣是世界本源能量直接轉化得到的能量。

  這放到其他的科幻、玄幻小說中,對應的是虛空能量、鴻蒙元氣。

  所以純粹的靈氣,能量密度實在太高了。

  正常使用的時候,效果等同于物質湮滅,是核聚變的一百倍以上。

  關鍵是陳晨現在的能量和時間,設計不出能使用純靈氣的設備,也供應不起純靈氣設備的恐怖消耗。

  所以現在要盡可能的稀釋靈氣,最起碼把能量密度,降低到核裂變以下。

  即便是如此,用這樣的材料和原理,模擬能夠得到靈氣導彈,屬性也會異常的詭異。

  預計直徑12厘米,長度2米的導彈,最大速度超過8公里每秒。

  這東西的儀器設備,不再是脆弱的電子設備,都是堅固的淬靈金屬和水晶,所以最大抗過載能力超過200。

  作為對比,現實中的防空導彈,能做到50就很不錯了,有人飛機的極限大約在9。

  至于最大射程,是10公里,1000公里,還是1000公里,甚至上萬公里,對于體積的影響都不大。

  只要根據想要飛的距離,添加對應密度的燃料,調整發動機能量閥門就行了。

  至于戰斗部,也是一種淬靈金屬,性質類似于現實中的活性毀傷元,與高能量個體高速碰撞就會發生爆炸。

  而爆炸的威力可以調整,能夠做到數萬噸當量。

  這威力已經達到了核武器的水平。

  畢竟,可控的釋放能量,非常困難,但是單純的想要爆炸,那就簡單多了。

  但是,這樣一個怪物,單純的設計出來,就需要上百萬能量,以及數百個小時的研發時間。

  每制造一枚,至少還需要花費超過十萬點能量,以及至少一天的時間。

  這可以說是戰略武器。

  陳晨對著這些數據看了一會兒,把方案保存,然后復制了一份。

  在此基礎上縮減各種參數,先整個可用的常規武器出來。

  直徑5厘米,長度1米,最大速度5公里每秒,抗過載能力80。

  射程5到300公里,彈頭當量1到100噸。

  設計預計需要能量6萬點,需要時間6個小時。

  生產的消耗,根據射程和威力不同,需要300到10000點能量,生產時間30分鐘。

  陳晨又回去看了一下靈氣雷達的設計消耗,本來是能量5萬點,時間5個小時。

  但是兩個設計項目合并之后,數據就變成了能量8萬點,時間8個小時。

  陳晨還算滿意,正式啟動設計項目,稍微喘了口氣,然后繼續研究其他的東西。

  在導彈研發可能產生的技術的基礎上,擴展以靈氣為基礎的材料、設備的范圍。

  步兵戰車、裝甲車、越野車的動力,本來都是內燃機和燃氣輪機。

  現在,把燃氣輪機、內燃機的結構換成淬靈金屬,把燃料換成靈氣。

  這樣就得到了燃靈輪機,靈氣內燃機。

  大幅度提高這些載具的動力,獲得近乎無限的續航能力。

  把這幾個類似項目保存,將隊列排在導彈項目之后,等導彈項目完成,就自動啟動研發。

  然后是武器裝備。

  子彈、炮彈的彈頭,改成低能量密度的淬靈金屬,作為應對大型怪物的備用子彈。

  用靈氣系統代替發射藥,大幅度提高備彈數量,降低發射噪音。

  同樣保存項目,排在動力系統之后。

  在動力、武器系統確定之后,是對櫻雪的全面升級,或者說重新設計。

  首先是控制系統從電子改成靈能體系。

  暫時先把關鍵配件替換為淬靈材料,后續能量充足之后再全面更換。

  動力改用燃靈輪機,額外加裝小型渦輪噴氣發動機,獲得額外推進加速,以及短時浮空能力。

  武器系統全面更換,增加持續作戰能力。

  下一階段的目標是能量護盾,但是能量護盾和當前的改造,不是一個體系上的。

  無論是發生器的設計和生產,耗能、耗時都太高了。

  所以陳晨暫時先放一邊,等這一批的項目完成之后再說。

  保存了櫻雪的項目,陳晨看了看時間,已經過去三個小時了。

  伸了個懶腰,靠在沙發上,長長吐了口氣,看了一眼周圍的情況。

  凌靈靈和不知道什么時候過來的,估計是看自己在忙就沒打擾自己,正坐在沙發上打盹。

  櫻站在自己身邊,給自己倒了一杯茶,然后走到身后輕輕按捏肩膀:

  “指揮官,辛苦了,喝杯茶,休息一下吧……”

  “謝謝……”

  陳晨微笑點頭,端起茶杯喝了一口,閉上眼睛享受櫻的服務。

  結果沒舒服多久,就聽到了急促的走路聲,以及沐雨有些急促的驚呼:

  “陳晨,空間北部不遠處,剛剛誕生了新的原生空間。”M.3Qdu最新。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